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一日的學習中,你是否經常追著老師求知識? 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對于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作用。 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選修知識點。 我希望它能幫助你。
高中物理選修知識點
1、導體的電阻
(1)定義:導體兩端的電壓與流過該導體的電流之比稱為該導體的電阻。
(2) 公式:R=U/I(定義公式)
闡明:
A. 對于給定的導體,R 是確定的。 R與U成正比,與I成反比沒有關系。R只與導體本身的特性有關。
B. 該公式(定義)給出了電阻伏安法的測量方法。
C.電阻反映導體對電流流動的阻力
2.歐姆定律
(1)定律內容:導體中電流的強度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其電阻成反比。
(2) 公式:I=U/R
(3)適用范圍:一是一些電路,二是金屬導體和電解質溶液。
(1)導體中的自由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沿一個方向移動。 電場力所做的功稱為電功。 適用于所有電路。 包括純電阻和非純電阻電路。
1、純電阻電路:僅含有電阻的電路,如電爐、電烙鐵等電加熱裝置組成的電路。 白熾燈和轉子卡住的電機也是純電阻裝置。
2、非純電阻電路:電路中含有旋轉的電機或發生化學反應的電解槽。
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率的單位是焦耳(J),常用的單位是千瓦時(kW·h)。
1kW·h=3.6×106J
(2) 電功率是描述電流工作速度的物理量。
額定功率:是指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所消耗的功率,銘牌上的標稱功率。
實際功率:指電器在實際電壓下工作時所消耗的功率。
電器只有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其實際功率才等于額定功率。
(1) 對于同一導體,導體中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相同電壓下,U/I大的導體中電流小,U/I小的導體中電流大。 所以U/I反映了導體抵抗電流流動的特性,稱為電阻(R)。
(3)在相同電壓下,對于不同電阻的導體,導體的電流與其電阻成反比。
(4)伏安特性曲線:用縱坐標表示電流I,橫坐標表示電壓U。這樣畫出的IU圖像稱為導體的伏安特性曲線。
(5) 線性成分和非線性成分
線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線是通過原點的直線的電氣元件。
非線性成分:伏安特性曲線是一條曲線,即電流與電壓不成正比的電成分。
高中物理選修知識點
1. 動作說明
1、物體模型采用質點,忽略形狀和大小; 以地球公轉為質點,以地球自轉決定大小。 物體位置的變化可以用位移來準確描述,移動速度s用t來比較,a用δv和t來比較。
2、采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法、中間矩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幾何圖像法,是求解運動的好方法。 以自由落體為例,初速度為零a,依此類推g。 通過垂直向上拋擲已知初速度,已知最大上升高度,上下飛行時間,整個過程均勻減速。 中心時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為了求出加速度,δs 等于 at 的平方。
3.速度決定物體的運動。 在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上,同方向加速,反方向減小。 垂直轉彎時不要向前猛沖。
2. 實力
1、解決力學問題,受力分析是關鍵; 分析力的性質,根據效果進行處理。
2、分析力時要小心,定量計算七種力; 查看是否有重力的提示,根據狀態確定彈力; 先有彈力,后有摩擦力,相對運動是基礎; 萬有引力存在于萬有之中,電場力的存在是確定的; 洛倫茲力和安培力,兩者本質上是統一的; 相互垂直的力最大,相互平行的力弱。
3、當同一條直線的方向確定后,計算結果只是一個“量”。 如果某個量的方向不確定,則指定計算結果; 兩個力的合力有小有大,兩個力形成角度q,確定平行四邊形; 合力的大小隨q變化,只有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多個力合在一起形成另一邊。
揭示多力問題的狀態,通過正交分解求解,并通過三角函數求解。
4、機械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整體隔離和假設; 整體只需要看外力,內力可以孤立解決; 如果狀態相同就用整體,否則就多用隔離; 即使狀態不相同,也能完成整體解決方案; 假設某個力有或沒有,根據計算來決定; 極限方法捕獲臨界狀態,過程方法按順序執行; 正交分解選擇坐標,軸上有盡可能多的向量。
3.牛頓運動定律
1、f等ma,牛頓第二定律,產生加速度,原因是力。
合力與a方向相同,速度變量與a方向相同。 當 a 變小時,u 可以變大,只要 a 和 u 方向相同。
2、n、t等力為表觀重量,mg的乘積為實際重量; 超重、失去重點、表觀體重,其中實際體重不變; 上升加速度超重,下降減速也超重; 減重由加、減、減、升來確定,完全減注意為零
4. 曲線運動和重力
1、運動軌跡是一條曲線,向心力的存在是條件,曲線運動的速度發生變化,方向是該點的切線。
2、圓周運動的向心力考慮了供需關系,徑向合力提供足夠,mu平方與r需求成正比,mrw平方也需要,供需不偏心平衡。
3、萬有引力是由質量產生的高中物理知識點,存在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中。 正是由于天體質量巨大,萬有引力才顯示出它的神奇力量。 衛星繞天體運行,衛星的速度由距離決定。 距離越近,移動速度越快,距離越遠,移動速度越慢。 同步衛星的速度是固定的,它在赤道上空固定點移動。
5、機械能與能量
1、確定狀態求動能,分析過程求力功,將正功和負功相加,動能增量與之相同。
2、明確二態機械能,然后看過程力所做的功。 “重力”之外的功為零,初始狀態和最終狀態具有相同的能量。
3. 確定狀態,求出能量的大小,然后查看過程力所做的功。 有動力就有能量轉化,初始狀態和最終狀態的能量是相同的。
6、電場
1.庫侖定律電荷力和萬有引力就像孿生兄弟,kqq與r平方之比。
2、電荷周圍有電場,f比q強。 kq大于r2點電荷,u大于d,為均勻電場。
3、電場強度是矢量,正電荷的方向由力決定。 場線用于描述電場,密度代表弱和強。
4、場能的性質是電勢,電勢沿場線方向下降。 場力所做的功是qu,動能定理不能忘記。
5. 電場中有一個等勢面,垂直于它畫場線。 方向由高向低,特點是面密、線密。
7、恒流
1、當電荷沿一個方向移動時,電流等于q比t。 自由電荷是內因,兩端電壓是條件。
正電荷沿一定方向流動并由串聯電流表測量。 正流從電源外部流出,負流從內部流向負極。
2、電阻定律的三個因素只有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才能得到。 通過控制變量來討論。 rl的電阻等于s的電阻。
電流確實做功,電熱是 rt 的平方。 對于電功率,w 等于 t,電壓乘以電流也是如此。
3、基本電路應串并聯,電壓、電流劃分清楚。 復雜的電路需要你的大腦,而等效電路是關鍵。
4、閉路部分,外部電路和內部電路,遵循歐姆定律。
電路端電壓內的壓降等于電動勢與電流之和除以總電阻。
8. 磁場
1、磁鐵周圍有磁場,n極受力決定方向; 電流周圍有磁場,安培定律決定方向。
2.f比il是磁場強度,φ與其他bs磁通、磁通密度φ比s,磁場強度有不同的名稱。
3.bil安培力應相互垂直。
4.洛倫茲力安培力,別忘了把力扔到左邊。
9. 電磁感應
1、電磁感應發電,磁通量的變化是條件。 電路閉合時有電流; 當電路開路時,就有電源。
感應電動勢的大小和磁通量的變化率是已知的。
2、楞次定律指明方向,阻礙變革是關鍵。 導體切割磁力線,右手定則更方便。
3、楞次定律比較抽象,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真正理解:磁通量的增減受阻礙、相對運動受阻、自感電流受阻、能量守恒。 倫奇首先查看了原始磁場。 感應磁場的方向完全取決于磁通量的增加或減少。 安培法則知道 i 方向。
必修和選修物理知識點匯總
10. 交流電
1、均勻磁場中有一個線圈,旋轉產生交流電。 電流電壓電動勢像弦一樣變化。
中性面時序為正弦高中物理知識點,平行面時序為余弦。
2.nbsω為最大值,有效值利用熱量計算。
3、變壓器為交流使用,不能用于恒流。
對于理想的變壓器來說,初級ui值和次級ui值相等,這是原理。
電壓比與匝數比成正比; 電流比與匝數比成反比。
利用變壓器變比,如果找到一定的匝數,則可以將其轉換為匝數比并可以輕松計算。
對于長距離電力傳輸,通過升高電壓并降低電流來傳輸。 否則損耗大,用戶使用后電壓降低。
11.氣體方程
研究氣體以確定其質量、狀態并找到參數。 對于絕對溫度,使用較大的t,體積是體積量。
封閉物體的壓力分析,牛頓定律可以幫助你。 必須準確找到狀態參數,pv比t是一個常數。
12.熱力學定律
1.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恒感覺不錯。 內能的變化不能小于熱量所做的功。
正負號必須準確,收入和支出必須了解。 對于內功和吸熱來說,內能的增加為正; 對于外部做功和放熱,內能減少為負。
2、熱力學第二定律,傳熱是不可逆的,功轉化為熱能和熱轉化為功是有方向性的、不可逆的。
13.機械振動
1.對于簡諧振動,我們必須記住o是計算位移的起點,恢復力的方向始終朝向平衡位置。
其大小與位移成正比,平衡位置u較大。
2. 不要忘記 o 點對稱性。 振動的強度是振幅,振動的速度是周期。 一個周期行進 4a。 單擺的周期是 l 比 g。 然后將平方根乘以 2p。 第二個擺的周期是2秒。 鐘擺的長度大約等于2秒。 1米長。
擺到質心的線很長,單擺是等時的。
3、振動圖像描繪方向,從下到上為向上,從上到下為向下; 振動圖像描繪位移,頂部和底部點有較大位移,正負符號方向參考它。
14.機械波
1. 向左走,上左坡,向右走,上右坡。 山峰和山谷沒有方向。
2. 遵循傳播方向。 想要從山谷爬到山頂,腳底必須向下推,上下振動不能移動。
3.不同時刻的圖像,δt分為四等分或三等分,粒子運動存疑,s等vt派上用場。
15. 光學
1、自發光是光源,同一種光沿直線均勻傳播。 如果遇到障礙,則必須改變傳播路徑。
反射和折射兩個定律,折射定律是重點。 光學介質具有折射率,其定義為正弦比。 也可以使用速度比,也可以使用波長比。
2. 對于全反射,請記住入射光是光密的。 當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折射光就無處可尋。
16.物理光學
1、光是一種電磁波,會引起干涉和衍射。 衍射有單縫和小孔,干涉有雙縫和薄膜。 單縫衍射中心較寬,干涉(條紋)間距大致相同。 小孔衍射光環和暗環、薄膜干涉有很多用途。 可用于測量工件,也可制成增透膜。 泊松亮點是衍射,必須掌握干涉公式。 〖選修3-4〗
2、金屬受光可以發電,但入射光有限制。 光電子動能的大小與光子的頻率有關。 光電子的數量與光的強度密切相關。 光電效應可以瞬時發生,極限頻率取決于功函數。
17. 勢頭
1、確定求動量的狀態,分析求沖量的過程,確定同一直線的方向。 計算結果只是一個“量”。 如果某個量的方向未確定,則會顯示計算結果。
2.確定狀態求動量,分析過程求沖量。 如果外力沖量為零,則初態和終態動量相同。
18.原子核
1、原子核是中心站,電子繞著它層層旋轉; 向外躍遷為激發,輻射光子向內移動; 通過能級差計算光子能量hn。
2. 原子核可以變化并衰變為αβ。 α粒子是氦核,電子流是β射線。
伽馬光子不僅存在,而且還隨著衰變而出現。 鈾原子核的分離是裂變,中子的撞擊是條件。
裂變可以用來制造原子彈,也可以用來發電。 光核聚合是聚變,條件是極高的溫度。
它可以用來制造氫彈,也可以成為太陽能的來源。 它具有和平利用的良好前景,但遺憾的是至今尚未實現。
高中物理考試知識點
第1章 力量
1.力: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1、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用N表示;
2、力的圖形表示:用帶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的示意圖:用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其性質可分為: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場力、磁場力、核力等;
(1)重力: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而施加在物體上的力;
(A) 重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的一個組成部分;
(B) 重力方向始終垂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測量重力的儀器是彈簧秤;
(D) 重心是物體各部分的等效重心。 只有幾何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才是它的幾何中心;
(2)彈力:變形物體對與其接觸的物體施加的力,以使其恢復變形的力;
(A) 產生彈力的條件:兩個物體接觸并發生變形; 受力物體變形產生彈力;
(B)彈性包括:支撐力、壓力、推力、拉力等;
(C)支撐力(壓力)的方向始終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支撐或擠壓的物體; 拉力的方向始終沿著繩索的收縮方向;
(D) 在彈性極限內,彈力與變形量成正比; F=Kx
(3)摩擦力:當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趨于相對運動時,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稱為摩擦力;
(A) 摩擦的條件:物體接觸、粗糙表面、擠壓、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彈性并不一定意味著摩擦,但兩個物體之間有摩擦就一定有彈性;
(B)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C) 滑動摩擦力F slip = μFN 的大小和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D)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引起物體相對運動的外力;
(4)合力和分力:如果幾個力對一個物體的作用與一個力的作用相同,則該力稱為這些力的合力,這些力稱為該力的分力;
(A) 合力和分力作用相同;
(B) 合力與分力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用兩條代表力的線段作為鄰邊構造一個平行四邊形,則兩條邊之間的對角線代表兩個力的合力;
(C) 合力大于或等于兩部分力之差,且小于或等于兩部分力之和;
(D) 分解力時,通常根據力的作用來分解力; 或者,力沿物體運動方向(或運動趨勢)及其垂直方向分解。 (力的正交分解法);
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動量、沖量
標量:只有大小而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時間、速度、功、功率、距離、電流、磁通量、能量
3、物體達到平衡的條件(靜止、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所受的總外力為零;
1、當物體在三個共點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時,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2、在N個公共點力的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則任意第N個力的合力與(N-1)個力的合力方向相等且方向相反;
3、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在任意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合力為零;
第2章 直線運動
1、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稱為機械運動;
1.參考系: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而假設靜止的物體; 也稱為參考對象(參考對象不一定是靜止的);
2、質點:只考慮物體的質量,不考慮其大小和形狀的物體;
(1) 粒子是理想化模型;
(2) 將物體視為粒子的條件:該物體的形狀和大小與所研究的物體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例如:研究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從北京坐火車到上海;
3、時刻和時間間隔:在表示時間的數軸上,時刻是一個點,時間間隔是一條線段;
例如:5點、9點、7點30分是時間,45分鐘、3小時是時間間隔;
4、位移:從起點到終點的一段階段性線段。 位移是一個矢量,用相控線段表示; 距離:描述粒子運動軌跡的曲線;
(1)當位移為零時,距離不一定為零; 當距離為零時,位移必定為零;
(2)只有當質點沿單向直線運動時,質點的位移才等于距離;
(3)位移的國際單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時間圖像:建立直角坐標系,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位移;
(1)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水平軸的直線;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
(3) 位移圖像與橫軸夾角的正切表示速度; 角度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粒子運動速度快慢的物理量;
(1)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大于瞬時速度; 物體在一定時間內的速度稱為平均速度;
(2)速度僅代表速度的大小,是一個標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義: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與物體的速度無關;
(3)速度大時,加速度不一定大; 當速度為零時,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當加速度為零時,速度不一定為零;
(4) 速度變化等于最終速度減去初始速度。 加速度等于速度變化與所用時間的比率(速度變化率)。 加速度的大小與速度變化的大小無關;
(5)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
(6) 加速度的國際單位是m/s2
2. 勻變速直線運動定律:
1、速度: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vt=v0+at
注:一般我們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那么當物體加速時,a取正值,當物體減速時,a取負值;
(1)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初速度和終速度的平均值;
(2)勻速運動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終速度的平均值;
2、位移: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s=v0t+1/2at
注:當物體加速時a取正值,當物體減速時a取負值;
3、推論:2as=vt2-v02
4、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連續兩個相等的時間間隔內的位移之差等于位移; s2-s1=aT2
5、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前1秒、前2秒,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為:位移之比等于時間的平方比; 第1秒和第2秒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為:位移之比等于奇數比。
3、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僅在重力作用下從高處靜止落下的運動;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論:2gh=vt2
第三章牛頓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所有物體始終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1、只有當物體所受的凈外力為零時,物體才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力是物體速度改變的原因;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速度不變,其運動狀態不變)
4、力是加速度的原因;
2、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的性質稱為慣性。
1、所有物體都有慣性;
2、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唯一決定;
3、慣性是一個物理量,描述物體改變其運動狀態的難易程度;
3、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與其所受到的凈外力成正比,與其質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與其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數學表達式:a=F合/m;
2、加速度隨著力的產生而發生、變化、消失;
3、當物體所受的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加速; 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就會減速。
4、力的單位牛頓的定義:使質量為1kg的物體產生1m/s2加速度的力稱為1N;
4、牛頓第三定律:物體之間的力和反作用力總是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生、變化、消失;
2、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根本區別在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第四章曲線運動和萬有引力定律
1、曲線運動:質點的運動軌跡就是曲線的運動;
1. 曲線運動時,速度方向始終在變化。 質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方向就是曲線在該點的切線方向。
2、質點作曲線運動的條件:質點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與其運動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軌跡向力的方向發生偏轉。
3、曲線運動特點:
4.彎曲運動必須是可變的速度運動;
5.彎曲運動及其速度方向的加速度(由此導致的外力)不在同一直線上;
6.力的作用:
(1)當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一致時,力會改變速度;
(2)當力的方向垂直于運動方向時,力會改變速度的方向;
(3)當力的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平行于速度的方向時,力都會改變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1.判斷和運動的方法:物體的實際運動是一種組合運動
2.組合運動和分開運動的等法:組合運動和分裂運動的時間始終相等;
3.總位移和部分位移,總速度和部分速度,總和和部分加速度都符合平行四邊形規則;
3.水平投擲運動:在重力作用下水平拋出的物體的運動稱為水平投擲運動;
1.水平投擲運動的本質:物體在水平方向上產生均勻的線性運動,并在垂直方向上進行自由下落運動;
2.沿水平方向均勻的線性運動,垂直方向上的自由下落運動是不同理的;
3.解決方案方法:分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研究雙方運動,然后使用平行四邊形規則找到運動之和;
4.均勻的圓形運動:粒子沿圓移動。 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弧線,則該運動稱為均勻的圓形運動。
1.線性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長除以時間:v = s/t,線性速度的方向是點的切線方向;
2.角速度的大小等于粒子旋轉時間的角度:ω=φ/t
3.角速度,線性速度,周期和頻率之間的關系:
(1)v =2πr/t; (2)ω=2π/t; (3)v =ωr; (4),f = 1/t;
4.中心力:
(1)定義:均勻圓形運動的對象經歷了沿著半徑朝向圓心中心的力。 這種力稱為中心力。
(2)方向:始終指向圓圈的中心,垂直于速度方向。
(3)特征:
①僅改變速度的方向,而不是速度的大小
②IT是根據其效果命名的。
(4)計算公式:f方向= mv2/r =mΩ2r
5. 加速度:a = v/r =ωr
5.開普勒的三個法律:
1.開普勒的第一定律:陽光周圍的所有行星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是所有橢圓的焦點; 注意:在中學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行星的軌道通常被視為圓形;
2.開普勒的第三定律:連接行星和太陽的所有線路同時掃除了相等的區域;
3.開普勒的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軌道的半高軸的立方體與革命時期的正方形的比率相等; 公式:r3/t2 = k;
說明:(1)r代表軌道的半高軸,t代表革命時期,k是一個常數,其大小與太陽有關。
(2)當行星的軌跡被視為圓時,r表示所需的半徑;
(3)該公式也適用于其他天體,例如繞地球繞的衛星;
必須將高中物理學的知識點建立
光的性質
1.兩種理論:粒子理論(牛頓)和波浪理論()[請參見第3卷P23]
2.雙縫干擾:中間的明亮條紋; 明亮條紋位置:= n; 暗條紋位置:=(2n+1)/2(n = 0,1,2,3,); 條紋間距{:距離差(光路差);:光的波長; /2:光的半波長; d兩個縫之間的距離; L:擋板和屏幕之間的距離}
3.光的顏色取決于光的頻率。 光的頻率由光源確定,與介質無關。 光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 從低頻到高頻的光的顏色是: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靛藍,紫羅蘭色(:紫色光具有高頻和小波長)
4.薄膜干擾:抗反射涂層的厚度是膜中綠光波長的1/4,即抗反射涂層的厚度d =/4 [請參閱第3卷P25]
5.光的衍射:光在沒有障礙物的均勻介質中沿著直線傳播。 當障礙物的大小比光的波長大得多時,光的衍射現象并不明顯,可以認為可以沿著直線傳播,反之亦然。 ,不能認為光線沿著直線傳播[請參見第3卷P27]
6.光的極化:光的極化現象表明光是橫波[參見第3卷P32]
7.電磁理論:光的本質是電磁波。 電磁光譜(從最大到最小的波長排列):無線電波,紅外,可見光,紫外線,紫色射線,射線。 紅外,紫外線和X射線射線的發現,特征,發電機制和實際應用[請參見第3卷P29]
8.光子理論,光子的能量為e = h {h:普朗克常數= 6.6310-34J.S,:}
9.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方程:MVM2/2 = HW {MVM2/2:光電子的初始動能,H: ,W:金屬的工作函數}
[高中物理選修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選修3-1知識點02-09
高中物理知識點11-09
高中化學選擇性知識點06-02
高中政治知識點摘要選修課2 04-07
高中政治的三個知識點的摘要07-18
大學入學考試生物學的第一個知識點摘要05-25
大學入學考試生物學的選修知識點摘要06-09
高中政治的知識點摘要選修課1 02-10
高中物理和力學知識點12-18
高中物理變阻器知識點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