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下載!
[!--downpath--]關于音響,即便是剛入門的玩家也都曉得音響的作用:把來自訊號源的微弱聯通號進行放大以驅動耳機發出聲音。
然而曉得音響的作用其實還不足夠,怎么識別具體的每一個音響,讓我們在訂購選擇的時侯不青澀、不被買家誤導,是更為重要的。
判別一臺音響怎樣樣,主要看三點:
一、是RMS還是PMPO?
輸出功率(power)是指音響輸送給負載的功率,以瓦(W)為基本單位。功置于放大量和負載一定的情況下電功率怎么求出電量,輸出功率的大小由輸入訊號的大小決定。因為高保真度的追求和對音色的評價不一樣,采用的檢測方式不同,出現了各類各樣的功率概念,例如額定輸出功率,最大輸出功率,音樂輸出功率,峰值功率。
哪些是RMS?
平均輸出功率(RootMean,RMS),也就是我們說的額定輸出功率。
哪些是PMPO?
最大頓時輸出功率(PeakMusicPower,PMPO),也就是峰值功率。
在音響的標識中,這兩種是最基本的,通常也都是標識這兩種。但是,門道也就是在這兒開始出現。
我們都曉得,功率越大的音響,通常就越貴。好多廠家會以PMPO的功率來愚弄你,說這個音響的功率有如此大哦,之后價錢也就貴好多。實際上!PMPO僅代表功置于短暫的頓時(一秒或則0.5秒)里可輸出的最大功率,其數值常常高達數百瓦甚至數千瓦。而RMS則代表音響長時間連續性輸出時可達到的最大功率,這個數值才具有參考價值。峰值功率的數值瞧瞧就好!
二、單一頻度還是全頻段,單聲道還是雙聲道?
其次,我們在辨認的時侯,還要看這臺音響輸入的信號是單一頻度還是全頻段(20Hz~20kHz)。
哪些是單一頻度和全頻段?
簡單來說,單一頻度就是純音,是一個頻度范圍很小很小,接近于固定值的聲音頻度。全頻段,20Hz~20KHz是我們人耳可以看見的頻度范圍,范圍其實就比單一頻度大好多了。
所以,輸送1kHz50W比輸送全頻段50W要容易好多。而且,單聲道輸出時量測到的功率也會比雙聲道同時輸出時大。
好多音響標識的都是單一頻度、單聲道輸出時的最大功率,但是,用腳腳趾想都曉得,我們實際傾聽時不可能只播放單一頻度、單一聲道。
為此,分辨音響功率的時侯,要當心這一點了。
三、總紋波失真的條件是0.1%還是1%?
哪些是紋波失真?(Total,THD)
就是輸出訊號比輸入訊號多下來的紋波主要成分。所有附加紋波電平之和就稱為“總紋波失真”。
總紋波失真在1%以下,通常眼睛區分不下來,超過10%就可以顯著聽出失真的成份。這個總紋波失真的數值越小,音質就愈加純凈。通常產品的總紋波失真都大于1%/1kHz,這個數值越小,表明產品的品質越高。
隨著輸出功率的降低,音響的總紋波失真也會跟隨增強??偧y波失真的條件是在0.1%還是1%,測下來的功率可能會差10多瓦,所以在選擇音響的時侯,這個數據也要留心一下。
怎樣通過一臺音響的輸出功率大致估算這臺音響的最大用電量呢?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認清楚音響總用電功率的組成。音響的總用電功率是由音響的輸出功率和音響輸出過程中形成的熱耗損功率這2部份組成的。
依據能量守恒定理可知,音響總用電功率=音響輸出功率+功吸熱耗損功率。
從公式可以看出當音響的總用電功率確定時,音響的輸出功率越大,音響的熱耗損功率就越小,此時音響的效率也就越高,反之音響的效率就越低。
音響的效率可以用以下公式來抒發:
音響的效率=音響輸出功率/音響總用電功率*100%
認清楚音響總用電功率的組成后還要曉得音響的3種功率狀態。
1/8Power,1/3Power,Power。
下邊是對她們的解釋:
1/8Power:表示碰巧限幅的典型程序,此額定值可用于大多數情況。
1/3Power:表示嚴重限幅的嚴酷程序。
Power:(余弦)為1%限幅的連續正弦波驅動。
下邊以LAB音響為例,說明一下多大的用電量就能確保該音響穩定運行。下邊是LAB音響使用指南中的內容:
Power1/3Power1/8PowerIdle
8ohms2×1300W1230W575W105W
4ohms2×2300W1975W900W105W
2ohms2×3200W2950W1290W105W
我們使用音箱,通常情況下最會議使用到4ohms這一檔的功率電功率怎么求出電量,在此種情況下運行時,音響使用效率較高,而且運行相對比較穩定,因而我選擇這臺音響2聲道4ohms的功率作為具體事例加以剖析。
上表給出的2聲道4ohms,1/3Power是1975W,這個數值就是用電功率,系統配電時可將此功率再除以2用以應付峰值功率。因而單就這臺音箱來說4000瓦的配電是最佳的方案。
上面講過按照能量守恒定理可知音響總用電功率=音響輸出功率+功吸熱耗損功率,下邊即使一下這臺功置于2聲道4ohms,1/3Power情況下的輸出功率、熱耗損功率和效率。
1/3Power(輸出功率)=2300/3×2=1533W
查上表可知2聲道4ohms,1/3Power(用電功率)是1975W。
熱耗損功率=用電功率-輸出功率=1975-1533=442W
音響的效率=音響輸出功率/音響總用電功率*100%=1533/1975×100%=77.6%
對于他人提出的“AB類的,電源借助率約50%,H類的約60%-70%,D類的80%以上”的說法,個人覺得不一定是正確的。緣由是雖然都是H類音響,但各個廠家的功置于效率上還是有很大差異的,絕大多數廠家做不到那么高效率。
總結:購買音響產品時一定要擦亮雙眼,防止被花哨的廣告宣傳欺騙,適宜的才是最好的。至于耗電量的估算,通常專業音響最大用電量的確定方式是以音響的1/3Power(用電功率)為基數,再除以2,之后要做的事就是按照得到的數值,選擇相應的預埋件電纜線了。普通家庭影音室用4平方的線就夠用,須要注意的是盡量不要與其它大功率設備串在一個回路,防止干擾和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