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3年8月30日電(記者王倩)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印發《關于深化普通高中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意見》明確提出,考試科目包括9個文化科目,其中廣州、深圳兩個副省級城市將試行9個科目自主出題。
學業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習要求的程度,考試成績是學生畢業、升入高等教育的基本依據,是監測初中教育教學質量的基本依據。考試科目涵蓋《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七年級至九年級,以下簡稱《課程計劃與標準》)》規定的全部科目,包括品德與法律、語文、歷史、數學、外語(含聽力或聽說,下同)、地理、物理(含實驗操作,下同)、化學(含實驗操作,下同)、生物(含實驗操作,下同)9門文化科目和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等3門其他科目,指導學生認真學習每一門課程深圳初中物理中考,達到合格要求,確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考試內容方面,嚴格按照《課程計劃與標準》出題。
其中,思想品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數學、外語、地理、物理、化學、生物9個科目(以下簡稱“9個科目”)筆試采用全省統考,廣州、深圳兩個副省級城市試行9個科目自行出題。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與小語種科目、外語聽說、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等科目暫由各市自行出題。
在考試方式上,結合各科特點,采取多樣化考試方式,積極探索計算機在考試中的應用。
外語科目考試形式為筆試+聽力(或聽說)考試;物理、化學、生物科目考試形式為筆試加實驗操作。文化科目可單獨考試,也可采用同類科目合并考試形式。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科目考試以實踐性考試為主,紙筆考試為輔,采取過程考試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體育、健康科目考試在初中每年須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一次,考試成績按一定比例計入初中入學考試錄取分數線。
9門科目筆試時間全省統一,其中地理、生物科目安排在八年級下學期末,其他科目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末。信息技術科目一般安排在八年級下學期末,體育與健康及藝術科目、外語聽說、理化實驗操作科目一般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5月底前,具體時間由各市自定。學生按《課程計劃與標準》規定修完一門科目方可取得該科目考試資格。各科目原分數線為: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各120分(含外語聽力或聽力30分),其他科目各100分。其中,理化生物實驗操作考試成績不得低于各科目總成績的10%。
各科目考試時長為:語文、數學120分鐘,外語科目90分鐘(其中外語聽力約20分鐘,不含外語聽說)深圳初中物理中考,物理(不含實驗操作)、歷史80分鐘,品德與法律、地理、化學(不含實驗操作)、生物(不含實驗操作)60分鐘。體育與健康、藝術與信息技術、外語聽說、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物理、化學、生物可分考或合考)滿分及考試時長由各市自行確定。
在成績呈現、認可及有效性方面,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等科目以分數形式呈現;其他科目可以分數、等級或“及格/不及格”形式呈現。等級劃分及細化具體辦法由各市自行確定。
《意見》明確,用于初中畢業和學歷認證的初中入學考試成績長期有效。用于錄取和招生的學業考試成績,對應屆畢業生和當年非應屆畢業生,當年有效。在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市外學業考試成績,可憑市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出具的成績證明轉入,轉入成績可作為學生初中畢業的依據。來源:深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