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題及背景:
近年來,我校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旨在讓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自我反思,通過反思、推動教師個人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行為的改進。不斷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提高教學質量。 下面課例的實踐和反思,讓我對如何進行畢業班實驗復習課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2、實踐與反思:
一、教學前反思
由于電工實驗題在中考中會占據一定的比例,同時電工實驗中的故障判斷、實驗分析、實驗設計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設計電工教學設計時實驗復習課程中,我經過反復思考,決定以“測量定值電阻阻值”的典型電路圖為重點,展開對該電路的例行實驗、常見電路故障的解決辦法、常見生活等一系列復習。應用,以及使用該電路的探索性實驗的設計。 練習討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總體來說,我對這個教學設計還是很滿意的,因為它對每個題型進行了歸納總結,教會了學生真正的解題方法。 例如:解決電氣故障的方法、探索物理問題的一般方法、設計電氣實驗的一般方法、這個電路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共同特點等。 培養學生表格設計、數據處理、圖像分析等綜合能力。 。
2、教學反思
(1)在試講過程中,我用這個電路讓學生回顧一下它可以做什么實驗,然后讓學生通過一系列問題(滑動變阻器的作用、實驗原理、實驗結論等),這樣在引言部分只花了10分鐘左右。 結果,到下課的時候,設計的教學內容并沒有完成,導致整個課堂偏離了主題。 課后教研組開展教研活動,并在區教研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反思。 他們認為這不是這節課的重點,而且學生剛剛學過高中物理電學實驗復習,所以學生的復習應該由老師自己總結。在實踐反思的基礎上,在這種環境下
我們重新設計了新的教案,但操作起來非常困難,因為很難用簡潔的句子從四個實驗中提取出關鍵內容。 不過,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提煉出了這兩個問題:①從這四個實驗中,我們發現滑動變阻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幫助我們獲得了多組實驗數據。 ②同時我們也從四個實驗中發現,它們基本上都是測量電流和電壓值,然后用它們來解決不同的問題。 這樣就可以順利過渡到本課的重點。
(2)由于之前知道學生的綜合素質較高,所以設計該電路的綜合應用是“用熱量計測量液體的比熱”。 但在試教的過程中,很明顯學生的思維能力跟不上,所以在正式課的時候,我就為這次的應用打下了一些基礎,并要求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從而順利完成了這部分內容。
(3)通過軟件處理,我將這個電路與日常生活中的油表裝置、風力測量儀、壓力測量儀、恒溫器測溫裝置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看起來非常形象,學生分析每一步教學過程中自己進行。 各個器件的工作原理,最后同學們總結了該電路在應用中的共同特點:都是通過改變電路中電阻的大小來改變電路中電流或電壓的大小,從而表現出電路中電流或電壓的變化。相應的物理量。 。 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反思
從本課的教學效果來看,本次設計較為合理,基本滿足前期設計要求。 尤其是在教案設計、選題、學生表現等方面,觀摩老師都相當滿意。 。 根據課后評價談一些個人體會:
(1)本課選題和教學設計比較新穎。 雖然知識密度和知識擴展較大,但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能力基礎。 這樣的復習不僅可以避免老師的簡單重復,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此外,設計的內容還注重與生產、生活的結合,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2)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一些有思想性、有層次感、有一定認知坡度的問題串,讓學生能夠解釋、理解老師的意圖。 這樣,學生和老師就互換了角色,建立了師生之間充分的平等。 、和諧新穎的關系高中物理電學實驗復習,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得到充分體現。
(3)課堂教學有些方面需要細化,顯得有些粗糙。 例如,在探究“熱敏電阻隨溫度變化規律”的實驗設計中,從設備的選型到實驗流程的設計,都要深入分析學生的思維過程,加深學生對熱敏電阻的理解。解決探究性問題的方法。
(4)有時顯得教學節奏不是很成熟,在引導和參與學生活動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相關文章:
今后一段時間小學教師工作總結09-24
六年級數學期末復習計劃08-10
2017年數學期中學業水平考試08-16
最新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總結10-11
下期語文教學工作總結(精選5篇)08-11
六年級12-13下一期英語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數學教育與教學論文01-20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措施05-04
小學數學教學教案模板11-30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總結1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