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電動勢是電磁感應的現象。閉合電路中既然有感應電流,那么這個電路中就一定有電動勢。電磁感應現象中產生的電動勢就叫感應電動勢。
我們知道,閉合電路要有電流,電路中必須要有電源,因為電流的產生是電源的電動勢引起的。在電磁感應現象中,既然閉合電路中有感應電流,那么電路中就必須有電動勢。電磁感應現象中產生的電動勢叫感應電動勢。導體中產生感應電動勢的部分就是電源。
1825年至1826年間,喬治·歐姆對電路進行了許多實驗。1827年,他出版了《線圈》一書感應電動勢單位,書中討論了許多這樣的實驗及其結果,包括著名的“歐姆定律”。歐姆注意到電路所需的電力是由電池提供的,而電池應該與電路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密切相關。他推斷電池具有某種“驅動力”,可以驅動電流流過電路。他將幾個伏打電池串聯起來,發現電流與伏打電池的數量成正比。因此感應電動勢單位,他提出驅動力與電流成正比。這種驅動力被稱為電動勢,在簡單的電阻電路中,它等于電流乘以電阻。
后來,在1831年,邁克爾·法拉第進行了一系列電磁感應實驗,從中他發現了??以下事實:
1832年,法拉第發現不同導線中產生的感應電流與導線的電導率成正比,由于電導率與電阻成反比,由此可見感應效應中含有電動勢,感應電流是由電動勢驅動導線電荷運動而形成的;而且無論導線是開路還是閉路,都會感生電動勢。
注:該詞條引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