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物理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不應該是簡單的合并、被動的融合,而應該是主動的適應。 信息技術的引入,擴大了原來單一的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 其目標是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有效整合
前言
在教育方面,教師從單純依靠口頭交流轉向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并運用到網上拍照課、MOOC等,這一課程改革方式的實施,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但由于缺乏實踐經驗,仍存在不少問題。
一、信息技術應用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1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課堂上多媒體的使用不利于學生的發散思維。 學生們都在學校學習。 他們大多沒有生活經驗,知識面狹窄。 他們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 然而,有些教師為了方便教學,將一切都包含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 他們可以在課件上呈現所學的所有內容,甚至無需在課堂上寫黑板,還可以包含問題的答案和課堂內容的快速概述。 然而,課堂上有很多重點和難點物理資源網,但這些知識點并沒有被學生掌握。 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不利的。 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通過課件中的大量灌輸,使學生產生強烈的依賴心理。 這種課堂教學非常不利于學生自己的理解和總結。
1.2 學生無法遠離網絡垃圾的影響
初中生的求知欲不斷提高,好奇心也會越來越強。 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控制學生的網絡空間,但一旦他們回家,就很難約束他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視頻,因此他們可能會得到一些不良信息。 很多學生上網時間過多,導致網癮越來越嚴重,對身體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新聞媒體,比如電視等,都報道了一些學生沉迷網絡,逐漸走上犯罪道路。 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也是一個大問題。
2、信息技術如何在初中物理課中發揮有效作用?
1.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可分為“復習型”、“直接型”、“練習型”等。如今有了多媒體,教學內容變得多樣化。 特別是像物理這樣的自然科學,我們可以通過看圖片、音樂、視頻來更快地進入課堂。 多媒體教學技術與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親切感,并可以通過圖文進行全面互動,實現視覺融合,增加想象空間,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樂趣。 和興趣。 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單一、單調的學習模式,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注意力、更多的表達、更多與老師的交流。 過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課堂。 它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提供的一種新的語言形式。 例如,在講解“電”章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來進行課程介紹。 課程開始時,學生可以觀看《電力的來源》、《水電站的運行過程》、《我國電力的發展》。 通過這些視頻,孩子們不再害怕電,學習后可以學會用電,這對他們的學習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可以說,這種教學方式最貼近實際,被學生積極接受。
2. 模擬實驗情況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視頻,物理實驗是一門非常有意義的課程。 物理實驗的特點是豐富多彩、生動有趣。 在一般物理課堂演示實驗中,由于傳統實驗設備和實驗環境的限制,實驗結果并不理想。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實驗模擬,可以模擬一些現實中難以實施的物理實驗,從而彌補傳統實驗設備的缺陷,提高實驗的演示效果。 同時,有些物理知識比較抽象,使用的詞匯也比較抽象。 例如“分子運動學”、“力”、“磁場”、電壓等都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教學中的一些關鍵問題。 例如,《分子動力學理論》很難理解,因為學生看不到物質中的分子。 可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模擬分子的運動和碰撞; 氣體的擴散速度很快,學生還是能理解的,但在課本上,例如:“將一半的量筒裝滿水,將硫酸銅放入水中?!毙枰獛滋斓挠^察,擴散情況固體物質的形成需要更多的時間。 這時,利用信息技術,加上“特技”,就可以快速呈現出兩種實驗現象。 通過模擬實驗,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其原理,無需老師重復講解。
3、突破重點難點
初中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不斷形成和發展。 抽象的概念和規律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接受。 在物理教學中,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推導和理解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例子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精確有趣的實驗進行演示,并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 運用物理學知識來解釋周圍的物理現象并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對物理的興趣也越來越濃。 例如,很難解釋摩擦起電的原因。 如果以多媒體形式播放鈉、鎂、氯、碳等原子的結構,然后介紹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列,學生可以了解到外層有八個電子是相對穩定的。 如果外殼中的電子少于四個,就會出現不穩定。 通過對不同原子的束縛電子的分析,發現在摩擦過程中,弱電子會失去電子,使其帶正電,從而降低了操作難度,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4、有利于道德教育
德育應該貫穿于每一門課程,尤其是在初中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尚在形成階段。 因此,德育在中學教育中的作用尤為突出。 在教育課程觀念不斷更新的今天,我們必須認識到,傳統的說教方式對于大學生的德育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其效果卻并不是很好。 信息技術教育在該領域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 比如,在重力勢能課上,很多老師都會以火箭為例,通過多媒體影像技術向學生展示國家航天發展的重要成果,讓學生親身感受科技的進步。 國家正在發展。 在培養學生愛國熱情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愛國意識。 利用視頻作為學生教育的大眾形式進行德育工作在各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
結論
本文認為,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教學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環境,打破教學難點,開展德育工作。 因此,中學物理教師應從自身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
[1]于同模. 分析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0)
[2]蔣華. 淺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 《中學生數理??:學術研究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