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不知道你是哪個省的呢,我是江蘇的,我的經驗就是做題。。我高一的時候大概把力學那一大塊亂七八糟的東東做的差不多了(當然是競賽題),然后高二的時候主要關電、磁、熱什么的比較重要、難懂的吃了下去,然后高二暑假再瘋狂整體做題。
我的經驗就是買一套有講解和習題的書,然后完整地做掉,把70%以上的題弄明白就不錯啦~
我是江蘇一等獎哦~~~
(個人覺得,教材就不用看啦,簡直就是垃圾,真想看的話看大學普通物理吧)
最佳答案: 圖書館或書店都有專門針對的資料 不光考英語基礎 還考西方文化 習俗等等 能拿下肯定對考研有幫助的 考研對英語要求高 首先能增強你的自信心 復試...
1.你先把高考物理課程的龍門專題做完。高一生首先要把基礎課程學完,當時我們都是一年結束高中三年的物理課的,這里面龍門專題就要跟上你自學(或者是學校競賽輔導講的基礎課)的進度。
一般到了你高二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學習和做競賽書了。如果你的龍門專題完成的比較快,那么早一點學習競賽理論知識也是可以的。微積分用不上,但是小量分析必須會做!(其實就是微積分的推導過程)為什么說不要依賴于微積分呢?因為在IPHO以前的物理競賽題解題思路與大學物理題是不一樣的,如果你依靠微積分,那么高中物理競賽書的思路你永遠都學不會!所以,去學小量分析吧~當你弄明白了競賽題的思路,可以適當的學一下微積分。
2.競賽書首先是金牌之路,你要看的是講解和例題,這些理論知識與高中課本非常不一樣。如果你能看懂其中的80%,那就可以做后面的練習題了。當書后習題的80%你都會做的情況下,你可以同時進行下一本書。
3.然后是白皮(我忘記叫什么了,我們當年比較追捧舊版白皮,舊版好像是粉邊白色的),這本書非常推薦,它的解題思路與金牌之路有很大不同,個人認為要比金牌靈活但是在理論上講得更廣一些(剛才百度了下好像是范曉輝寫的?反正一般你去賣競賽書的書店應該都知道)。
4.還有一本綠皮,我當年后做的,印象比較深刻。
5.程嫁夫的力學和電磁學,這好像是我最后階段看的書(因為后來才弄到),印象很深,是非常好的書,講的很清楚,但是對于初學階段好像沒什么大用。
6.難題集萃,恩,基本上你不進省隊就不要看了,是一本又厚又難的書……如果你前面的書都看懂都做完了,閑暇時間可以做做難題集萃消遣下~但如果你的水平可以進入省隊,那么在高三的時候就可以用很大塊的時間來做難題集萃。想要進省隊并且在全國決賽中取得好成績,難題集萃是必須的——當然要不要努力進省隊可以等到你高三再決定。
給你說下能進省隊的一個衡量標準:你在高二時就要去報名參加物理競賽,如果能進入復賽【決一等獎的,有實驗考試】,就意味著你有機會進入省隊。如果你在高二時你的分數就能獲得一等獎【但正常情況下還是要給你算作二等將的,因為涉及到高三學生的保送前途】,那么你一定要向著省隊努力。
還有很多書很多卷子我都不記得了,總之,理論部分做題是基礎。我們當時金牌之路和白皮是必做書目,綠皮好像也是。歷年競賽題要最后做,掐時間,打分。屬于模擬考試了~
之后,你要是進入了全國復賽(只有進了復賽才有可能獲得一等獎),你還需要準備實驗部分……………………實驗部分是由你所在地的大學出題和提供考試場所,一般來講應該都會有培訓的,要學會寫實驗報告,其他的沒什么了。
進了參加決賽要看什么,這個我就愛莫能助了,反正真到了那個程度你自然會知道的。
-----------------------------我是競賽過程的分割線-----------------------------
至于競賽過程,可能不同省份不一樣,但大體上是:
1.首先省內出題,選擇參加預賽的學生;
2.然后全國預賽(全國競賽委員會出題)選擇三等獎的,更高成績推薦參加復賽(看你們省每年怎么選了);
3.全國復賽筆試部分為競賽委員會出題,實驗部分為省內出題,筆試之后一定人數參加實驗考試(看你們省每年定的人數),然后參加實驗,兩個成績加起來排名,在參加實驗考試的人當中取一等獎。
其中推薦參加復賽的學生在復賽前會進行實驗培訓,由實驗出題學校舉辦。
4.之后,一等獎的前12名(不同省份人不同!)會參見一個排名考試,這個考試可能是省內出題(?),選前7個人(不同省份不同,看你們歷年全國決賽和IPHO獲獎牌情況)作為省隊參加全國決賽。
5.全國決賽的一等獎,會進入選拔國家隊的培訓,培訓期間有n次考試,最后選擇國家代表隊,參加IPHO。
大概就是這么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