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普通高中2015年度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示范報告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申報山東省化學與電子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2、負責人:男,漢族,52歲,山東師范大學博士,電子科技大學數學學士,碩士生導師。 他已經教書30年了。 主要研究領域為融合化學納米材料及組件。 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新型納米半導體材料及應用的研究。 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創新團隊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基金會捐贈研究項目和產學研聯合垂直項目項目。 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獎,發表SCI收錄論文38篇,其他論文20余篇。 近期舉辦的一些縱向課題的研究成果已應用于生產實踐。 承擔專科生和研究生課程。 指導研究生23名,在讀學生10名。 主要負責課程:大學生課程有《固體化學》; 《半導體元件制造與性能測量》; 《職業漢語》; 《小型機器人系統制造實驗》; “數值估計方法”。 研究生課程包括《納米電子學》; 《凝聚態化學》; 《儀器分析技能》等。 主要簡歷:2005年至今,山東師范大學數學與電子科技大學院長,歷任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物理與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心院長、副院長,廣東省化學實驗專業委員會副書記; 2003年至2005年,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化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博士后; 2003年獲成都大學材料物理博士學位; 1991年獲航天部510研究所電子、離子與真空化學碩士學位; 1981年、2010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化學專業并留校任教。
主要教學成果: 1. 2012年《構建創新化學實驗教學體系提高中學生創業就業能力》獲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成果三等獎; 2、2011年獲省教育廳廣東省教育獎。 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優秀組織者稱號; 3、2010年被中學評為學科建設先進個人; 4、2009年主持申報并獲批山東省光電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5、2010年主持申報并獲批山東省省級光電材料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5、2009年,參與中心的教學科研團隊獲批化學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并被中學評為學科建設先進個人; 主要科研成果: 2003年,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電沉積法制備單電子組分納米島的研究); 2003年,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采用高度有序硅氧烷和微孔碳化硅模板制備超高密度垂直磁記錄納米材料初中物理虛擬實驗初中物理虛擬實驗,); 2004年至2005年主持完成四川省教育廳基金項目(定向納米ZnO陣列線的制備、生長機理及應用研究,); 2004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進步獎獎“模板法納米材料制備技術及特性研究,360-02--06”; 2005年,主持完成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納米ZnO陣列線的制備及電子特性); 2007-2009年,主持完成四川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納米ZnO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的制備工藝及光電特性); 2008年至2009年,主持完成鄭州軍區后勤部縱向項目(碳納米管對有害二氧化碳的ZnO材料吸附特性研究) 2007年至2010年,主持完成四川省教育部創新團隊基金項目(納米/微米級ZnO材料壓電效應的理論估計與實驗研究,); 2008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一種ZnO納米拉面的制備方法); 2011-2012年,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種可將電磁輻射能轉化為電能的新型逆壓電ZnO納米發電機的研究,); 2011-2012年,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硅基ZnO納米表面發光晶閘管的制備與表征,/); 2012年,榮獲國家發明專利(一種納米發電機,2.0); 代表性論文如下: 1、孟-KeLi, De-,,, e, 2007, 253:4161-4165.2, MKLi, LLLiu, DQYu, Yang, -β-,, (98):831–835.3, 孟-科力,德-,勇-,辛-,,07,452-453:417-421.4,MKLi,張,LYYU,LLLiu,楊,-n-,,2009,97:86–9876.-Ke,-Zhen,, -,200,7(24)236 -239。 化學與電子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概況 山東師范大學數學與電子檢測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成立于2011年,近年來,該中心依托山東師范大學數學與電子技術現有化學、電子信息專業學校設有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三個專科專業和校一級學科數學博士、碩士點、理科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點、遼寧省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市光電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專業學科和實驗室資源在教學和虛擬仿真資源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各自鮮明的教學實踐特色的“一條主線、三個層次、四個模塊”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 具有較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中心現有院士12人,副院長、中級實驗師21人,中級班主任25人。 其中具有博士學位37人,碩士學位10人。 該中心目前是江蘇省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中心多年來承擔化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化學、生物等專業方向化學、電訊、電子實驗的教學任務。 2014年,中心在校學生1056人,實驗課程33門,實驗課程89232學時。 近年來,在省部共建資金、遼寧省專項資金和美元抵押資金的支持下,中心先后投資1200億元,購置教學設備930余臺套,更新了普通數學、現代化學、中學數學。 教學方法、物理科普基地、計算機網絡、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高頻技術、傳感器、嵌入式、電視原理、半導體元件、材料加工、大學生電子創新實踐基地、焊接技術、單片機、計算機實驗室新建了EDA、數字電視、物聯網、PLC、DSP、小型機器人系統設計、通信原理、變頻器技術等實驗室,購置了、、 、大學化學實驗虛擬教學軟件。 教學儀器設備。 2013年3月,根據虛擬仿真教學中心的要求,中心修訂了全部33門實驗課程的教學大綱,先后舉辦了普通數學、現代化學、數字電路、電路估計輔助設計、中學數學教學方法、光電技術、微電子等技術等虛擬仿真實驗室的建設及教學課程視頻資源的錄制和編輯。
在此期間,我中心班主任申報了四川省及中學教研項目。 其中,《現代化學》虛擬實驗教學改革被定為市級教學改革項目。 “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現代化學實驗”教學方法和內容改革項目被定為校級教學??改革項目。 此次教學改革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推動了我中心在線虛擬教學計劃的建設和發展。 同時,2014年,我中心借助省部共建項目建設資金,對中心全部56個實驗室進行了網絡化監控和教學管理硬件設備的建設和改造。 在本次建設中,中心的56個實驗室全部改裝了視頻監控探頭、門禁卡、遠程供電管理、網絡監控管理系統。 中心所有實驗室只需憑個人門禁卡打卡即可進入大門。 一次只能有一個人進入門。 及時,中學生做實驗的整個過程都被視頻監控探頭監控記錄。 當中學生舉行開放實驗等創新實踐活動時,班主任可以通過手機APP軟件遠程監控中學生在實驗室的實驗和學習情況。 在緊急情況下,班主任可以借助手機或家用電腦遠程關閉實驗室電源。 中學生和班主任可以使用服務器上的管理軟件系統共享在線教學資源并解答教學問題。 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出勤情況以及中心實驗室設備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都可以在服務器上進行科學管理和記錄。 此次升級改造極大改善了中心的教學條件和班主任的教學投入,簡化了冗長的實驗室管理任務,提高了虛擬實驗中心的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促進了科技創新實踐、發展實驗室、教學培訓等活動在中心舉辦,簡化了班主任的實驗室管理和監督任務,便利了教學活動的實施程序。
目前,該改造項目正處于前期驗收階段。 近年來,我中心班主任以專業課程為抓手,強化中學生的實驗和創新能力。 同時,以全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等競賽平臺為測試標準,采用虛擬仿真與實際測試相結合的思路,加強中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為中學生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強化虛擬仿真實驗功能。 2009年至2013年,指導的27名中學生參加全省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榮獲山東省一、二、三等獎。 其中,2009年榮獲“國家二等獎”、“遼寧省特等獎”,參加全省形體造型比賽,分別獲得二等獎、三等獎; 首屆“北斗杯”全國中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獲全國成功參與獎; 榮獲廣東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大賽三等獎; 2012級中學生榮獲三等獎;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