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熔化和融化教學設計一設計理念1.尊重教材、尊重中學生認知特征、尊重新課標。2.從生活邁向數學,從數學邁向社會。3.注重科學探究,提升中學生參與率,降低中學生動手機會。二教材剖析1、本節內容是在中學生學習體溫計,量筒、鐵架臺、酒精燈使用后展開的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實驗視頻,主要由探究燭蠟、冰融化特性以及融化、凝固的應用兩部份組成。2.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本節課屬于科學內容的物質部份的第一個二級主題,經歷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曉得物質的熔點、凝固點,了解物態變化過程中的放熱和吸熱現象。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3.教學目標(1)了解融化、凝固的含意;曉得物質的熔點、凝固點。(2)經歷探究燭蠟、冰融化特
2、點的過程,曉得晶體和非晶體的融化特性,。(3)通過探究、收集數據、畫圖線、分析圖象等活動,使中學生認識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式。(4)通過觀察雪山、煉鋼爐等媒體圖片,迸發中學生關心自然、關注社會、熱愛科學、樂于探求自然的美好情感。4.教學重點:探究晶體、非晶體的融化過程,培養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概括能力。5.教學難點:晶體融化時氣溫保持不變的過程;冰在融化過程氣溫會出現升溫過程。6.教學方式:觀察法、分組實驗法、討論法、畫圖法等。7.教學課時:1課時三打算實驗1.教學用品酒精燈、鐵架臺、試管夾、鐵夾、100ml試管、鐵圈、石棉網、火機各15個,100ml燒瓶30個,體溫計30
3、支,冰塊、燭蠟、鹽等若干。燭蠟融化:將蠟用刀片削成屑,取10克放入100ml試管中,100ml燒瓶放入60ml初溫為50的水底,用酒精燈加熱大概6分鐘融化完。2.充分做好打算實驗,右圖是做打算實驗時的圖片冰融化:用碎冰機將冰破成粒狀,倒入燒瓶自然融化。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學流程教學意圖1.實驗和視頻迸發興趣約3分鐘1、演示實驗師:下邊看一個演示實驗:燃起蠟燭傾斜一個角度,讓燭液緩緩滴在小盒內。2、播放視頻:黃河源頭各拉丹冬雪山、滔滔黃河之水。師:望著這氣魄恢弘的滔滔巨流,朋友們可曾想到,它的源頭竟是各拉丹冬雪山冰雪消融后的點點水滴匯集而成的呢?由實驗、畫面引入課題,拉近了化學與生活的距離。體
4、現從生活、自然邁向化學的理念。2.構建融化和融化的概念約4分鐘1、引導師:在昨天的錄象里,固態的冰弄成了液態的水。在昨天的實驗里,你看見燭蠟的狀態發生了如何的變化過程?2、講述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現象稱為融化。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現象稱為融化。3、啟發師:昨天我們談到的冰化成水是融化,水結冰是融化;燭蠟由固態變為液態是融化,由液態再變為固態是融化。朋友們還見過什么融化、凝固現象?1、由感性到理智,構建融化和融化的概念,水到渠成。2、列舉生活中的融化、凝固現象。彰顯從數學邁向生活的理念。3.探究燭蠟融化特性約10分鐘1、引導固體融化過程中須要哪些條件?固體在融化過程中氣溫是怎樣
5、變化的呢?不同物質如燭蠟和冰在融化時氣溫的變化規律相同嗎?先請你們猜測一下,好嗎?推測:下邊我們先來探究燭蠟的融化特性。2、實驗指導(1)班主任先按打算實驗的標準組裝并擺放好在實驗桌上。(2)介紹實驗裝置,指出酒精燈和濕度計的用法。3、投影:小組分工及要求。1234(1)四個朋友為一組。1號觀察體溫計示數,2號看時間,3號觀察物體狀態并進行攪拌,4號記錄并描點。(2)每隔30s記錄一次體溫計的示數、物質的狀態,并在座標紙上描點(課本40頁)(3)記錄的時間訊號由老師投影在屏幕上的秒表統一控制。(4)實驗過程中注意安全。4、進行實驗(約6分鐘):(1)師:下邊請實驗老師分發冷水(約50),并燃起酒
6、精燈。(2)預熱后,師:請看屏幕投影秒表的時間開始實驗。5、分析論證:各小組將描在座標紙上的點連成一條曲線。6、根據記錄和圖像剖析固體融化時時氣溫的變化規律。7、小結:燭蠟在融化過程中,氣溫漸漸下降,須要放熱。引起猜測,迸發中學生探究的欲望。通過實驗培養中學生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這是我曾上課時情境,瞧朋友們多投入。步調一致投影播放秒表軟件計時圖象法是研究化學規律的重要方式培養中學生剖析問題的能力4.探究冰融化特性約7分鐘1引導師:昨天我們探究了燭蠟的融化特性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實驗視頻,這么冰的融化特性是否與燭蠟相同呢,請你們推測一下?2、師:請實驗老師把“準備好的冰”拿上來!3、按打算實驗的要求拿上冰,讓中學生分組觀察冰的狀態
7、及濕度變化情況,中學生分工同上。4、小結:中學生討論后得出冰在融化過程中,氣溫保持不變,須要放熱。通過先后實驗,有利于引起中學生的認知沖突,迸發中學生進一步探究的熱情,把課堂推向高潮班主任間協作是中學生合作學習的垂范不用加熱法,讓冰自然融化,避免出現溶化升溫現象5.認識晶體和非晶體,以及熔點約2分鐘1、投影并述說:(1)一類固體有固定的融化氣溫叫晶體;凄冷、各種金屬、海波等。另一類固體沒有固定的融化氣溫叫非晶體;如燭蠟、瀝青、玻璃等。(2)晶體融化時的氣溫叫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2、閱讀課本40頁的一些固體的熔點表,感受不同晶體熔點不同,認識熔點是晶體的一種特點。了解冰的熔點是0和鎢的熔點較高。
8、在實驗的基礎上,產生概念,更能彰顯過程教學重要性。6.認識融化和融化點約2分鐘師:你能想像出融化過程的特性嗎?請小組討論!中學生討論投影并朗讀:融化特性(1)物質融化時要吸熱,(2)晶體融化時也有固定的氣溫,這個氣溫叫融化點。(3)同一種物質的融化點和它的熔點相同。(4)非晶體沒有融化點。新課程標準指出通過科學想象與科學推理技巧的結合,發展中學生能力,培養中學生逆向思維的習慣。7.融化、凝固的應用約4分鐘1、學生閱讀課本41頁2、討論(1)南方的夏季很冷,為了妥善地保存水果,都在菜窖里放幾桶水,這是為何?(可以借助水結冰時放出熱,窖內氣溫不致太低,保護菜不被凍壞。)(2)請朋友推測“下雪不冷化
9、雪冷”這句諺語中包含的科學道理。聯系生活,再度彰顯從數學邁向生活的課程理念8.課堂反饋約8分鐘你想小試牛刀嗎?請看投影。1、如圖是兩種物質在融化時氣溫隨時間的變化圖象。請依照圖像回答問題。由圖判別出圖線是晶體,該晶體的熔點是,融化時間是分鐘,融化過程(放熱、放熱)。3、現在某種物質,在25時開始融化,不斷放熱,但直至75才融化完全.請問:這些物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學因而用,鞏固新知。9.課堂小結1分鐘這節課,我學到了哪些?(略)自主小結,彰顯中學生的主體地位10.拓展延展約1分鐘班主任出示一杯加了精鹽的冷水,外壁上部結了厚厚的霜,上面插了一支體溫計:啟發猜猜這杯冰有哪些不一樣?請一同事觀察濕度計的示數!一定會吃驚啊,零下7攝氏度!這個問題留給同事們課后探究!朋友們再會!以前的圖片把課堂升華到課外附:板書設計融化和融化固態液態融化(放熱)融化(吸熱)一、熔化和融化二、探究融化與融化1、晶體與非晶體。2、熔點與融化點。三、熔化、凝固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