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成像特性:
①正立等大實像。
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概括:像與物關于平面鏡成軸對稱圖形。
⑵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定理。人眼依據光線直線傳播經驗判別物體位置,如圖,人眼逆著反射光線的方向看見發光點S在鏡后的像點S′,而S′并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產生,而是由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相交而成,為實像,只能用耳朵聽到,不能呈現在光屏上。
⑶作用:成像,如梳洗鏡、改變光路,如潛望鏡。
⑷實像和實像
虛像:實際光線會聚所成的像。
實像: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會聚所成的像。
1.平面鏡前分針上分針、分針的位置如圖所示,請按照平面鏡成像特性,畫出分針上分針、分針經平面鏡所成的像.
依據平面鏡成像的特征:實像;像物等大;像物等距;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來畫圖.
【解析】
分別做出秒針和鐘面的端點AOB在平面鏡中的對稱點A′O′、B′,聯接A′O′、O′B′點即為分針、分針經平面鏡所成的像,注意輔助線和像用實線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和特點,如圖所示:
2.圖1中確定平面鏡的位置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和特點,圖2中作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鏡中成的像.
(1)依照光的反射定理: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一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做出法線,再做出平面鏡.
(2)平面鏡成像的特征是:實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
【解析】
(1)反射定理,法線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角平分線,做出法線,再通過反射點垂直法線做出平面鏡,如圖所示:
(2)依據平面鏡成像特性,分別做出A、B、C三點的對稱點,之后用實線聯接三個點就得到物體的像,如右圖所示:
3.如圖所示,做出平面鏡前物體AB在鏡中所成的像A′B′.
平面鏡成像的特征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借助這一對稱性做出AB的像.
【解析】
分別做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實線聯接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
4.如圖所示,許多建筑采用玻璃進行屋面裝潢,這在美化城市的同時卻引起了光污染,導致這些污染的主要誘因是光的()
A.鏡面反射
B.漫反射
C.折射
D.直線傳播
【解析】
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釉面山墻、磨光花崗石等表面光滑,這種作為反射面的時侯,都屬于鏡面反射,太陽光射到里面,入射光線被反射,從同一方向射出,光線很強,照到物體上會給人們的生活工作等導致很大的不便,稱為白亮污染.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