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物理教材解讀
北京新東方中小學通識教育一對一高中物理組
一、新高考改革中物理科目的主要變化
科目:從原來的“寄人籬下(理科和綜合理科)”到現在的“獨當一面的山頂(物理單科)”,即原來的3+x(理科和綜合理科),現在的3+ 3(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海南、山東等),或3+1(物理)+2(江蘇、河北、遼寧、福建、湖北、湖南、重慶、廣東等)。
分值:由“實際考試評分”改為“等級分配”
內容:部分章節的學習順序、考點和重點發生了變化。
二、新教材編寫原則
1、突出教育功能
根據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的需要,教材在內容處理、活動安排、作業設計、呈現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修訂,讓學生在分析過程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解決實際情況問題。
2、體現時代要求
新教材融入了許多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特別是體現創新思維的內容,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
3. 確保科學合理性
新教材結構邏輯連貫高中物理新課標,深度難度遞進,內容準確,表述規范,內容廣度和深度合理,內容選擇和活動設計符合學生身心特點。
4.優化綁定設計
新教材的編排和插圖比以前更加生動、新穎、活潑、美觀,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美感,更容易自主學習,提高閱讀體驗。
三、新教材的特點
1、突出核心素養理念,培養全面發展人才
新教材從物理概念的培養、科學思維的體現、科學探究的設計、態度責任的體現等方面突出核心素養理念,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2、考慮學生認知特點,優化教材結構
新教材從學生認知水平和物理學科特點兩個方面入手。 在學生合理的認知水平發展下高中物理新課標,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形成物理概念,發展探究能力; 從總體結構安排上看,它們遵循“人對事物的認識”“先現象,后本質”的一般規律。
3.注重基礎,兼顧差異
新教材以概念和規律的學習為載體,夯實基礎,注重核心能力的培養; 內容設計體現了一定的靈活性:設置了“拓展學習”欄目,并在章末設置了A、B兩組練習(A組練習對應“A組練習”) B組對《課程標準》必修內容的要求略高于《課程標準》必修內容,針對有學習能力的學生。 ]
4、聯系實際,凸顯STSE理念
新教材從問題引入、實例分析、概念與規律應用、習題與習題等多個方面貫徹聯系實際的原則,突出科學()、技術()、社會()、和環境 () 。 教材除了在課文安排上盡可能注重物理知識與生活、技術、社會的聯系外,還專門設立了STSE欄目,介紹和探討科學、技術、社會之間的相互關聯問題。和社會。
5、注重自主學習,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
(1)激發獨立思考和學習
新教材利用創意場景引發思考,設置題串深化思考,設置“思考與討論”。 思考與辯論結合多種方法,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二)寫作方式多樣化,促進學習方式轉變
新教材在敘述過程中及時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獨立思考; 安排探究性實驗,讓學生自主探索; 安排“Do It”及“拓展學習”欄目,讓學生親身實踐; 在“科學漫步”和“STS”中,提出問題,引導自主學習。
六、關注社會發展體現我國科技進步
在內容選擇上,一是新教材在學習經典內容時,多采用當代人的生活實例; 其次,盡可能反映新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教材具有時代氣息。
7、以提升核心能力為基礎,綜合設計練習
(一)充分發揮練習對提高學生素養的作用
新教材中的練習包括理解、分析、操作、創造等練習。 內容安排有序,讓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全面提高素養。
(二)注重習題合理的學術層次結構
為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新教材將學生的練習題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級是post-練習,基本都是學術2級; 第二級為A組章末題,大部分為二級題,少數為三級題; 第三級是章后B組題,適合有學習空間的同學。
(三)控制練習題難度
新教材在設計章末新增A組題的級別結構時,將學術級別定位為“資格”級別,并確定二級題占比70%以上。
四、新教材主要結構
1、全套《普通高中教材物理》共9冊,其中必修課3冊,選修必修課3冊,選修課3冊。 課程結構如下:
2、必修課和選修必修課共6冊。 具體章節如下:
5. 課程標準變化對比 課程標準變化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