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普通的學生生活中,看到知識點,我們應該先收藏,然后再講! 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對于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作用。 掌握知識點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學習。 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高中物理彈性知識點,僅供大家參考。 歡迎您閱讀它們。
了解變形
1. 物體形狀和體積的變化稱為變形。
2、分類:按形式分:壓縮變形、拉伸變形、彎曲變形、扭轉變形。
按作用分類:彈性變形、塑性變形
3、彈性的判斷: 1)定義方法(生產條件)
2)移動法:假設其中一個彈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是否發生變化。
3)假設法:假設其中一種彈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是否發生變化。
彈性和彈性極限
1、物體具有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2、物體在外力去除后能完全恢復原來形狀的變形稱為彈性變形。
3、如果外力太大,外力去除后物體的形狀就不能完全恢復。 這種現象意味著物體已經超過了彈性極限,發生了塑性變形。
探索彈性
1、由于變形的物體想要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所以它會對與之接觸的物體施加一個力。 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于兩物體接觸面高中物理基本知識,與引起變形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索的彈力是沿著繩索的收縮方向; 鉸鏈的彈力沿桿的方向; 硬桿的彈力不需要沿著桿的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經過兩個物體的接觸點,并且沿著它們接觸點的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x成正比,這就是胡克定律。
F=kx
4、上式中的K稱為彈簧的剛度系數(強力系數),反映彈簧變形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并聯: 串聯:1/k=1/k1+1/k2 并聯:k=k1+k2
如何學好物理
1.上課認真聽講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因為覺得老師講的簡單而放棄。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可以將其視為回顧和鞏固。 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和同步。 如果您有不同意見,請在課后與老師討論。 做好筆記作為補充。 寫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子、不太理解的部分等等。 課后要整理筆記高中物理基本知識,一方面要“好好消化”,另一方面要補充注釋。
2 自覺和獨立的審查
有些題你應該獨立做(即不依賴他人),并且高質量、高數量。 題目必須有一定的數量,但也要有一定的質量,也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 此外,學習資料必須妥善保存、分類、標記。 學習材料的分類包括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為了搞清楚物理的過程,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首先要畫圖,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專心聽講,不要上課的時候要分心,而且不要自以為是,繼續學習,問問老師和同學,如果有這樣的事情,我們就需要多練習,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物理,在學習的時候多練習。
3、注重實驗,勇于探索
物理學是一門基于實驗的科學。 通過物理實驗現象或數據分析總結或推斷物理定律和原理。 我們的教科書中有大量的物理實驗需要學生去做和探索。 學生只有敢于實驗、敢于實踐、敢于做事,才能真正學好物理。
電場知識點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元素電荷:(e=1.60×10-19C); 帶電體的電荷等于元素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真空中){F:點電荷之間的力(N),k:靜電力常數k=9.0×109N?m2/C2,Q1、Q2:電的兩個點電荷( C),
r:兩個點電荷之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接線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公式、計算公式){E:電場強度(N/C),是一個矢量(電場疊加原理),q:測試量電荷(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 E=kQ/r2 {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量}
5、均勻電場的場強E=UAB/d{UAB:兩點AB之間的電壓(V),d:兩點AB在場強方向上的距離(m)}
6、電場力:F=qE {F:電場力(N),q:受電場力作用的電荷所帶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位及電位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電場力所做的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從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電荷量(C),
UAB:電場中A、B兩點之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所做的功與路徑無關),E:均勻電場強度,d:兩點之間的距離沿方向兩點的場強(m)}
9、電勢能:EA=qφA {EA:A點帶電體的電勢能(J),q:電(C),φA:A點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移動到B位置時的電勢能之差}
【高中物理彈性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12-13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最新12-07
高中物理水平考試知識點08-08
最新高中物理知識點合集07-30
高中物理力學知識點2篇01-11
高中物理電勢能知識點10-26
高中物理直線運動知識點10-26
高中物理互動知識點10-26
高中物理牛頓定律知識點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