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1、空調的制冷量與功率的關系:以35為例,與能效比的高低直接相關。 比如你使用一級能效比,制熱能力為3500W的空調,那么它的制熱功率只需要輸入1020w[瓦]。 比如你用一臺三級能效比,制熱能力為3500W的空調,它的制熱功率只需要輸入1340w[瓦],它的制熱能力就是3500W。 1340w=2.61的散熱功率對應三級能效比值。 今天的能效評分是三個級別:1級=3.4以上,2級=3.2,3級=3.0,4級=2.8,5級=2.6。 也可以理解為產生3400w的1級能效比=1度電的熱能,產生2600w的5級能效比=1度電的熱能。
空調制熱量、制熱功率和電功率
空調的“馬力”是指空調的制熱功率,或稱制熱量(W),是空調輸出功率的能量。 加熱功率為加熱容量的1.162W,加熱容量的單位為kcal。 1匹空調的制熱量約為2000大卡,換算成制熱功率除以1.162W,即2000大卡×1.162=2324(W)(瓦特)制熱功率,則1.5匹應為2000大卡×1.5 ×1.162=3486(瓦),
根據估算值,可以大致判斷出空調的匹數和制熱功率。 2200W-2300W叫小機,2500W叫直機,2600W叫大機。 2800W叫1.25匹,3200W叫一匹半,3500W叫一匹半,3600W叫一匹半。 4500(W)-5100(W)可稱為2馬,或小二馬機,或普通二馬機,或大二馬機。 這樣就可以調用所有的類了。
知道了空調的制熱功率就是空調的輸出功率,我們還要知道空調的輸入功率也就是電功率,只有知道電功率才能選擇截面電纜和空氣斷路器區域進行保護,或稱為開關。 電功率是加熱功率除以能效比。 能效比是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的值,稱為能效比;
根據法國能效標準,空調的能效等級分為A、B、C、D、E、F、G七個等級,其中A級最高,能效比為3.2以上; D級居中,介于2.8和2.6之間; E級及以下為低能效空調。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空調都是法國的E級。 但美國以外的空調能效比通常在4.0到5.0左右。 最初的制熱能效比(EER)最高的是一臺富士通特靈空調,制熱能效比為6.3。 目前,科龍第四代雙效空調以6.65的制熱能效比刷新了世界最高空調能效比記錄。 據悉,科龍實驗室測得的最高能效比已超過7.0。 這表明,我國空調行業的發展潛力依然巨大。
我國現行標準是; 一級能效比是空調的制熱能力,制熱功率和電功率都在3.4以上,二級能效比3.2,五級能效比3.0,四級2.8,三級能效比-級別為2.6。 等級越高,耗煤量越高。 目前,國家已經規定,企業不得生產能效比低于3.0的空調,該級別的空調屬于淘汰產品。 例如; 原來的高煤耗機,能效比是三級,所以1臺空調的電功率=2000×1.162≈2324(W)/2.6≈894(W),如果是現在的一級低煤耗機,則 = 2000×1.162≈2324(W)/3.4≈684(W),一級比三級省電; 894-684=211(W),如果采暖工作估計三天5小時,150h×一個月211W = 31.65度/月。 因此,在選擇空調時,不僅要選擇所需的制熱量,還要根據價格比和能效比選擇合理的能效比等級。
電纜截面積的選擇
建議根據低煤耗值選擇,根據三相電估算空調的額定電壓。 由于空調有壓縮機,吊扇等家用電器都是感性電器,因此電壓根據感性負載估算,I=P/U/Cos¢,功率素數Cos¢考慮0.80,
這樣,I=1000/220/0.80 ≈ 5.68(A),知道一千瓦電的空調的電壓約為5.7安培,我們可以根據這個值求出空調的電壓以1.5馬力的空調為例 電壓I≈(1.5×2000×1.162/2.6)×5.7≈7.6(A),根據導線截面的安全載流量,1㎜2銅芯線為足夠,并考慮到線路的機械硬度和損耗以及埋管的散熱效果輸入電功率是什么意思,建議選用1.5額定容量的空氣斷路器,按斷路器額定電壓的1.3-1.5倍選擇。冷氣機。
一般情況下,普通家庭臥室每平方米所需供暖量為110-150W,書房、餐廳每平方米所需供暖量為145-175W。 因為家用電器在工作時也會產生一些熱量輸入電功率是什么意思,消耗了一部分熱量。 例如,電視機、電燈、電冰箱等每瓦(Watt)功率消耗1(W)熱量。 木門朝向也消耗一定的熱功率,東窗150W/M2,西窗280W/M2,南窗180W/M2,北窗100W/M2。 考慮適當降低供暖能力。 可根據實際情況計算所需的制熱量,根據個人對環境濕度的經驗選擇合適的空調。 例如家庭臥室的使用面積為15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的制熱量為160W,則空調需要的制冷量為:160W×15=2400W。 這樣,就可以根據需要的2400W制熱能力,相應購買一臺制熱量為2500W的KF-25GW型分體壁掛空調。
實際上,1kw電功率約等于3.4kw熱功率。 各種加熱單位的換算關系如下:1. 1 kcal/h(大卡/小時)=1.163W,1W=0.8598 kcal/h; 2、1 Btu/h(英熱單位/小時)=0.2931W,1W=3.412 Btu/h; 3. 1 USRT(日本制冷噸)= 3.517 kW,1 kW = 0.28434 USRT; 4. 1 kcal/h = 3.968 Btu/h,1 Btu/h = 0.252 kcal/h; 5. 1 USRT = 3024 kcal/h, 10000 kcal/h = 3.3069 USRT; 6、1 hp = 2.5 kW(水冷機組),1 hp = 3 kW(風冷機組) 注:1、“馬力”作為動力單位時,用Hp表示(美制)或Ps(公制),俗稱“馬力”,1Hp(美制)=0.,1Ps(公制hp)=0.735kW; 2、中大型空調制冷機組的制熱能力常用“馬力”表示,小型空調制冷機組的制熱量常用“制冷噸(日式制冷噸)”表示。 冷噸一般用于額定功率較大的中央空調。 一冷噸 = 3024 kcal = 3516W。 估算基于千卡 (KCAL/H) 或瓦特 (W)。 一般來說,1馬力家用空調對應的制熱能力約為2000大卡=2324W(1大卡=1Kcal/小時=1.161W)。 中央空調對應的制熱系數在4~5之間。空調的制冷量可以用匹數(PH)或制冷噸數(RT)來定級。 馬力是功率單位,1PH=745W,如果要換算成制熱量,需要除以制熱系數ε=2.8~5,制冷噸(RT)是制熱量單位。 冷噸一般用于額定功率較大的中央空調。 一冷噸 = 3024 kcal = 3516W。 估算基于千卡 (KCAL/H) 或瓦特 (W)。 ,一般來說,1臺家用空調對應的制熱量約為2000大卡=2324W(1大卡=1Kcal/小時=1.161W)。 中央空調對應的制熱系數在4-5之間 螺桿機的發熱劑充注估算(本公司計算) 發熱劑(R22)Kg=(制熱量/3.516)*0.6----- 0.8 \ 空調的制熱量和功率。 常用:=300RT(冷噸)。 氟利昂注入系數:0.6-0.8。 1KW=1HP=1HP=736W -----745.7W=2684.52KJ
功率是指加熱機獲得熱量所消耗的能量。 電功率1KCal是指在一個大氣壓下,將1Kg水從+19.5℃加熱到+20.5℃所需的熱量。 1 BTU 是 0.1 英國熱量單位,表示加熱 1 磅水以將體溫升高 1 華氏度所需的熱量。 噸制冷量是指一噸0℃的水在24小時內變成0℃的冰所放出的熱量。 空調的制熱量與輸入電功率必須成正比。 輸入電能是用來驅動壓縮機的電能,同時驅動控制電路和風機。 制熱能力(或用熱泵制冷)所以這個制冷能力(正式的說法是散熱能力)是制冷劑蒸發(氣化)放熱冷凝(液化)的散熱過程中帶走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