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表達類題目貼近學生生活,關注學生發展,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意識,善于調整學習生活,努力提高個人素質;同時給學生發揮角色留有一定的自由空間,具有開放性,旨在引導英語教學充分重視學科核心素養,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習能力,為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道德
顧斌:如東縣教師發展中心政治研究員
2017年南通市中考思想品德科目試卷“立足標準、依據依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尊重學生學習發展規律,注重學科核心素養,注重德法結合,關注學生成長,追求知、情、意、行的統一。試卷結構合理,題型科學,難度適中,題量適當,題型精準,答案與分值合理。
●試題滲透愛國情懷、公民意識、法治精神、人格修養、社會參與等核心素質,重點考查學生人文素養、科學精神、責任心、實踐創新等關鍵能力和必備素質。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感悟,在生動鮮活的生活主題中嵌入正確的價值引導。學生答題的過程既是判斷評價的過程,更是難得的教育過程。
● 落實《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綱》要求,選取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引導學生思考案例,分析其中體現的法律作用,體會法治在促進民主政治、維護公平正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道德建設等方面的獨特價值,學會依法維權,增強對法治的敬畏之心,幫助學生樹立法治價值觀。
● 借鑒PISA測試題目的呈現方式,既保證了測試評分的客觀公正,又避免了死記硬背。采用完善的問卷形式南通初中物理,注重過程知識和思維品質的考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學會社會參與,注重社會實踐,促進學生在體驗實踐中形成和發展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2017年南通市初中思想品德考題將對南通市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與學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推動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朝著學生健康成長的方向發展。
歷史
楊志崇:江蘇省南通啟秀中學校長、歷史特級教師
●總體平穩。試卷沉穩,考生信心滿滿。這是今年中考歷史考點的總體情況。出題組根據近幾年南通市歷史考試的15道單選題和2道材料題制定題型,題目分布沒有超出南通市教育考試院2017年中考歷史考試大綱的范圍。試題重點突出,覆蓋面廣。考試內容全部是歷史主要知識點,考點落實在15個考試單元中。兩道問答題考查了抗日戰爭、經濟全球化等內容,這些內容是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重點知識點,考生對此比較熟悉。試題主干提供的材料沒有過于膨脹,閱讀理解難度不算太大。 出題角度不刁鉆不偏頗,用詞簡練,指向明確,要點鮮明,答題方便。試題涉及南京大屠殺等內容,體現了江蘇地方史的特色。選擇題按中國古代史到近現代世界史的順序排列南通初中物理,符合初中歷史課程標準和人教版教材的要求,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
● 略有梯度。今年的歷史試卷實現了兩次考試的無縫銜接,即同時滿足了初中畢業考試和中考的選擇性,體現了出題人員深厚的功力和南通中學歷史教學研究的高水平。全套試卷雖然以基礎題為主,但也存在一定比例的難題,梯度分布恰到好處。特別是大部分難題都以客觀題的形式呈現,降低了閱卷難度,提高了評分的公平性。從試卷分析,考生得分比較容易,但最后應該不會出現太多高分。梯度具體表現為:一是考查歷史概念,如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等社會主義改造概念的理解;二是考查歷史比較,如對佛教傳播路線和馬可·波羅訪華路線的比較; 第三,歷史認識的考察,比如對國家統一問題的認識。
● 能力為本。中考、高考是初高中教學的指揮棒,這是顯而易見的。今年南通市歷史中考試題,對于深化初中歷史教學課程改革,實現精準深度學習,培養學生核心歷史素養,有著明確的導向。
方向一:重視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試卷有多處地方考查考生的歷史知識體系的構建,試卷中充斥著對考生歷史時空素養的考查,例如長征中重大事件的安排、歷史地圖的解讀等。
導向二:注重培養分析、歸納、文本綜合等基本能力。學以致用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分析問題、總結教訓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能力。例如,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這一論述題,書中沒有直接的文本材料,要求考生現場分析、總結,并用文本表達。
導向三:強調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價值觀。情感與歷史價值觀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難以考核的。今年的考試題目對這方面的意識很強,比如考察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和階段性特征,用填空數據的方式考察不同個體的價值認知。這些都是未來歷史課教學中不能忽視的問題。
物理
滕玉英:海門市東洲中學校長、江蘇省物理特級教師、中小學高級教師
2017年南通市中考物理試卷堅持“按標準、按基礎、穩定中帶變化”的命題思路,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展開,試卷難度適宜、結構合理,能較好區分不同層次學生的物理水平,滿足畢業升學一體化的試卷要求。
●一是今年的試卷不通過簡單回憶知識來考查“三基”,而是將知識融入情境,考查對具體實戰問題中物理知識的分析和理解。例如,第6題野外生存技能和第28題“海翼深海滑翔機”綜合考查了聲、光、力、熱等基礎知識。
●其次,試題形式新穎,靈活不難,注重物理知識的靈活運用,突出關鍵能力。如第9題以學生熟悉的雞蛋為背景,考查學生對現場動手測量、估算能力的認識。再如第36題,以中國人引以為傲的“C919大客機”為題材,要求學生利用文中信息進行分析推理,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知識遷移的能力。這類試題從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引領課堂教學從知識概念的講解走向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培養。
●最后,今年的物理試卷學術氣息依然濃厚,特色鮮明,特別是在實驗的考核上,一是實驗題貫穿了所有題型,如4、27、30、34、35題,從不同角度考查學生的實驗知識水平、實驗技能水平和科學探究水平;二是通過拓展教材中的實驗,考查數據處理、語言表達等能力;三是實驗探究細節安排巧妙,有效體現了“做實驗”與“講實驗”、“真探究”與“假探究”的區別,引導實驗教學走上正軌。
化學
吳從多:如東縣實驗中學黨委書記、副校長,江蘇省化學特級教師,中小學高級教師
2017年中考化學試題緊扣南通市初中化學教學實際,體現了水平測試與選拔測試的科學結合。在總體穩定、連續的基礎上,試卷內容、形式、方法進行了適度創新,突出考查化學學科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展現化學學科的廣闊視野。試卷聚焦重大事件,拓展廣闊視野,把握大方向。11道開卷化學試題以新華社5月18日發布的“南海可燃冰試采成功”最新消息為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重大事件和熱點問題,體現時代性。同時,試卷從實驗探索方法、科技材料呈現、化學分析方法創新等不同角度考察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 緊扣課程標準,加強基礎教材考核
試題內容“按標準回歸原點”,引導初中化學教學“回歸原點”。2017年初中考試化學試題充分考查了初中化學主要知識點和知識增長點,合理安排和分布了試卷內容結構:體現“基于課程標準、源于教材、理論在書里、試題在書外”的特點,引導初中化學教學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試題以教材、教學和學生實際情況為依據,開發利用教材資源作為出題素材,但試題不是簡單重復,如試卷中的12、14、15、19、21、23題,均能在教材中找到對應的立足點;13、16、17、24、25題則來自教材,并經過改編和改進;20、21、22、25題等試題內容的考查與教材重點內容緊密相關。試卷內容新穎而不難,生動而不晦澀,從立意、充實、提高三個方面體現了“用教材教,不教教材”的指導思想,發揮了中考引領常態化課堂教學改革的作用。
●突出實驗,注重能力水平考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還能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探究精神和科學態度。試卷內容涉及實驗基本原理、實驗基本操作、實驗基本分析等,考查學生對課本實驗的掌握程度,突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體驗,注意區分是否做過實驗,力求突出考察“真實”實驗操作能力。積極引領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方向:積極開展實驗探究活動,發展學生實驗能力。同時通過實驗資料的提供,考察學生閱讀、獲取和理解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