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版八年級物理第二冊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大氣壓客觀存在所引起的現象;
2、了解測量大氣壓的方法;
3.了解大氣壓的大小和單位。
【流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日常生活現象加深對大氣壓的認識;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養(yǎng)成善于觀察、通過觀察和演示實驗現象發(fā)現規(guī)律的習慣;
2.觀察、感知人類如何利用大氣壓力,了解物理知識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2、教學重難點
【關鍵點】
大氣壓力的測量
【困難】
大氣壓力的測量
三、教學方法
演示法、探究法、討論法、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第一步:引入新課程
演示實驗介紹:用紙板蓋住空玻璃杯和裝滿水的玻璃杯,并將它們倒置。 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 根據學生可能討論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入新知識。
第二節(jié):新課程教學
老師問:我們生活在大氣中初中物理大氣壓強實驗,那么大氣對我們有壓力嗎? 為什么?
學生討論猜想并得出結論。
老師向學生們展示了視頻演示實驗:(1)在塑料吸盤上戳一個小孔,使吸盤無法吸附在光滑的墻壁上; (2)將懸掛倒置塑料管的上端與大氣相連,使管內不能殘留水; (3)將飲料杯口封住,不能連續(xù)飲用飲料;
學生通過實驗分析得出大氣壓的存在初中物理大氣壓強實驗,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大氣壓的概念和方向。
老師向學生介紹并播放托里拆利實驗。
老師提問:(1)玻璃管內水銀表面上方有空氣嗎? (2) 更換更粗或更細的玻璃管會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嗎? (3)如果實驗過程中外界大氣壓發(fā)生變化,水銀柱的高度會發(fā)生變化嗎? (4) 傾斜玻璃管對實驗結果是否有輕微影響? (5) 大氣壓能支撐多高的水柱?
學生觀看實驗小組討論后得出結論。
第三步:鞏固總結
引導學生復習本課的主要內容:大氣壓的存在及意義; 大氣壓測量,托里拆利實驗; 和標準大氣壓的值。
第四步:工作設計
想一想:根據你的生活經歷,想想大氣壓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練習:用手和大腦學習物理相關的練習。
5、黑板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