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度測量
(1)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單位為米(m)。 按兩個順序記住:
級數為10的序列:m——dm——cm——mm
? 級數為 1000 的序列:km——m——mm——μm(微米)——nm(納米)
單位轉換提示:改變單位而不改變數值。
(這部分會包括估算題和換算填空題,需要熟悉單位換算并對單位長度有感性認識)
請記住以下常見的估計。
,長度約26cm;
鉛筆的直徑約為7~8mm,長度約為16cm;
筷子的長度約為16厘米。
成人手掌的厚度約為10毫米初中物理機械運動,手掌最寬處約為10厘米;
乒乓球臺的高度約為1m,;
書桌的高度約為80厘米;
住宅樓每層高度約為3m;
(2)長度的測量和標尺的使用
測量工具:天平、卷尺、三角尺等、實驗室秤。 如果測量需要更精確,則需要使用游標卡尺和螺旋千分尺。
如何使用秤:
識別:使用前注意刻度尺的零位標記、量程和分度值。
? (選項:在實際測量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要達到的準確度和范圍,選擇符合測量要求的刻度)
? 放置:將零刻度線(或某一數值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側應靠近被測物體并與被測物體平行,不能被歪斜。
讀數:讀數時,視線應面向刻度線,視線應垂直于刻度面,讀至分度值的下一位。
注:記錄的測量結果應由三部分組成:精確值、估計值和單位。
(仔細閱讀這部分,并在換行部分填空。你必須明白,測量值的最后一位是估計值,倒數第二位是分度值,你將填寫判斷分度值時的空白。)
(了解堆積法、拉直法、替代法、滾筒法,這里不再贅述,練習題會覆蓋)
2. 時間的測量
(1)測量工具:古代有日晷、沙漏。 現代,時鐘,手表。
常用的鐘表有:石英鐘、電子表、機械秒表、電子秒表等(學習)
(2) 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單位是秒,符號是s。 它將與 h 和 min 進行轉換。 45分鐘=。
31
33
35
37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10
11
12
13
14
(3)停表的讀數:小圈讀分鐘,大圈讀秒,然后大圈加小圈。 注意一分鐘是否已過半。
3. 錯誤
(1)誤差:測量時測量值與真值之間的差異。
(2)測量誤差與測量誤差的區別。
首先初中物理機械運動,原因不同。 誤差是由儀器使用不精確、測量方法粗糙、環境因素對測量儀器的影響等客觀因素以及觀察者讀數偏差等主觀因素造成的。 測量誤差是由于不遵守儀器使用規定、測量方法錯誤、讀數不慎等造成的。
其次,測量誤差無法避免,但測量誤差不應該發生并且可以避免。
第三個原因是誤差數據更接近真實值,而錯誤數據則偏離真實值較遠。
(3)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有哪些?
一是對多次測量進行平均;
二是使用精密的測量工具;
三是改進計量方法。
(要求理解(1)(2)、原文背誦(3))
第二期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