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等價替代法 有些物理量不直觀或不易測量。 它們可以被更直觀、更容易測量且具有同等效果的量所代替,從而簡化問題。 例如,在驗證動量守恒的實驗中,兩個碰撞球的速度不易直接測量,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水平速度來研究; 描述電場中的等勢線時,用電流場來模擬電場等等價思想。
4、放大法對于物理實驗中少量或微小變化的觀察,可以采用放大法。 游標卡尺、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都是根據(jù)放大原理制成的。
6、外推法 有些物理量是可以局部觀測或測量的。 作為它們的極端情況,它們并不容易直觀地觀察到。 如果將局部觀察測量得到的規(guī)律推算到極致,就可以達到目的。 例如,在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nèi)阻的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I=0(開路)時的電路端電壓(電動勢)和短路時的電流強度(U =0)。 通過一系列U和I對應的值點繪制一條直線并將其向兩個方向延伸。 與U軸的交點為電動勢,與I軸的交點為短路電流。
7、近似法 在復雜的物理現(xiàn)象和物體運動中,影響物理量的因素有很多。 有時為了突出主要矛盾,可以有意識地設計實驗條件,忽略次要因素的影響,以近似量作為真實量進行測量。初中物理估算題
1、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A)
A。 中學生正常步行速度約為1.0m/sB。 將雞蛋舉過頭頂所做的功約為 l0J
C、餃子煮熟后出鍋時的溫度約為40℃D。 教室里的日光燈正常發(fā)光的電流約為10A2。 生活中經(jīng)常會估算一些物理量。 以下數(shù)值最接近實際情況: (B) A. 騎自行車的人的平均速度約為1m/sB。 一元硬幣的直徑約為2.5厘米
C、人們洗澡時的水溫約為60℃D。 電視機正常工作功率約為1000W
3.小李家即將買新房。 他看到開發(fā)商的廣告上寫著……從新樓開車到大型商場只需3分鐘。 據(jù)此,你認為從新大樓到大型購物中心的最近距離是(C)A.200mB。 400mC. 201*mD。 . 下列說法中,哪一項符合現(xiàn)實生活(D)
A。 鉛筆的長度約為15dmB。 家用電路電壓為36V
C、冰箱冷凍室溫度約為20℃D。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5。 正常人體溫度約為(C)A。 30℃B. 33℃. 37℃D。 39℃
6. 學生們學習了物理知識后,對周圍的事物進行了估計。 下面比較接近實際的估計數(shù)據(jù)是(ABD)A。課桌高度約為0.8mB。 初中生的質量約為40kgC。 洗澡熱水溫度在75℃D左右。 有同學跑100米成績是14秒7。 下列說法中,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C)
A。 人體正常體溫約為39℃B。 地球半徑約為6400m
C、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D。 成人正常行走速度約為3m/s
8、中學生的縮略圖面積約為(B)A.1mm2B。 1cm2C. 1dm2D。 1分29秒。 下列估計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D)
A。 人體感覺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為40℃B左右。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約為5m/sC。 中學生的脈搏跳動一次所需的時間約為3sD。 普通雞蛋的質量約為50g10。 下列最接近實際物理量的估計是(B)
A。 廣安市中考考場氣溫48℃左右。 普通牙刷的長度約為20cmC。 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次大約需要時間。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質量約為。 下列數(shù)據(jù)中,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C)A.人體正常體溫為39℃
B. 初中生扔健身球的距離約為30m
C.小紅上學時的步行速度約為1.1m/sD。 初中生的體重約為20N12。 (201*雞西)下列數(shù)據(jù)與事實差異較大的是(D)
A。 教室里的日光燈功率約為40WB。 你的正常行走速度約為1.1m/s
C、使人體感覺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為20℃D。 一個普通中學生正常走上樓的力量是。 雞蛋的質量約為 (C) A. 0.5gB。 5克。 50gD。 . (201*包頭)下列四個選項中,平均速度最高的是(B)
A。 模型飛機以 11m/s 的速度飛行 B. 汽車以 50km/h 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C. 在 100 米比賽中,運動員在 10 秒內(nèi)跑完全程 D. 物體垂直下落從 30m 高度起飛需要 2.5s15。 某中學生信息檔案中,錯誤的信息是(D)
A。 高度 1.68mB。 質量50kgC。 體溫36.5℃D。 行走速度10m/s
16. 以下說法最接近實際情況:(B)
A。 普通中學生使用的課桌高度為1.8mB。 九年級男生的平均體重約為600NC。 根據(jù)交通部門規(guī)定,天津高速公路最高限速為300公里/小時。 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夏季公共建筑空調(diào)溫度應控制在18℃
17. 劇中下列數(shù)字與現(xiàn)實相符的是(C) A. 中學生腳的長度是50cmB。 中學生的體重是50NC。 人體的密度約為1.0×10kg/mD。 人正常呼吸時,肺部的氣壓約為10pa
18. (1)一名中學生的質量約為(填入適當?shù)膯挝唬?00米所需的時間約為(填入適當?shù)膯挝唬?答案:kg11s
如何找到物理問題中的隱含條件
在學習解物理習題時,經(jīng)常會遇到這種情況。 有些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并沒有在問題中明確給出,而是隱藏在字里行間。 如何快速準確地找出這些隱含的條件呢? 學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一些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的含義
教科書經(jīng)常使用一些固定的表述來解釋某些現(xiàn)象。 這些表述中的一些詞語由于已經(jīng)被約定俗成而具有一定的、不變的含義。 知道這些表述的含義就相當于知道隱含的條件。 。 例如,“物體在光滑的表面上運動”,其中“光滑”意味著沒有摩擦力,因此隱含條件是物體所經(jīng)歷的摩擦力為零。 又比如“一枚手榴彈在空中自由飛行”,其中“自由”意味著手榴彈只受到重力的影響,所以隱含的條件是:手榴彈只受到一種力——重力的影響。
二、了解一些物理現(xiàn)象發(fā)生的條件
某些物理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有一定條件的。 一旦知道滿足一定條件時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一旦問題中給出某種現(xiàn)象,你就可以立即找出相應的隱含條件。 例如“物體浮在液面上”,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條件是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物體的重量,因此隱含條件是物體所受的浮力為等于重力。 另一個例子是“勻速運動的物體”。 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前提是物體不得受力或受平衡力,因此隱含的條件是:物體必須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三、拓展知識面,記住數(shù)據(jù)之間的一些關系
學生的知識基礎應該廣泛而不是狹窄。 即使是一些只需理解的知識也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同時,一些物理量(如物質的密度、比熱等)的某些數(shù)據(jù)之間的“大小”關系也應該被認識和記住。 例如“照明電路連接三盞燈”,因為照明電路的電壓為220V,所有電器除非另有說明,隱含的條件是如果三盞燈并聯(lián),則電壓為220V。 另一個例子是“同等質量的鐵塊和鋁塊哪個體積更大?” 顯然,僅憑知道質量是無法判斷的。 您還需要知道密度,因此隱含條件是:鐵的密度大于鋁的密度。 四、精通概念和規(guī)則
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是在理論和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和發(fā)現(xiàn)的初中常見的物理量,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 一旦掌握了它們,你就能找出隱含的條件。 例如“某電路中兩臺電器串聯(lián)”。 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則初中常見的物理量,各處的電流強度相等,因此隱含條件是:通過兩個燈的電流強度相等。 又如“兩用電器并聯(lián)在某電路中”。 顯然,從并聯(lián)電路的規(guī)則來看,隱含的條件是兩燈兩端的電壓相等。 五、注意尋找一些物理量之間的外部關系
第333章
有些物理量之間并無聯(lián)系,但通過加入一些人為條件,可以使它們具有一定的外部關系。 如果找到這些關系,就找到了隱含的條件。 例如,“將水和酒精依次放入同一瓶中,稱它們的質量”。 水和酒精沒有內(nèi)在聯(lián)系,但由于它們先后被放入同一個瓶子中,并且瓶子的體積保持不變,因此隱含條件是:水和酒精的體積相等。 又如“在天平兩側各放一個鐵塊和一個鋁塊,天平就平衡了”。 從天平的平衡條件可知,隱含條件是:鐵塊和鋁塊的質量相等。
總之,只要學生多思考、多了解,找出問題中隱含的條件并不難。
1、控制變量法所謂控制變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人為地控制影響事物變化規(guī)律的因素和條件,只改變某一變量的大小,同時保證其他變量不變。不變。 最終解決所研究的問題。 這種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中應用最為廣泛。 例如:“探究哪些因素與液體蒸發(fā)的速度有關?”、“探究哪些因素與浮力的大小有關?”、“探究哪些因素與壓力的影響有關?”、“探究其中的關系電流、電壓與電阻之間的關系(即探究歐姆定律)”、“探究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等。
2、等價替代法用相等的或容易測量的量來代替不便直接查找的物理量。 這種方法就是等價替換法。 對等方法是指面對一個相對復雜的問題,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案或想法,使其效果完全相同,從而化難為易,找到解決辦法。 這種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中也經(jīng)常使用。 例如:“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規(guī)律”等。
3、換算方法在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xiàn)象或不容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我們用一些很直觀的現(xiàn)象來理解,或者用易于測量的物理量來間接測量一些比較抽象的無形的量。和可觸摸的現(xiàn)象。 我們必須研究看不見的物質微觀現(xiàn)象的運動規(guī)律,并將其轉化為學生熟悉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宏觀現(xiàn)象來理解。 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轉換法。 這種探究方法在初中物理中也很常見。 例如:“探索電流的熱效應與電阻的關系”、“研究物體的熱膨脹”等。
4、理想模型法 實際現(xiàn)象和過程一般都非常復雜,涉及的因素很多。 使用模型方法可以簡化和純化它們。 忽略次要因素,從復雜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地近似反映所研究事物的本質特征。 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理想模型法。 這種方法的應用在初中物理中就可以看到。 例如:原子結構、光、磁力線等模型。
5、科學推理法 推理法是根據(jù)已知的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通過想象和推理,對未知現(xiàn)象做出科學的推理和預測。 推理法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忽略次要因素,做出合理的推論,得出結論,以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 例如:“探索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探索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等。
6、類比法 類比法是指通過比較兩個相似的事物,從已知物體的某種性質來推斷出未知物體相應性質的方法。 類比在物理學中有廣泛的應用。 所謂類比,實際上是一種由具體到具體或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它是基于兩個對象(或兩類對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似,而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邏輯思維。 例如:研究電壓和電流的概念、研究物體的內(nèi)能、研究電子繞原子核的旋轉等。此外,在物理的研究中還使用以下探究方法。
7、歸納法 歸納法是一種利用樣本信息來推斷整體信息的技術。 為了做出正確的概括,從整體中選取的樣本必須足夠大且具有代表性。 為了在實驗中驗證一個物理規(guī)律或定律,需要通過反復的實驗來驗證其正確性,然后進行分析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 這種方法在初中物理中也常用。 例如:“探索杠桿的平衡條件”、“探索阿基米德原理”、“
8、圖像法利用圖像這一特殊、生動的數(shù)學語言工具來表達各種物理現(xiàn)象的過程和規(guī)律。 這種方法稱為圖像法。 物理圖像不僅可以使抽象概念變得直觀,使動態(tài)變化過程變得清晰,使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變得清晰,而且還可以表達語言難以表達的內(nèi)涵。
9、猜測法:猜測,也叫想象或幻想,是利用已知的物理知識,對某些未知的事物做出科學的預測。它是人類思維的最高境界。 合理的想象往往是人類創(chuàng)造和發(fā)明的源泉。
友情提醒:《初中物理實驗方法分類總結0518》本文給出的例子僅供大家參考,拓展思路。 初中物理實驗方法分類總結0518:這篇文章推薦大家自己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