【學習目標】:
1.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2、認識凸透鏡所成像的虛實、正負、大小與物距的關系。
【教學任務重、難度大】
要點: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
難點: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索與歸納。
【教學流程】
實驗步驟:
1、安裝、調整設備。 將凸透鏡的位置固定在光具座上,組裝調整燭焰中心、凸透鏡光學中心與光幕中心在同一水平線上(或同一高度) 。
2、由遠到近,逐漸拉近蠟燭火焰與鏡頭的距離,使物距u>2f,連接光幕,使蠟燭火焰在光幕上形成最清晰的圖像,觀察物體的本質測量物距u(燭光到凸透鏡的距離)和像距v(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并記錄兩組測試數據,觀察觀察到的圖像是否和物體位于凸透鏡的同側還是異側?
3、將蠟燭移近凸透鏡,使物距為2f>u>f,重復上述操作,觀察并記錄兩組檢測數據。
4. 將蠟燭移至 u=2f, u=f, u
5、在實像和虛像兩種情況下,輕吹蠟燭的火焰,使其向兩側或兩側凹陷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報告,觀察火焰的圖像是否向左或向右移動,以確定左右方向圖像與物體之間的關系。
6、作為虛像使用時,如果用手遮住鏡頭的上半部分,光幕上的圖像可能會發生什么變化?
下面請小伙伴們按照實驗步驟開始實驗。 (中學生開始實驗,老師指導)
進行實驗:將實驗現象和數據記錄在相應的表格中。
1、當物距u>2f時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報告,記錄兩組檢測數據:
物距u/cm
像距v/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