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考試中心在2018年中考考試大綱中,注重明晰了中考“考哪些”,即: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質、核心價值。
明年1月,教育部發布《普通中學課程方案和各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這次課程標準的修訂力度較大,并首次提出內蘊“學科核心素質”。
化學核心素質是哪些?
化學核心素質主要由“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心態與責任”四個方面的要素構成。
一、物理觀念
包括物質觀念、運動觀念、相互作用觀念、能量觀念等。能用其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了解相對論和量子熱學等現代數學的概念和規律,并能用這種觀念描述自然界的圖景。
二、科學思維
化學學科核心素質中的“科學思維”包括——
模型建構,即才能剖析模型所涉及的各個要素及其結構,使用模型解釋化學現象和過程,闡述化學概念和原理,在真實情境中建立模型。
科學推理,即才能正確理解和應用科學思維方式,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進行科學推理、找出規律、形成推論,并能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
科學論證,即使用科學證據的意識和能力,能運用證據對研究的問題進行描述、解釋和預測。
指責創新的核心是科學創造力。中學化學的科學創造力主要表現在觀察與實驗、物理知識的學習、物理問題的提出、物理問題的解決、物理創造活動等方面。
三、科學探究
小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表現在:
(1)問題:
具有科學探究意識,能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發覺問題、提出合理推測與假定。如提出或辨識可以通過科學探究解決的問題;判定一項探究活動圍繞哪些問題展開;按照已有研究,提出可以進一步探究的科學問題;針對問題進行合理的推測與假定。
(2)證據:
具有設計探究方案和獲取證據的能力,能正確施行探究方案,使用各類科技手段和方式搜集信息。如能通過觀察、調查和實驗等方法獲取證據,把握課程標準要求的實驗器材的使用、實驗方案的設計和數據的搜集技巧;以圖或表等多種形式呈現搜集到的數據。
(3)解釋:
具有剖析論證的能力,會使用各類方式和手段剖析、處理信息,描述、解釋探究結果和變化趨勢,基于證據得出合理的推論。如基于證據,剖析相關現象或誘因;使用課程標準要求的技巧和技術剖析數據;對搜集到的證據的可靠性進行評估;評價證據是否支持所得出的推論。
(4)交流:
具有交流與合作的意愿與能力,能確切敘述、評估和反省探究過程與結果。如確切抒發自己的探究問題、過程和結果;選擇和運用適合的媒體與別人進行有效交流;對別人的探究過程和結果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四、科學心態與責任
是指在認識科學本質,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基礎上,逐步產生的對科學和技術應有的正確心態及責任感,主要包括科學本質、科學心態、社會責任等要素。
數學核心素質如何考?
一、考查化學觀念
例1:一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現對其施加一恒力,且原先作用在質點上的力不發生改變,則()
A.質點速率的方向總是與該恒力的方向相同
B.質點速率的方向不可能總是與該恒力的方向垂直
C.質點加速度的方向總是與該恒力的方向相同
D.質點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總是不變
答案:B、C。
本題考查對化學基本概念、規律的理解,涉及到數學中的核心內容“力與運動關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緣由,物體的運動狀態是由力和初速率共同決定的,考查了中學生的運動觀。
二、考查科學思維
中考題重視考查中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主要包括:建模、推理、論證、類比、等效取代、對稱、整體、隔離、逆向思維、控制變量、數學歸納等。
例2:借助三顆位置適當的月球同步衛星,可使月球赤道上任意兩點之間保持無線電通信,目前月球同步衛星的軌道直徑為月球直徑的6.6倍,假定月球的自轉周期變小,若仍僅用三顆同步衛星來實現上述目的,則月球自轉周期的最小值約為()
A.1hB.4hC.8hD.16h
解答本題須要真正理解同步衛星的模型與涵義,考查萬有引力定理在實際科技中的應用且同空間位置的關系,對中學生數學空間建模能力要求較高,建模結果如圖1所示。
例3:如圖2所示,一帶負電荷的油滴在勻強電場中運動,其軌跡在豎直平面(紙面)內,且相對于過軌跡最高點P的豎直線對稱,忽視空氣阻力。由此可知()
A.Q點的電勢比P點高
B.油滴在Q點的動能比它在P點的大
C.油滴在Q點的電勢能比它在P點的大
D.油滴在Q點的加速度大小比它在P點的小
本題考查內容與解題關鍵包括:(1)充分運用復合場中的等效重力思想,可類比于倒轉過來的拋體運動,按照軌跡對稱性可確定電場方向是豎直向上的;(2)考查電場空間模型的建立、等效類比方式;(3)綜合考查“力與運動關系”“功能關系”。
三、考查科學探究能力
眾所周知,數學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題仍然是中考的重要考查部份。《考試說明》中明晰提出了對實驗能力的考查要求:
能獨立地完成說明中所列的實驗;能明晰實驗目的;
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技巧;能控制實驗條件;
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
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得出推論,并對推論進行剖析和評價;
能發覺問題、提出問題,并擬定解決方案;
能運用已學過的數學理論、實驗技巧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包括簡單的設計性實驗。
例4:(10分)現要組裝一個由熱敏內阻控制的報案系統,當要求熱敏內阻的氣溫達到或超過60°C時,系統報案。提供的器材有:熱敏阻值,報案器(內阻很小,流過的電壓超過Ic時才會報案),內阻箱(最大電阻為999.9Ω),直流電源(輸出電流為U,電阻不計),滑動變阻器R1(最大電阻為1000Ω),滑動變阻器R2(最大電阻為2000Ω),單刀雙擲開關一個,導線若干。[4]
在溫度下對系統進行調節,已知U約為18V,Ic約為10mA;流過報案器的電壓超過20mA時,報案器可能受損;該熱敏內阻的電阻隨氣溫的下降而降低,在60°C時電阻為650.0Ω。
(1)在答題卡上完成待調節的報案系統原理電路圖的連線,如圖3所示。
(2)在電路中應選用滑動變阻器_____(填“R1”或“R2”)。
(3)根據下述步驟調節此報案系統:
①電路接通前,需將內阻箱調到一定的電阻,按照實驗要求,這一電阻為Ω;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放在(填“a”或“b”)端附近,不能放在另一端的緣由是。
②將開關向(填“c”或“d”)端閉合,平緩聯通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直到。
(4)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不變,將開關向另一端閉合,報案系統即可正常使用。
本實驗題重視對實驗操作、基本儀器的使用的考查。命題者企圖創設一種真實的實驗情境,旨在于通過紙筆型的考試考查中學生真實的實驗能力,進而考查中學生對實驗原理、方法、實物聯接、器材的應用的理解和把握,達到考查探究能力的目的。
四、通過情境化考題考查科學心態與責任感
例5:現代質譜儀可拿來剖析比質子重好多的離子,其示意圖如圖4所示,其中加速電流恒定。質子在入口處從靜止開始被加速電場加速,經勻強磁場偏轉后從出口離開磁場。若某種一價正離子在入口處從靜止開始被同一加速電場加速,為使它經勻強磁場偏轉后仍從同一出口離開磁場,需將磁感應硬度降低到原先的12倍。此離子和質子的質量比約為()
A.11B.12C.121D.144
本題背景聯系現代科技。這類試卷可以引導中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人類的共同命運,提高中學生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