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
原來,這源于7月20日湖北華中科技大學推出的一項新政策——未達到學分標準的本科生可以申請轉專科畢業。
7月29日,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就此項管理措施出臺的背景和初衷,以及社會上的一些質疑向澎湃新聞做出回應。
校方表示,目前試行的轉專科管理辦法是給面臨退學的學生多一次機會。 它是一種學術救濟制度,體現了人文關懷。 這種管理方式在國內高校(北大、清華等)已有先例,教務處也前期完成了相關研究工作。 “文件發布前,我們向學校各級進行了溝通和征求意見,大家普遍認為,對于無法完成本科學業的學生來說,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根據學校《關于印發的通知》,普通本科生不符合學校要求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受到學籍警告,或因其他原因無法堅持正常學習的,可申請轉入專科學校用于學習。 達到專科畢業條件后,按專科畢業生待遇。 。
文件顯示,今后每年秋季,學校將對普通本科生(新生除外)所獲得的學分進行梳理。 未達到培養計劃總學分四分之三(二年級學生為三分之二)的,給予黃牌警告; 未達到訓練計劃總學分三分之二(二年級學生為二分之一)的,將給予紅牌警告。 受到紅牌警告或累計受到兩次黃牌警告的,應轉入大專學習,否則予以退學。 文件還明確,轉入專科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得轉回本科或轉專業。
校方表示,這一管理辦法的制定和頒布是受到國家政策導向的影響:教育部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條例》更加注重維護學生權益。并鼓勵學生實行自我管理。 同時,也向高校下放了部分權力,學校要根據自身特點和辦學要求制定自己的規定。 本科轉專科試點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啟動的。 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尊重學生成長過程的多樣性,保障學生受教育的權利,給學生多一次選擇的機會。 “為學分不夠、面臨退學的學生提供一條出路,給他們再一次繼續深造的機會,而不是簡單退學。”
據華科科技大學官方微信平臺29日晚發布的內容顯示:“試行本科轉專科轉學制是為了改變一刀切的培養模式成才學籍管理機制是一種體現人文關懷、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學業救濟制度,它突出和保障了學生的發展。學生的合法權益,改變了過去的簡單管理現狀,體現了更多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意識。” 這種管理方式在國內高校(北大、清華等)已有先例,教務處也前期完成了相關研究工作。 文件發布前,教務處負責人向上級部門匯報工作,得到了肯定和支持。
此外,華科大對本科轉專科學生有培養標準和要求:轉專科后三年內,必須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達到專科畢業標準,否則將被退學; 轉入專科的學生必須完成本科培養計劃規定,必修課學分必須占60%(含)以上,總學分必須達到本科的70%(含)以上頒發大專文憑前的培養計劃。
華科大學向澎湃新聞強調,該文件發布前,已與學校各層面進行溝通并征求意見。 人們普遍認為,這對于無法完成本科學業的學生來說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據《武漢晚報》2008年報道,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曾開創高校“降級”先例:因年學分未達到規定學分的1/2,30名本科生被降級。同年降級專科。
【對話】
“這是為了給那些面臨輟學的學生多一次機會。”
澎湃新聞:這項管理辦法什么時候正式實施?
華科科技大學:我們的管理措施將從2017級開始實施。 但高年級學生,特別是下學期開學后和學年學分清零后面臨退學的學生,如果有實際困難提出申請,可以參考此辦法。
澎湃新聞:轉專科后需要重新選擇專業嗎?
華科科技大學:學生轉入原本科專業專科層次,無需重新選專業。
澎湃新聞:有學生反映,華科大學過去對未達到學分標準的學生采取“補分”的方式。 這是真的?
華科科技大學:我校在處理學分不達標的學生方面一直堅持同一標準。 根據學籍管理規定要求,學校每學年必須對在校學生的學籍進行學分審核。 如果學生達到最低學分標準,可以申請放慢學習進度,申請延長學習期限(也就是你們所說的留級),未達到最低學分標準的學生必須退學并取得畢業證書(學習一學年以上并達到相應學分后)。
澎湃新聞:有人認為,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考上本科卻拿到專科文憑是不可接受的。 學校對這一說法有何看法?
華科科技大學:目前試行的轉專管理辦法是給面臨退學的學生多一次機會。 如果不愿意接受退學的結果,可以選擇進入專科學習,適當減少學習內容,自力更生,并符合相關規定。 之后可以獲得與學習內容相對應的大學學位證書。
澎湃新聞:目前校園師生對這一管理措施有何反應?
華科科技大學:文件發布前,我們向學校各級進行了溝通、征求意見。 大家普遍認為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對于無法完成本科學業的學生來說,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本期編輯彭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