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老師、各位朋友、各位父母、各位嘉賓你們好,我是人大附小胥曉宇,如今就跟你們分享一下此次去圣彼得堡出席赫爾辛基奧林匹克大賽的一個經驗。首先還是要說一下我對諸位老師的謝謝,首先是要謝謝諸位帶隊的院長和老師,是她們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和照料能夠使我們此次賽事圓滿成功,所以先向那些老師表示謝謝。
同時也要謝謝的是這些沒有跟我們一起去圣彼得堡,并且在背后默默支持我們的老師,她們對此次的賽事,對此次行程做了特別細致、周密的安排,但是學而思還有好多特別好的老師對我們之前進行了悉心、而且十分全面的培訓,(由于)她們的培訓能夠使我們在賽事中取得如此良好的成績,所以如今也向她們表示一下謝謝。
下邊再說一下我關于此次賽事的一些看法:首先,你們應當都曉得瑞典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數學特別厲害的國家,但是俄羅斯的題主要是幾何和組合比較難,但是最難的就是組合。(她的)幾何常常會出一些比較怪、比較有歧義、非常獨特的、比較有意思的題,所以此次賽事起碼就我個人而言,對我的一些關于物理和組合物理上的看法、思路的寬闊都是十分有幫助的,所以說此次大賽還是對我的水平有十分大的提高。
最后想跟你們分享的一點就是我個人關于物理大賽的一些體會。在座的應當都是一些特別厲害的院士、老師,但是還有一些往屆特別厲害的學長,所以我如今可能有班門弄斧之嫌,而且我在這個地方還是想說一些自己的心聲。我認為(做)物理大賽(更重要的)是物理的精神。
拿我個人舉一下事例,我在今年,在中學比賽沒有考好,所以沒有進夏令營,包括剛剛里面也說了,去年有一個德國的大師杯賽,然而我還是由于個人的水平不足,也是沒有能成功地去成。此次拿這個(俄羅斯語文奧林匹克)第一名,應當也算是一個成績,并且相較于夏令營的金牌、IMO的金牌,可能連個零頭都算不上。
我想說的是從高聯落敗開始,我個人感覺在走一個前所未有的上坡路。并且我感覺真正對物理精神的理解可能就是這個時期,就是在這個時期(我才)真正曉得哪些是要堅持,要有毅力。如今還是要謝謝兩個比我大一點的朋友,一位姓曾,一位姓魏。她們在我落敗的過程中,由于想到她們,想到她們當初和我一樣經受住了失敗的嚴打,才有了明天的成績物理競賽什么時候開始學,她們是督促我繼續走下去的同事。
之后假如有三天我能得一個夏令營的金牌,才能步入國家冬訓隊,步入國家隊,我想這可以算是我學物理的一個成功。而且假如有三天,如果我到初二,我還是進不了(國家隊),我拿不到一塊金牌,而且我認為這也不能算是一個失敗,由于當我就這樣堅持下去,當我總算可以勇敢地面對這一切,當我用堅持不懈的精神去面對物理,而且用四肢去熱愛物理的時侯,我認為我就早已獲得了最大的成功,感謝你們。
二物理大賽學習心得
“要多想。”
——《三體Ⅱ·黑暗森林》
我本人是在初三時基本學完中學課內內容,初三結束后基本學完小學課內內容。這個因人而異,不過肯定是要盡快學完為好。
下邊步入題外話,就是中學物理大賽的學習。
眾所周知,MO四大項,幾何代數圖論組合,“知識點”確實比較多。建議是找中學的大賽課或則課外培訓機構,先把大賽的內容過一遍,達到高聯一等的水平。之后,就是要奔向CMO前進了,CMO才是真正意義上物理大賽的第一關。
先說本人經歷。高中高考后,去北京物理冬令營,方知自己才疏學淺。在那兒連學三天,覺得水平飆升。
高二,因為還要念書,也就是把CMO真題做了一半,看了(沒有做)四本奧賽精典(最好不要看他的幾何和組合)。
高中,進隊后,把CMO真題和其他一些MO難度的題做了,之后CMO。CMO后,做了近五十年的冬訓隊題,看了《數學大賽研究教程》,之后TST。TST后會中學老老實實待了半學期,去北京旁聽國家隊培訓。
假期又做了一點單墫老師的小書冊,還有《不方程的秘密》。主要在弄化學。
高二,化學TST期間又做了一遍CMO,TST后,做了一些題,之后,就沒有之后了。
從初一到初三假期,有一些人大中學的學長給我們授課,覺得獲益良多。非常謝謝cl。
其實,我自己覺得物理看的做的書并不多(實際上少的可憐),而且我覺得自己有一個十分特別大的優勢,就是我非常愛思索且會思索。
這兒的思索不是指做題,是指做題后的總結。我總是喜歡在做完一道好題過后,“高屋建瓴”地寫上幾句高大上的點評,剛開始確實粗劣,不過漸漸就有覺得了,常常可以抓牢題目中蘊涵的思想or方法中的真諦(暫且讓我自吹自擂一下)。
荀子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這縱然有道理,而且有些朋友是“學而不思則罔”,做一道題沒做下來,一看解答,“哦,原先如此簡單,一下子就下來了”。之后就走了,去做別的題。如此說的確夸張,更常見的是,看了解答,每一步就會,就是不曉得解答是如何想下來的。這樣,上次出現蘊涵同樣思想的題,照樣做不下來。
我每次遇見沒做下來的,或是做下來覺得做法十分巧妙的,就會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
答案為何如此想?是有條件或是推論的提示,是有熟知的定律,還是有一個很自然的題眼我沒有發覺?
我為何沒有那么想?應當如何促使上次這樣想?
這道題里頭,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鑒?
這道題背后有沒有更本質的思想?有沒有高等的背景?
其實,不是哪些時侯都能想明白如此多,而且你一旦去想,還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不過也不要“思而不學則殆”。)
關于推薦書目,因為我本人看的做的書確實不多,就不貽笑大方了。不過我可以給出一份歷屆CMO好題單子,其實是我自己總結的,總結于第一次出席CMO之前,如下:
1,CMO6-6籃球-五色棉線-頂點放數-積為一
與之類似的有CMO5-6,3n邊型三角剖分一筆劃。
關鍵在于捉住染色的特性,從染色本身的規律性入手。
例如,用形參法運用顏色的性質。
另一種是CMO1-6,關鍵在于用已有條件找到“更好用”的條件,即條件的減緩型轉化。
2,CMO8-4,類似于CMO1-3,復數題要會引援放。找模長最長的復數的和物理競賽什么時候開始學,用于構造性的證明存在性。
3,CMO8-6,說不清,上歸納。適用于方式上有遞歸性的題目。
4,CMO9-3,函數多項式的值域剖析。“偏差會放大”。
5,CMO9-4,根的構造性使用。類比“整除選擇器”。
6,CMO10-2,函數多項式,重觀察。
7,CMO12-5,構造圖來說理。
8,CMO13-5,漂亮的輔助線托勒密不方程
9,CMO14-2,好題!
由嘗試歸納證明發覺方程1,再回頭證明此方程。前面一問再用系數關系推論,充分用好后面的推論。
我當時急于求成,直接干二,是找規律做的,就沒能發覺此題真諦。
10,CMO14-3,互通四站組。關鍵在于理解“主干道”。它不過是改變了一點出入度的總量。
11,CMO14-6,巧妙轉化。
12,CMO15-6,捉住本質。5不是關鍵,“至多3個不同才是”,想到抽屜。其實旁邊的構造也很巧妙。
13,CMO17-2,迭代消“常數”。
14,CMO17-3
15,CMO18-2,論證部份,先找性質再推,思想和寫法都好。
16,CMO18-3,放縮方法挺好。并且思路挺好:先放,解決一部份,而另一部份可以回頭再從頭解決。
17,CMO19-3,抽屜原理配奇偶點;凸形,用覆蓋來說。
18,CMO21-3,謹記這個配方式。聯系:4k1合數可表示為x2y2.
19,CMO21-6,組合計數,直接上“全局”算兩次,差一點點;可以先通過抽屜原理用好“整數”條件,“克扣“一點。
20,CMO22-3,精彩!太精彩了!兩數相等推出奇等于偶為入手點,前面的“挪位”有奇效。
21,CMO24-6,構造性的思路,先做弱化的推論,一步一步來。我的思維過程是2-1-3.
22,CMO25-3,見下
23,CMO25-5,好題!主動分段抽屜原理
24,CMO25-6,構造性取大質數;費馬小定律兒子定律
25,CMO26-2,幾何輔助線多試,共圓要多找,條件要集中上去。
26,CMO26-3,阿貝爾變換,說理清晰。選明考察對象,比這么題中是各min和她們的個數。
27,CMO27-2用“塊”來說明,考察最小的不在“塊”內的即可。選定“極”來說理。
28,CMO28-?今天出爐。
覺得態度比較平和,也比較自信。今日詮釋真我,足矣。
——2013.1.11北京
考了三天,正是要凈心的時侯,不能松懈啊!
——1.12
126,天不負。
29,CMO29-5堆砌下來的題,但也還不錯了。去年題上手容易,沒有天外飛仙。
明天補上:
30,CMO30-6確實是好題。我做了3個小時,一開始就曉得是抽屜原理,但仍然想要找等比一樣的東西,結果找不到。作為背面事例,告訴你們,不要一開始就把推論強化而且仍然根據強化后的東西做。
三語文大賽心得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地回望,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
之前提了幾句關于物理大賽中的樂趣。雖然王國維的三境界說對于任何學問任何事業都適用,實在是你們。
我要指出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在物理大賽中有“慧眼”,看得下來題目究竟想讓你干哪些。不講大道理了,下邊是幾個實例。由淺入深。
例如,有一個小結論,是說對于一個無理數a,對任意ε>0,存在整數b,致使{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