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目標
1.能正確推導物體自由落體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內容,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意義和適用條件。
2.引導學生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實際問題,讓學生體驗和學會如何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問題。
3、通過對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索和推理,理解大自然的守恒定律,體會大自然的對稱美、自然美。
2.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導、建立過程及適用條件
難點: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導過程
3.教學設計
引言:用回顧介紹的方式,帶領學生回顧動能定理和重力所作的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之間的關系,并詢問學生重力勢能與動能的轉換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關系,并引入本節課內容。
新獲獎:
1、演示實驗:用細線吊住一個小球,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然后松開。在擺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的條件,重力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我們可以看到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小球可以擺動到與該點高度相同的一點。如果用尺子把細線擋在某一點,小球擺動到另一側時,也能達到與該點相同的高度。
問題:在這個小實驗中,球受到的力是多少?每個力所作的功是多少?這個小實驗說明了什么?
學生可以回答:球在擺動過程中受到重力和繩子張力的作用。張力總是垂直于速度,對球不做功;只有重力才能對球做功。
摘要:實驗證明,在擺動過程中,小球的重力勢能與動能不斷轉化,擺動過程中小球總能回到原來的高度,可見重力勢能與動能之和也就是機械能應該是不變的。
2. 小組討論:多媒體展示圖,當物體從光滑表面滑下時,只有重力對物體做功。利用所學的動能定理和重力所作的功與重力勢能的關系,可以推導出物體在A點的機械能等于B點的機械能。并說明在彈力所作的功中,四種機械能也是守恒的。
鞏固提高:當外力對系統所作的功為0時,機械能必定守恒,這種說法正確嗎?
總結作業:師生共同總結,完成作業一、作業二。
4.黑板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