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奧美高級中學 馬江波
很多優秀的初中畢業生進入高中后,總是覺得學習高中物理非常困難。 他們在課堂上似乎什么都明白了,但課后卻做不了很多練習。 今天,我作為一名高中物理老師,結合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我的個人看法,希望對初入高中的同學有所幫助。
1.關注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幾個變化
(1)物理量認識的變化
從初中只學習標量到高中學習向量。 高中時,我們根據物理量是否有方向將其分為標量和向量。 對矢量的研究使我們對物理量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我們了解到一些物理量不僅有大小還有方向,同時我們對物理定律有了更好的理解。 更深入的了解。 由于標量和向量的運算規則不同,一個遵循代數運算,一個遵循平行四邊形規則,所以初學者在學習上難免會出現問題,所以要求剛進入高中的同學盡快接受這一改變。
(2)物理定律認知升級
在高中,大多數物理定律都可以用數學表達式來表達。 由于物理量分為標量和矢量,所以物理定律的數學表達也分為標量和矢量形式,比如高中學過的牛頓第二定律。 、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等都是向量表達式。 應用時要注意方向和表示方向的符號(高中時我們只研究一維情況,所以可以用符號來表示向量的方向)。 這點同學們一定要小心。
(三)解決問題方法的變化
1、從定性分析到定量計算。 初中物理基本上是對物理現象的定性解釋和簡單定量描述,計算要求很低。 然而,進入高中后,需要對物理現象進行抽象、定量描述的建模,這對數學知識的要求非常高。
2、從一維分析到高維分析。 初中物理所涉及的物體的力和運動基本上仍處于一維情況。 高中以后就需要二維甚至三維分析了。
3、從“形象”到“抽象”的轉變。 初中的物理知識大多是有形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簡單易學。 然而,高中的很多知識都是很抽象的。 例如,電磁場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應用,但我們看不到“場”。 ,這是比較抽象的。
2.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1、學好高中物理,必須要做一些常規的事情比如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上做筆記、課后做練習、章末總結等等,我就不去了在這里詳細介紹這些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重要性。
2、盡快適應初高中物理知識的各種變化,勇于接受新知識,探索和學習新知識。
3、還要勤于思考,探索和總結一些科學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學會了解題思路和方法后,你就會舉一反三,舉一反三,真正提高你的解題能力。 一個好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比能夠解決幾個具體的物理問題更重要。 高中物理幾乎每一章都有專題分析英語作文,每個專題都有其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 高中物理解題常用的一些科學方法有:微量元素法、等價法、守恒法、特值法、極限法等,在日常解題中一定要多注意這些方法的積累。
4、認真思考后多問問題。 多問會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敏捷,視野更加開闊。 有的學生可能是“怕”老師,或者擔心“面子”,或者是懶惰,所以沒能及時解決問題。 這種情況可能每個環節都存在,積累一點就會出問題。 如果你努力追趕高中物理學習方法,你可能會感覺無從下手。 因此,我們在學習中要堅持提出問題,同時養成“今天把一切都做完”的習慣。 一旦我們學會了,我們就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3.學習高中物理的兩條建議:
1、注意根據學科特點采取相應的學習方法。 物理知識主要由“物理量(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實驗”等組成。因此,在學習高中物理時,必須深刻理解物理概念,這個物理量是如何來的,以及為什么需要建立它。 ,這個物理量和其他物理量有什么關系等等。對于物理定律的研究,需要知道這個定律是怎么推導出來的,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它的數學表達式是什么,什么物理量與這個定律有關,一般在什么情況下使用等等。學習物理實驗,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明確實驗原理,確定實驗步驟高中物理學習方法,做好實驗記錄,認真分析實驗數據,并寫下實驗經驗。
2、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能力。 高考物理不僅考知識,更注重能力,把考能力放在第一位。 因此,高中生一定要注重能力的提升。 高考主要考察學生五個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 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和實驗能力。 上述能力的具體定義及相關要求,請參見《普通高考物理考試大綱》。
總之,學習高中物理要把握兩點:(一)勤學苦練(二)學以致用,重方法。 祝愿大家在高中三年的學習中有所收獲,學業有成,考上理想的大學。 (責任編輯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