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物理實驗是學生了解新事物的最佳途徑。 因此,在開展物理知識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還指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 知識實驗教學活動是主體。 因此,在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實驗演示。 實驗開始時,教師應向學生簡要介紹實驗的目標、實驗驗證的方法以及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時有明確的方向。 ,就不會因為對實驗本身的本質理解不清而導致實驗論證的失敗。 在學生開始相關實驗演示之前,教師應對相應物理實驗可能存在問題的方面進行詳細的演示和解釋,并提醒學生在演示過程中注意實驗活動的關鍵環節和細節。 例如,在組織學生開始“蒸發吸熱”實驗時,教師可以在講臺兩側各放置一個鐵架,然后在各上固定一個溫度計,其中一個溫度計的下端用酒精紗布包裹。 另一件不包括在內。 然后請兩名學生將溫度計每半分鐘顯示的溫度記錄在黑板上初中物理實驗探究,然后請兩名學生用風扇扇動溫度計。 同時讓他們觀察酒精揮發過程中溫度計的變化,然后記錄下來。 這樣的實驗演示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識和技能,有利于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精神,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準備。深度探索。 做好準備。
2、將實驗探究活動延伸到課外活動中
物理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有些物理知識很難在一堂課上完成。 為了解決這一教學矛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專門引入一些需要長期探索的知識。 由此產生的實驗可以適當地從課堂擴展到課外活動。 例如,探索“運動與力”章節時,需要掌握的知識點是探索運動的速度以及距離與時間的關系; 掌握平衡狀態與平衡力之間的關系等。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可以結合具體內容,適當將這一段知識的探索活動延伸到課外活動中。 也可以從教室步行到操場,而不是一班教學到兩班。 有了足夠的學習時間,學生也會對知識有更強的理解和掌握。 再比如,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時,這一段知識要求學生探究哪些因素決定了浮力的大小? 結合此內容,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外完成一些小實驗,比如用廢牙膏皮做船、用廢飲料瓶做潛艇等。這些小實驗簡單,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 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相關的物理知識,還可以認識到物理知識就在他們身邊。 在小制作的過程中,學生也會對一些物理知識有新的認識和發現。 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也會有新的感悟,同時也會提出一些新的問題。 適當延伸到課外活動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熱愛和執著追求也將進一步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總結
當前,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大力實施和倡導的情況下,物理教師也需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他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及時更新教學方法,不斷創新。 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 的步伐. 教學時,要對實驗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初中物理實驗探究,結合教學內容,加強實驗教學,鼓勵學生參與實驗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物理實驗課真正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進而更好地理解物理。并為理解物理奠定基礎。 這將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保持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和熱情的態度鋪平道路。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討論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討01-20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進論文11-21
地方高校物理實驗教學能力探討論文09-11
淺談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勤與懶09-13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論文的思考11-03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論文11-14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論文11-17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09-11
淺析高校物理實驗教學改革與探討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