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電變壓器防雷接線
配電變壓器防雷接線見圖1
1.1 接地電阻的規定
三點共接地是指防雷接地(高壓避雷器)、保護接地(外殼)和工作接地(低壓中性點)共用一個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應滿足最小值兩者中的。 雷電接地通常規定大于10,但必須有垂直接地極,以利電流。 低壓工作接地一般應大于4Q。 因此,接地的內阻主要取決于高壓側擊穿對地時的保護接地。 通常,配電變壓器都為乙類建筑供電。 按照標準,只有當保護接地的接地內阻R≤50/時,高壓側的防雷和保護接地才能與低壓側的工作接地共用一個接地裝置。 反之,若三點共地,則R≤50/小時,其中為高壓系統三相地電壓。
對于不接地系統,I為系統電容電壓,對于消弧線圈接地系統,I為故障點剩余電流。 若上述估算結果小于40,則為低壓工作接地要求,公式R≤50 /中,50為低壓系統安全電流,即高壓側為對外殼三相接地,流經接地裝置的對地電壓壓降不得超過50v。
但10kV系統中的電容電壓變化很大,有的小于10A,有的高達百安、百安。 因此,當配電變壓器三點共同接地時,接地裝置的接地必須根據其所在的高壓系統的情況來確定。 電阻值不能簡單規定為4Ω或10Ω,因為接地內阻的大小與系統的三相接地電壓有關,與配電變壓器的容量無關,所以現場規定是不合理。
有人士認為,單獨建立低壓工作接地時,100kⅥA以下的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工作接地內阻可放寬至10。原因是變壓器體積小,電阻抗大。大,限制了接地電壓。 地電位下降。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夏天單相不平衡電壓的零序電壓那么大,原因是我們選錯了檢測點,檢測的是一個接地的扁鐵,富含電容電壓。正確的檢測點為變壓器低壓零序電壓樁頭與變壓器外殼接地(保護接地)連接點之間)
1.2 關于公共接地的接地形式
除了圖1的方法外,在施工中還會出現其他的接地形式,見圖2、圖3
三種形式都接地在一起,哪種形式更好,分析如下。
高壓側避雷器的作用是保護變壓器高壓線圈與外殼之間的絕緣。 按照圖2的接法,高壓線圈與外殼之間的電流除了降低避雷器的剩余電壓外,還降低了接地引下線。 電感和電阻上的電壓降在雷電流的沖擊下是不可忽略的,大大降低了保護效果。
圖3的接法也會造成一個問題,就是低壓線圈和中性線都承受著接地裝置上的電壓降,尤其是中性點有重復接地。 越近,高壓側避雷器的放電沖擊電壓就會越多地流向重復接地,有時會燒斷重復接地的引下線(重復接地線通常較細)。
因此圖1的接法比較合理,對高壓線圈的防雷是合理的,對低壓中性線的影響也較小,因為部分雷電流已經通過流進大地了接地裝置。
1.3 關于接地裝置的設計
按照標準,配變區的接地裝置宜埋設成閉環,并加設垂直接地極。 它也相對較小。 市區的配電變壓器大多安裝在馬路邊。 由于人們經常走動,為了行人安全,必須將其埋成環形。
環的大小,一般半徑為5m,是為了發揮水平接地極和垂直接地極的擴散作用,減少相互屏蔽,增加接地的內阻。 但是,有些安裝位置太窄太小。 橢圓形,短軸距不得高于3m。 見圖4。兩個豎直的接地極應靠近短軸的兩端放置。 以方便流動。
如果底泥內阻率高,做成環后,如果接地測試的內阻不符合要求,則應在環外做一個大環。 兩圈相距4~5m,埋深較第一圈深。 至少兩處相連,直至滿足要求(實際施工過程中應優先考慮地形,整體地網應呈圓形)
1.4 關于接地引下線的連接形式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標準,除設備端子可以采用螺釘連接外,引下線與接地裝置應點焊。 螺絲連接。 引下線一般采用角鋼,但也有使用鋼絞線的。 鋼絞線與型鋼的連接應做成接線板,最好采用雙螺釘,以利于接觸良好。
目前的實際情況是高壓避雷器的接地端采用鋼絞線連接,三根鋼絞線連接在一起,都是絞合連接。 配電變壓器外殼的接地線還接有鋼絞線和避雷器。 接地線是絞合的,然后用螺釘與接地裝置的引出線連接,有的不壓接線片。 這種連接方式不符合標準要求。 接頭過多,接觸不良。 30×4型鋼連成一體,從中間引線與外殼接地型鋼連接,全部點焊。 用角鋼引出接地裝置并釬焊,型鋼應為30×。
1.5 關于接地裝置的施工
接地裝置地下水平接地極宜為40×4工字鋼,垂直接地極宜為L40×4,埋深小于60cm。 土壤宜用干凈的原土筑筑。 有條件時,應適當減小環形水平接地極的面積或在環外再做一圈,兩處相連,以減小接地電阻,接地電阻應達到1可能的。 地下連接應采用點焊,并符合要求。 型鋼的搭接厚度應為工字鋼長度的兩倍,并應在三邊或四邊點焊。 三邊釬焊時,盡量有兩條短邊和一條長邊,以利于電流通過。 工字鋼點焊寬度為工字鋼半徑的6倍,點焊應雙面不漏光。 點焊應采取預防措施。
1.6 關于低壓側裝式避雷器
因為采用三點共地后,高壓側避雷器的放電電壓(特別是單相同時放電時)很大,連接電阻上的壓降也很大高的。 壓降加在低壓線圈上,通過低壓線的電容接地,低壓線圈中的擊穿電壓使線圈電樞,高壓線圈通過電磁感應出大電流就職。 高壓側電流受高壓側避雷器殘壓限制。 高壓線圈的中性點電位很高,容易靠近中性點,造成接地擊穿或匝間漏電,毀壞變壓器。 因此,必須采取措施限制低壓線圈的電壓。 承受的電流,即低壓側通常采用加一組避雷器。樹鳥教育電氣設計實訓
當局部電位下降時,通過避雷器放電,使低壓線圈只承受低壓避雷器的剩余電壓(1300左右),使高壓中性點附近的過電流限制在可承受范圍內范圍零序電流過大原因,這是為了避免逆變換破壞變壓器。 ,見圖 5.Tree Bird 教育電氣設計視頻教程
同樣,當低壓線路將雷電感應到配電變壓器時,低壓側的避雷器也會動作,使雷電流流入大地,低壓線圈的電流被限制在低壓避雷器的剩余電壓,防止配電變壓器高壓側被鐵壓。 被感應電流破壞。 這是正轉換過電流零序電流過大原因,由于配電變壓器低壓側的絕緣裕度低于高壓側,所以配電變壓器的雷擊事故多發生在高壓側,特別是在中性點附近,如圖6所示
加裝低壓側避雷器,因為高低壓架空線經常使用,容易被雷擊。 由于35/0.4KV直聯變壓器鐵損較大,低壓側應加裝一組避雷器,尤其是35KV線路開路時。 當高壓側無避雷器保護時。 低壓避雷器改造后,原來的三點共地變為四點共地,如圖1所示。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建筑電氣設計交流群:與更多同行交流學習
掃描下方小程序,領取更多優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