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功能保護”理念的不斷深入,微創化必定成為內科學的發展趨勢!在這一理念的影響下,手動彈力線痔套扎術已然成為醫治痔的安全、有效、便捷的診治技術之一()。明天自動彈力線套扎器,我們通過一篇推文,簡單了解一下這些微創、安全、有效、便捷的手動彈力線痔套扎術。
一、痔套扎術的前世此生
痔的放療醫治最先出現在中國,1973年馬王堆遺址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載系痔法、切除法等多種醫治技巧。公元982~992年宋《太平圣惠方》總結了痔的結扎術:“用蜘蛛絲,纏系痔鼠乳房,不覺自落”,這些利用特殊器械的痔的醫治方式,是痔套扎術的初期雛型。
在美國,20世紀50年代率先由自制的套扎器械,材料選用棉線或腸線。隨即對套扎器進行了改良自動彈力線套扎器,采取o圈對便秘進行結扎,取得了良好的療效,此后套扎療法在美國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法國,歷史上成就了好多大師級結結腸陰道內科大夫搖籃的——英國圣馬克診所,至今,o圈套扎術和M—M放療一直是痔的主要術式。2017年,本人在紐約做短暫訪問學者其間,目睹了該院內科大夫的各類放療,但是總結出了這一規律。
→→→拓展閱讀,可以點擊:(游學圣馬克︱英國圣馬克診所的超四星級“豪華”歷史,讓人眼花繚亂!)。
精典o圈套扎術
二、自動彈力線痔套扎術的原理
因為傳統套扎器只能單發,術中須要反復安裝o圈,操作相對麻煩;據悉,因為橡膠天然特點的限制,o圈內孔徑的最小極限為1.5mm,但是o圈的彈性回縮力有限;加上老化、疲勞和酸敗等缺陷,這意味著套扎術后流血的隱患未能防止。為了提升臨床安全性及其效果,近些年來,有學者創新性地以彈力線環套取代o圈,改良了痔的套扎術。
這些手動彈力線痔套扎術,運用特制的彈力線痔套扎吻合器,選擇齒狀線上方1.5~3CM的適當位置,將特制的彈力線套環套于痔或痔上黏膜的基頂部,通過環套的縮緊、絞勒等,阻斷息肉的血供或降低靜脈倒流,因而降低痔的腫脹肥大或血流瘀斑,使之缺血、萎縮、壞死,套扎組織逐步開裂,傷口組織修補而愈。
具體來說,手動彈力線痔套扎術的機理有:
1、套扎后黏膜蒴果,肛墊上提;
2、局部發炎反應導致黏膜、粘膜上層與淺肌層攣縮,肛墊固定于較低位置;
3、部分阻斷膿腫血供或降低靜脈倒流,降低痔的腫脹肥大或血流瘀斑,使痔塊萎縮;
4、直接套扎痔塊基頂部,可即刻止血。
三、自動彈力線痔套扎術的適應癥
1、各期痔瘡,混和痔的囊腫部份;
2、對PPH或其他療法醫治后、痔塊或肛墊回縮不全的病人,可采取手動彈力線痔套扎術作補充醫治;
3、其他:結腸局灶性腫瘤,如結腸囊腫,結腸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等。
四、自動彈力線痔套扎術的操作步驟
↑↑↑手術前
↑↑↑直腸肛門消毒
↑↑↑負壓吸引痔核或則痔上黏膜
↑↑↑釋放彈力線
↑↑↑調節并縮緊彈力線
↑↑↑依次套扎其他痔核或痔上黏膜
↑↑↑手術前、后對比
五、自動彈力線痔套扎術的優勢
1、以彈力線環套取代o圈,防止了橡膠固有的老化、疲勞和酸敗等自然缺陷;
2、彈力線環套可極其縮緊,組織開裂后胃炎面極小,痔血管閉塞完全;
3、彈力線硬度高,表面磨擦力大,套扎極為緊固,脫垂和破裂的機率較低;
4、同一水平面可套多點套扎,上下蹲墊療效顯著(與PPH類似);
5、愈合后黏膜平整,不留疤痕和異物(注:PPH的吻合釘則部份可能終生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