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講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規則講解。 平面鏡:成像特點:等大小、等距、垂直、實像、物體間連線。 物體在平面鏡中形成的虛像和實像: 虛像: 實像: 球面鏡: 定義:以球面為反射面。 性質:凹面鏡能射出平行光線; 焦點到凹面鏡的反射光定義:以球面為反射面。 性質:凸面鏡作用于光。 凸面鏡成的像是應用:名詞:薄透鏡:透鏡的寬度和遠球面的直徑。 主光軸:通過球心的直線。 光學中心:(O)是薄透鏡的中心。 性質: 光通過光心的焦點(F):凸透鏡可以做到,此點稱為焦點。 焦距 (f):到凸透鏡的距離。 典型光路 3. 填表: 3. 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 實驗:實驗時點上一支蠟燭,使其大致處于同一高度。 物體的名稱也叫墨鏡。 凸鏡分虛實,2f尺寸,實倒,虛正,詳見下表: 像的性質 像距 應用 u>2f倒縮小虛像 f2f幻燈放大虛像圖像放大鏡 3. 規律的進一步理解:當像距小于物距時形成虛像(或實像)當像距大于物距時,當形成虛像時:形成實像時: 四、眼睛和太陽鏡 1、成像原理:物體發出的光通過鞏膜等綜合凸透鏡,向上傳播到黃斑部 倒置、縮小的虛像,分布在其上的視神經細胞黃斑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給大腦,人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
2、矯正近視、弱視:斜視戴凹鏡,近視戴凸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顯微鏡物鏡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靠近耳朵的凸透鏡稱為物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稱為目鏡。 被觀察物體發出的光經過目鏡后形成放大的虛像,就像投影儀的鏡頭成像一樣; 物鏡就像普通的放大鏡一樣,將圖像再次放大。 經過這兩次放大后,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體了。 2.望遠鏡:有一種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 靠近耳朵的凸透鏡稱為物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稱為目鏡。 我們能否清楚地識別一個物體,取決于它對我們耳朵形成的“視角”的大小。 望遠鏡目鏡成的像,看似比原來的物體要小,但離我們的耳朵很近,再加上物鏡的放大倍數,可以使視角顯得很大。 答案:一 (1) 個大小相等且距離相等。 垂直于鏡面的虛像原理:光反射定律 用途:成像,改變光路它用于平行光:太陽灶、手探照燈和汽車前燈。 減小)像變小(變大) 凹面鏡 凸面鏡的性質:發散。
縮小實像應用:汽車后視鏡 2.鏡片名詞:薄鏡片:大于主光軸:兩個球面。 光心:傳播方向不變。 焦點(F):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主光軸上的一點,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三、填寫表格 三、凸透鏡成像法及其應用 1、蠟燭火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作用是使蠟燭火焰的像位于光屏的中心。 蠟燭在焦點內; 燭焰在焦點上時,燭焰中心、凸透鏡、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略小于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幕不能移動到這個位置。 3、對規律的進一步理解:它是虛像與虛像、正像與倒像、同側像與異側像的分界點。 u=2f是圖像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 當像距小于物距時,成為放大的虛像(或實像),當像距大于物距時,成為倒置縮小的虛像。 【典型例子】檢查視力時,將視力表放在被試腦后上方,被試認出旁邊墻上鏡子中的影像(如圖)。 視力表在鏡子中的影像與被攝體的距離(A. 2.1mB. 2.5C. 4.6mD. 5m 是根據平面鏡的成像原理A.報告和放大鏡不動, B. 報告和耳朵不動 放大鏡離報紙更遠 C. 報紙和放大鏡不動,耳朵離報紙更近D、報紙和耳朵不動,放大鏡離報紙越近,在焦距內,物距越大,像距越大,成像越大。
從成像原理還可以推導出平行于主軸的光線保持不變,隨著物體遠離透鏡,光線通過光心的速度越來越慢,所以反向延伸的交點兩條光線離鏡頭越遠,像越大。 即當物體在一個焦距內時,物體離焦點越近,成像就越大。 所以答案是B。同時練習。 小明拿著一個半徑比較大的放大鏡,伸開四肢看遠處的物體。 他可以看到物體的圖像。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光線進入眼睛一定是B. 影像一定是實像C. 影像一定是上下顛倒的D. 影像一定是放大過的 分析:放大鏡是一個凸透鏡,焦距加倍,所以成像在手的內側,略小于一個焦距折射凝聚成影像再分離。我們看到它好像是從影像發出的。這個影像一定是顛倒縮小的虛像。所以答案是C。選項A。投影機離屏幕較遠, 膠片離鏡頭越遠 B. 放映機離銀幕越遠,膠片離鏡頭越近 C. 放映機離銀幕越近,膠片離鏡頭越遠 D投影機離銀幕越近,膠片離鏡頭越近,膠片與鏡頭焦點的距離越近,屏幕上的影像越大,同時屏幕越遠是從鏡頭。 凸透鏡成像,物體離焦點越近,像越大,像離凸透鏡越遠(虛像,虛像有這個規律)。
反之,物距凸透鏡越遠,虛像越小,像離焦點越近。 凹透鏡成像,物體離凹透鏡越遠,形成的像越小,像離虛焦點越近。 從以上分析可知,本題正確選項為B. A. 將相機靠近朋友,同時向前收縮鏡頭,靠近膠片 B。將相機靠近朋友,同時向前伸出鏡頭,遠離膠片 C。保持相機遠離朋友,同時鏡頭前移,靠近膠片 D. 相機遠離朋友,同時鏡頭前伸,遠離膠片 分析: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鏡頭后面是一個黑匣子,膠片安裝在黑匣子的上方,相當于一塊光幕; 合影后,再拍單人像,圖像會變大。 成像時要使像變大,應縮小物距,同時縮小像距,即拉長黑框或向前拉長鏡頭。 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題正確選項為B。 同步練習2:用相機拍攝池頂物體時,若相機位置不變,比較兩者池中有水和無水的情況(假設兩種情況下人眼看到的物體大小相同),有水時(A. 黑框要稍微短一些,得到的圖像會略較大 B. 黑框應該稍微短一些,得到的圖像會稍微小一些 C. 黑框應該稍微長一些,得到的圖像會稍微大一些 D. 黑框應該稍微長一些平面鏡成像規律圖5種,并且得到的圖像會稍微變小。分析:根據相機的成像原理,當物距增加時,像距變大。同時,膠片上的圖像會比原圖像略大。在本例中,在有水和無水的情況下,池底物體相對于相機鏡頭的距離是不同的; 由于光的折射,當水池中有水時,相當于物距的增加。
根據成像原理,正確選項為C。 同時訓練 三名測繪人員在繪制地圖時,需要在空中的客機上進行地面拍照,稱為民航攝影。 如果民航攝影機的鏡頭焦距為50mm,則膠片到鏡頭的距離為(A.外10mm B.略大于50mmC.略小于50mmD.等于50mm解析:民航攝影是指在客機上在地面上拍照。焦距。因此,本題正確選項為C。鏡頭成像。掌握這些規律最好的方法就是畫圖。因此,同學們接下來要反復畫出物體在凸透鏡不同位置的成像光路圖。在此基礎上,掌握知識點分析中列出的表格,然后你就可以做這些問題了。例5。(2010年江蘇徐州21題)如圖為朋友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的裝置”。 將一根點燃的蠟燭放在立著的玻璃盤上,可以看到蠟燭的影像出現在玻璃盤B的前面。 (1)朋友拿了一根和點燃的蠟燭大小相同的蠟燭在玻璃板前交流。 當它移動到B點時,可以看到它與圖像完全重合了。 這個實驗現象可以說明平面鏡成像的大小與原物體是一樣的。 (2)朋友發現用光屏承接了B點蠟燭的圖像平面鏡成像規律圖5種,但是在光屏上無法成像。 本實驗表明平面鏡所成的像(選“實”或“虛”) (3)若標尺檢測A點到平面鏡的距離和B點到平面鏡的距離,求他們的價值是平等的。 本實驗現象說明物像與鏡面(選擇“等距”或“不等距”)。
答:大小相等; 假想; 等距離; 同步練習五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性”的實驗中(1)如圖,在玻璃板上放置一根點燃的蠟燭,再取一根未點燃的蠟燭,將與上圖相同的蠟燭接在后面玻璃板,直到它與上面蠟燭的圖像匹配。 如果玻璃板前面的蠟燭換成光屏,觀察玻璃板后面的光屏,并(選擇“可以”或“不能”)觀察玻璃板上點燃的蠟燭 (2)實驗數據如下: 平面鏡到平面鏡的距離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體的大小 第一個 12.012.0 第二個 15.015.0 實驗表明,平面形成的像鏡子是實像,像與物體的大小,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答案(1)重合不能(2)等于借助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實驗探索:(1)如圖A所示,平行于主光軸的一束光 lens 穿過凸透鏡,穿過光幕,在光幕上產生一個最小最亮的光點,從圖中可以看出,凸透鏡對光線有影響,凸透鏡的焦距是 。 (2)將蠟燭、凸透鏡、光幕依次放在燈臺上。 點亮蠟燭后,無論光屏怎么接,光屏上都看不到圖像,如圖 3-3 所示。 請強調其中一個可能的原因。 (3)調整后,當蠟燭火焰放置在距離凸透鏡16cm處時(如圖B),光幕接在凸透鏡另一側的正反兩面,并且在光屏上會得到一個倒置的虛像(填寫圖像的性質); (填充光學儀器)在這種成像法的幫助下工作。
如果在圖B的基礎上蠟燭遠離鏡頭,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圖像,則光屏應接在鏡頭的方向上(選擇“近”或“遠”) ). 答案:(1)會聚 11 (2)蠟燭放在凸透鏡的焦點內(或蠟燭火焰、凸透鏡和光幕的中心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3)放大,投影儀(或幻燈機),接近同步用蠟燭、凸透鏡、光幕練習劉曉明的“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如圖 16 所示: (1) 為使成像在光屏中心,光屏應朝向 (2) 實驗過程中,當蠟燭火焰距離凸透鏡 15cm 時,連接將屏幕光照到一定位置,在屏幕上得到大而清晰的圖像,則凸透鏡的焦距為cm; (3)然后讓蠟燭火焰向左連接5cm,此時將光幕移動到一定位置(選擇“左”或“右”),即可得到倒置的、清晰的虛像畫面(選擇“放大”和“縮小” 圖16 答案:7.5 向下,向右,縮小 [檢測反饋] 3月,我國出現500年一次的日蝕奇觀。全太陽形成的原因下圖示意圖中能看到日食和月食的區域是(C.光的直線傳播;a區域D.光的直線傳播;b2。圖中的A和b是其中的兩個同一個人。A圖,圖b他拿著的太陽鏡 A.是凸鏡片,可以用來矯正斜視 B.是凸鏡片,可以用來矯正近視 C.是凹鏡片,可以用來矯正近視用于矯正近視 D.它是一個凹透鏡,可以用來矯正斜視 3.如圖所示,在“研究凸透鏡成像定律”的實驗中,燈上出現了清晰的蠟燭火焰圖像屏幕。 已知凸透鏡的焦距為/,因此可以確定像距v的范圍為A。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