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凸透鏡有放大作用。 凸透鏡有一倍焦距之分大、小之分,一倍焦距又有實、虛之分。
將平行于主光軸(連接凸透鏡兩個球面中心的線稱為透鏡的主光軸)的平行光線(如太陽光)射入凸透鏡,光線會聚在在透鏡兩邊兩次折射后的光軸,此點稱為凸透鏡的焦點(標記為F)。 凸透鏡在鏡子的兩側都有一個焦點。 如果是薄透鏡,則兩焦點到透鏡ZX的距離大致相等。 凸透鏡的焦距是指焦點到透鏡ZX的距離,一般用f表示。 凸透鏡的球面直徑越小,焦距越短。
主軸:通過凸透鏡兩個球心C1、C2的直線稱為凸透鏡的主光軸。
光心:凸透鏡的ZXO點就是透鏡的光心。
聚焦:平行于主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會聚到主光軸上的一點F,這就是凸透鏡的焦點。
焦距:焦點F到凸透鏡光心O的距離稱為焦距,記為f。
物距:物體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稱為物距,用u表示。
像距:物體通過凸透鏡成像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稱為像距,用v表示。
當物體位于焦點之外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左側形成倒置的虛像。 虛像有縮小、均衡、放大三種。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八年級凸透鏡成像規律,虛像越大。 當物體放在焦點上時,在凸透鏡的兩側形成一個直立放大的實像。 物距越小,像距越小八年級凸透鏡成像規律,實像越小。
在光學中,實光凝聚成的像稱為虛像,可用光幕接管; 有經驗的數學教師在描述虛像與實像的區別時,常提到這樣一種區分方式:“實像都是倒過來的,而真實圖像都是直立的。”
平面鏡、凸鏡、凹透鏡所成的三實像都是直立的; 而凹面鏡和凸透鏡形成的虛像,以及小孔成像形成的虛像,無一例外都是倒置的。 其實凹面鏡和凸透鏡也能成實像,而且它們成的兩個實像也是直立的。
那么,人耳形成的圖像是虛像還是實像呢? 我們知道,人眼的結構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所以外界物體在黃斑部形成的影像一定是虛像。 按照之前的經驗規律,黃斑上的影像好像是顛倒的。 而我們平時看到的任何物體,明明是直立的?這個與“經驗法則”相沖突的問題,其實涉及到大腦皮層的調整和生活經驗的調整。
當物體與凸透鏡的距離小于焦距時,物體就變成倒像,它是蠟燭發出的光經過透鏡會聚到凸透鏡上而形成的。 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焦距時,物體就變成直立的實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