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學像甜蜜的詩一樣美麗
2015年,就有這樣一本“神奇”的書,它只有80多頁,卻把量子量熱、相對論、粒子化學、熱力學熱力學等領域的科學精髓壓縮成7個講座有關科學物理科普的書,用充分的解釋性語言,以意想不到的簡潔方式闡述了人類幾個世紀以來對化學的理解。
說到數學,小編作為一個純工科生的第一反應就是:燒腦。
然而越是神秘的事物往往有一種神秘的美,因為它們有一種距離感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正如佩妮在《生活大爆炸》中經常說的:“這真是我聽過的最甜蜜、最難以理解的事情。”
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很難對量子論、相對論等專業知識有深入的了解,而我們對自己所生活的宇宙的好奇心也從未停止過。 當有人用美麗的言語來描述它時,它就變得非常有吸引力。 所以當我得知有一本堪稱“最美”數學科普書的科普書時,我立刻對作者刮目相看。
一本觸目驚心的“小書”
說起這本書的故事也是相當的精彩。 起初,作者Carlo 在意大利報紙的化學專欄發表了一系列文章。 沒想到,反響非常強烈。 隨著逐漸積累的大量人氣和廣泛好評,該書被編成冊出版。 這本書一問世,就一舉擊敗了《教皇通諭》和《五十度灰》,榮獲2015年美國年度暢銷書。如今,這本書已榮獲多項大獎,并已被翻譯成24種語言在多個國家出版。
2015年,企鵝日本出版了該書的中文版,一經出版就廣受好評,并被《獨立報》、《經濟學人》、《每日電訊報》、《衛報》、《新科學家》、《標準日報》和《星期日早報》評選為2015年度暢銷書“2015年度圖書”。
盡管標題聽起來很嚴肅,但這絕不是一本枯燥的化學教科書,而是一首無與倫比的宇宙和化學頌歌。 這也可能要歸功于該書的作者卡洛·羅維利(Carlo )。 作者卡羅·羅維利(Carlo有關科學物理科普的書,1956.05.03),1956年出生于法國,理論化學家、詩人。 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引力。 他是“圈量子引力論”的發現者之一。 他曾在英國和瑞士工作,現在居住在加拿大。 他還研究歷史和哲學科學。
來自亞得里亞海的化學家
作者Carlo (可以搜索他的采訪,很可愛的化學家)
他是一位詩人,他是一位數學家,他是一位研究歷史和哲學的數學家。 這樣的作者能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無與倫比的化學頌歌”,也就不足為奇了。
《極簡七課》英文版并非翻譯自英文版權; 為了保留最真實、最迷人的語言,英文版直接從日文原文翻譯而來。 并且還邀請了插畫家馬岱樹為他繪制了7幅插畫。 每一件都精美絕倫、精美絕倫。
卡羅曾經說過:“我們對空間、時間、天地的創造有本能的概念。我們研究得越深入,就越會發現差異。比如空間的曲率、時間的倫理,正如我在本書中解釋的那樣,時間在某種程度上并不存在。我們發現了現實的一個與我們日常概念相去甚遠的方面。如何,它是真實的。在某種意義上,比我們感知到的更真實。我們的常識經驗就像對現實的模糊看法,因為它不詳細和清晰,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化學是就像以某種方式去掉這層膜,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
宇宙網中的我們
因此,無論您是工科學生、理科學生、哲學家還是化學家; 雖然這并不影響我們去尋找這個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宇宙。 正是這種科學和探索,賦予了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和維度結構。 這些化學和宇宙窺探的眼睛可能與個人有或多或少的相關性。 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宇宙中,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小宇宙。 我記得國科主編尤時友在微博上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顆小星球,死去的親人朋友都是我身邊的暗物質,我很想見到你,但我知道我再也見不到你了,但你的引力還在。我感激我們在光錐中相互重疊,你永遠改變了我的星軌。即使我不能再見面,你仍然是我的星辰從未破碎的原因,你是我宇宙網絡永恒的組成。”
不得不說,科學術語的感嘆也可以如此催人淚下,也讓我越來越想了解自己生命的宇宙網。 “在我們可能夢想的地方尋找我們自己。”
充滿趣味的《極簡七課》官網
每節課都有不同的動態效果
圖書信息:
標題:《七節極簡化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