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教師應認真研究教材并深入分析學生情況,引導學生認識物理規律、認識物理現象、掌握學習方法、培養物理思維能力,實施適宜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從而順利完成高中物理學習任務。
【關鍵詞】學習習慣; 物理定律; 思維能力; 建筑模型; 身體思想; 抽象思維
高中物理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 物理學的許多基礎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必須通過高中的學習才能初步形成。 只有掌握了高一學習物理的方法,打好基礎,才能學好高中物理。 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變化就是知識要求的變化。 初中物理是通過現象理解規律。 有的學生初中學習物理時主要注重記憶,成績也不錯,但高中物理是理解規律。 知識和理解是用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和解釋一些自然現象的。 如果學生仍然用記憶的方法來學習高中物理,就會導致在物理學習中不求周密,這必將成為高中物理學習的一大障礙。 現在應該培養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物理教師應分析高中物理教材和學生情況,引導學生了解物理定律,研究教學重點和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宜的教學方法,降低“臺階”,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物理學習,使學生必須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 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把握初中物理教學的梯度高一物理公式大全總結,把握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 只有這樣,才能教好物理,才能使學生順利完成高中物理學習任務。 。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物理是一門科學,只有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才能學好物理。 通過教學實踐,我發現目前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些差,所以我們需要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是嚴格繪圖。 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規范繪圖,然后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也養成規范繪圖的習慣,善于用圖畫準確地表現物理問題。 二是努力提高數學計算能力。 從答卷來看,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普遍不佳,有待加強。 三是規范問題解決流程。 要想充分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表達和論證必須有初步的水平和邏輯,至少要流暢。 四是做作業時只注重完成任務,過多依賴教材、參考資料或同學,獨立完成作業的意識很少。 教師應合理講解獨立完成作業的重要性,布置作業時認真選擇練習。 五是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學能力。
2.清晰解釋概念和規則,掌握基礎知識,培養物理思維能力
能力培養是物理教學的立足點。 能力是在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在銜接教學中,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教學。 要注重概念和規律建立的過程,讓學生知其由來; 對于每一個概念,都要了解它的內涵和外延,以及它的來龍去脈。 物理定律教學應使學生掌握物理定律的表達形式,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義和單位,以及定律的適用條件和注意事項。 理解概念和定律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如:運動學中速度的變化量和變化率、力與速度、加速度、動量與沖量的關系、動量與動能、沖量與功、力學守恒定律能量、動量守恒等,通過聯系和比較,才能真正理解道理。 通過概念的形成、規則的推導、模型的建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科學語言表達能力。
3、注重物理觀念的樹立和物理方法的訓練
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確定研究對象、簡化研究對象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規律、討論研究對象的適用范圍和注意事項。規則。 例如:平行四邊形定律、牛頓第一定律、物理模型的建立都是一樣的。 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 有必要向學生解釋建立物理概念和定律的過程,使學生理解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培養學生通過應用規律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實現知識遷移的能力。
樹立體育觀念、訓練體育方法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講解體育鍛煉。 講解練習時,要注重解題思路和方法的指導,有計劃地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講解習題時,應注重對物理過程的分析,將物理過程形象化,使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 繪制物理練習示意圖是化抽象為形象、化抽象為具體、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 學生畫示意圖的能力應從高一開始訓練。 例如,運動學題要求學生畫出運動過程的示意圖,動力學學題則要求學生畫出運動過程的示意圖。 學生畫出物體受力、運動過程的示意圖等。復習題時還要求學生邊看題邊畫圖,養成習慣。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學生解決問題時的困難在于不能將物理過程轉化為抽象的數學問題,再回歸到物理問題,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學必須幫助學生克服這個困難。 例如,在運動學中,要注意向量正負號的含義和正確應用; 在講解遭遇或追求問題時,應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表達式表達物理現象; 教學運動學圖像時,應結合運動過程示意圖進行講解。高一物理公式大全總結,理解圖像的含義,然后學會使用圖像分析過程來解決問題。
4、提高課堂效率
在新課程中,學生在高一要面對更多的科目,課后可支配的時間更少。 如何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同時讓學生接受所學知識并提高技能? 課堂效率尤為重要。 例如,在解釋人行走時的摩擦力時,使用flash動畫來解釋問題非常容易,并且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問題解釋清楚; 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古語“課一分鐘,課十年功”充分說明了課堂的重要性以及把握課堂與提高效率的關系。 只有守住課堂陣地,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 讓我們的夢想成為現實。
5、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主動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動力,是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源泉。 只有當你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你才能主動學習和發現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這個非常重要。 向老師學習是不夠的。 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被老師教的、課本上說的束縛。 有些學生總是把物理題中描述的事件記在紙上,只是因為他們對物理不感興趣,學習不積極。 作為物理教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創設良好的物理情境,讓學生以愉快的心情、濃厚的興趣學習和運用物理知識。 比如,在講“超重失重”之前,播放了神舟飛船發射過程的視頻和宇航員在太空翻筋斗的畫面。 這樣的介紹可以很快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之,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順應學生思維的發展規律,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順利完成高中物理教學任務的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也達到了我們的目的。
參考
[1] 劉曉偉. 淺析探究性學習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 科教文匯(晚刊),2007,09:118+124。
[2] 朱勤. 淺析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嘗試與思考[J]. 科教文匯(晚刊),2010,03:30+39。
[3] 陳軍,于成,韋小石,王艷,田亞蘭。 現代教育技術視角下審視MCAI與高中物理教學的融合[J]. 甘肅師范大學學報,2010,02:84-87。
[4]田春風,郭玉英。 高中物理教學中科學性教育的現狀與建議——基于一線教師的調查[J]. 課程。 教材。 教學方法,2010,03:45-49。
[5]陳瓊. 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學探討[J]. 成功(教育),2012,24:216。
[6]霍俊國,孫曉紅。 論物理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S1:165-166。
[7] 侯玉樂. 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J]. 內江科學技術,2011,01:206。
[8]顧鑫. 淺談探究式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 閱讀與寫作(教育教學雜志),2011,11:142+150。
[9] 魏也平. 高中物理教學創新實驗的設計與實踐[J]. 物理實驗,2012,03:16-18。
作者簡介:孫家蘭,男,中學中級職稱,現就職于陜西省涇陽縣涇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