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體現著物理現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經常根據生活現象,列舉一些新鮮、生動、直觀、新穎的現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貼近生活,學生感受會更深刻,枯燥抽象的物理就會變得有趣、易懂。例如:在講物質狀態的變化時,被100℃的水和水蒸氣燙傷后,為什么水蒸氣燙傷更嚴重?冬天,同樣從嘴里呼出的空氣,吹到手上是暖的,為什么吹到手上會那么冷?兩種不同的方法,在手上會產生什么變化?例如:在講引力時,講到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時,蘋果會掉到地上,而不是向其他方向運動,這其中一定有某種作用,導致蘋果掉到地上;如果拋出的石頭的速度足夠大,它還會掉到地球上嗎? 雜技中長矛擊中咽喉是怎么做出來的?為什么汽車在高速公路上不能車速過高?車速過高會有什么危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關注生活、關注物理。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身邊的物理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學生的直觀教學活動
學生的思維模式容易接受教學活動,直覺性強。通過設計目的明確、親身體驗實驗過程的教學實驗情境,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更直觀地認識物理現象本身。這一學習過程也可以使學生對實驗中的失敗和錯誤形成理性的認識,并通過不斷的修正最終取得成功。
在創設實驗情境中,我們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因此留學之路,在實驗前,要突出實驗的關鍵環節,并組織清楚,避免實驗課堂混亂。另外,教師也要耐心、有說服力地引入教學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驗,避免學生盲目實驗。
3. 通過成就感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知傾向,當學生學習成功時,必然會產生愉快的心情,如果能夠持續成功,學習物理與愉快的情緒之間就會建立起穩定的聯系。比如在具體教學中,要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題目難度或要求學生同時回答多項問題。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的任何進步或突破,都應及時在課上表揚和鼓勵,這樣學生就會有成就感,學得越學越興奮,對物理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只有堅持誘導、鞏固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4.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把學生學習的熱情、成績的渴望、成就的渴望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永恒的興趣和執著的追求。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以情動人,以愛動人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熱情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平等對待他們。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要讓學生感受到你的親切。激發學生通過熱愛教師而熱愛所教的學科,享受學習的樂趣。
2.轉變教學觀念,從課堂做起
如今的學生為了回答老師的問題,每天要坐在那里看書、聽課、記憶、思考、回憶、復述10-12個小時。這讓人覺得這真是一項無能又累人的腦力勞動,最終會摧毀學生的體力和智力,使他們對知識漠不關心。這其實就是我們學生的現狀,中國的教育讓人心驚膽寒,讓人深思。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如果強行把老師的“教”變成學生的“學”,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應該擺脫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考試成績為中心、以培養尖子生為中心”的舊觀念,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習和應用為中心、以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為中心、以奠定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是一個交流的過程,是一個對話活動,是一個師生通過交流、溝通活動中的對話共同創造的過程。以開放的態度面對學生,走近學生。我相信大多數教師的觀念早就轉變了,只是迫于當前社會升學率、教學質量評估的壓力,不敢放過學生。但是我們想想我們的辦學理念,我們要對學生的一生負責初中物理提高,要用3年的時間打下30年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質的轉變,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物理課堂教學的改革。
首先,課堂要高效,教師要高效備課、高效備生,把握學生特點,設計學生感興趣、愿意參與的教學環節。比如,在探究兩種力的平衡條件時,與其設計課本上用紙做的實驗,不如把紙變成活生生的學生或者其他有趣的物體,做游戲,看哪兩個學生能分別對這個學生施加兩種力,讓這個學生保持平衡(靜止)。學生一定會愿意上臺演示,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分析兩種力的平衡條件。這種方法不僅高效,而且非常容易讓學生記憶。
其次,將抽象的物理知識以生動、有趣、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鑒于此,我經常采用類比法,降低知識難度。即借助學生已經深入理解的事物,引導學生發現新事物與舊事物的相似之處,將抽象轉化為具體。例如,在對功率P=W/t或機械效率η=/等公式的理解中,由于考慮因素不全面,學生常常無法判斷“越多,η越高,或越少,η越高”這兩個說法的正確性。于是,我以生活中兩個人討論某件事為例,向學生講解,其中一人未征求另一人的同意就將此事說了出來,這是不民主、不道德的。而也沒有征求的意見,這肯定是不恰當的,一個人的話不算數,它要決定η,就必須同意的意見(同上)。 越有用,η越高。又是一句同樣的道理。我將物理學習與生活道理聯系起來,學生覺得有趣又容易理解。他們用我的方法去理解很多類似的道理,舉一反三,舉一反三,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整體上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第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必須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這也是教師作為課堂組織者的任務之一。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受到不同觀點和方法的啟發,使對知識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另外,合作學習也彌補了教師不能單獨教每一個學生的不足,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讓擅長某一方面的學生幫助不擅長這一方面的學生,從而促進學生思維廣度和深度的發展。
第四,加強物理術語講解,形成物理邏輯思維。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在解釋物理現象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原因是語言組織能力差,物理術語使用不恰當,對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影響很大。學生在這方面需要改進。教師平時的教學術語不僅要規范,還要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初中物理提高,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教師的教學術語要更有邏輯性和準確性,這對于形成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是很有幫助的。
3.加強課后鞏固
學生只有通過不斷的鞏固和練習,才能更加牢固地掌握任何一門學科,并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理性的認識。物理學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由于其抽象的特點,學生在應用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物理的學習中,學生不可避免地要做課后練習,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因此,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教師需要跳進題海里,選擇練習,而讓學生跳出題海,專注于理解。這也是西北工業大學附中學生如此強大的原因。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和知識掌握程度,讓學生選擇符合大家需求的話題。同時,教師要對解題方法進行指導。還可以通過小組學習,討論解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整體上對物理學習有一個新的提高。
另外,加強課后鞏固離不開學生階段性的知識整理。因為我們所學的知識如果不經過加工整理,是雜亂無序的。而雜亂無序的東西容易被遺忘,沒有系統性。所以,在后期的鞏固中,建立物理體系尤為重要。要高效地建立物理體系,永久地記住知識點,我曾嘗試過趙志然老師針對學生英語記憶的訓練方法,這種方法在物理上也是有效的。它叫嘗試性回憶。即一種不需要事先準備,在大腦中記憶熟悉的知識內容的方式。它不要求學生背誦,不追求過度準確,隨意性強,可以像放電影一樣,將課本知識從記憶深處逐一調出,只需要一個輕松的環境,簡單輕松。這種記憶方式,通過一兩次回憶,知識就會變得更加清晰、具體。通過這樣的歸納和整理,我們所學的知識在大腦中變得生動、具體、有條理。 并快速建立起某一章節或某一本書的知識體系,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綜合應用能力。
總之,一名優秀的物理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藝術提高自信心,一切從學情出發,注重實效性,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全面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實效性。
【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方法】相關文章:
1.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研究論文
2.努力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論文的質量
3.關于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經驗論文
4.物理實驗初中物理教學論文
五、提高初中政治課教學實效性的方法
6.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7. 關于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成績的探索性論文
8.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