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實驗創新與自制教具
對于基礎教育來說,師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都是
教學質量的實現也是教育教學質量的保證,自制教具完全
能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開發自制教具的核心是創新。
教具的開發也是一種創新。中小學科學實驗活動主要有
這是一次教學實驗。****同志在視察學校時曾指出:“作為一名學生
從小我們不但要學會用腦,更要學會用手。
把手和腦分開,我們培養的學生不但要有知識,還要有
目的是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世界問題,這需要培養思考和
在中小學,鼓勵師生養成動手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習慣。
自己設計實驗,自己組裝、制作實驗裝置,進行探索性實驗。
營造開放、探索的氛圍,讓師生學會理解客觀
觀察世界、積極改造客觀世界的方法,受到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影響。
灌輸科學理念和方法論,培養師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工作作風一絲不茍,持之以恒,不畏困難和挫折,勇于行動
實踐意志和實踐技能的培養是整個科學實踐過程的關鍵。
體驗。
第一章 自制教具概述
第一課:教具的歷史
第二節 自制教具的定義
三種自制教具的作用和設計
第四節:自制教具的使用
第二部分:2013年初中物理實驗技能培訓梁博老師自制教具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進行實驗教學需要教學儀器。
在設備短缺的年代,很多老師自己制作教學用具。
學生們被帶進了物理的殿堂,現在實驗教學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擁有各類設計精良、制作精良的現代化教學儀器設備以及豐富的
擁有豐富的實驗教學軟件可供教師使用。
1、自制教具可以充分培養師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從構思到設計、生產、試驗和定型,所有的
通過深入思考、反復論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產生創意設計。
新的教具大大拓展了老師和學生的能力和思維。
體驗無盡的創作樂趣。
2、利用學生喜愛實驗的心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愛學習”。
“濃厚的興趣可以彌補智力的不足,持久的興趣可以引發發明創造。
教師要利用學生喜愛實驗的心理,組織好實驗教學。
根據教材的要求和特點,精心組織教材所要求的每一個演示實驗。
同時,要想方設法制作自己的教具,增加一些對學生有吸引力的教材。
開展演示實驗,努力讓每一節物理課都有意義。
3.自制教具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麥克斯韋爾說
實驗的教育價值與儀器的復雜程度成反比。
盡管該儀器經常發生故障,但它比精心調整的儀器更能讓人學到東西。
中學實驗室的教學儀器數量有限。
一般強調操作要按步驟進行,若有異常損壞,要賠償,甚至
因此學生們普遍懼怕它,使用時十分謹慎。
學生處于被動的實驗狀態,學習積極性不高。
主動性受到壓制,自制教具容易獲得,制作簡單,容易損壞。
它可以重復制作,這是商業儀器無法比擬的。它可以有效地提高
此外,學生還可以
自制教具可以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在研究中,學生可以了解古代
古老的鐘琴為何能發出美妙的音樂?
當我談論大氣壓力時,我拿了兩個厚度相似的試管并把它們放在一起。
來,往它們之間的縫隙里倒點水。
當學生將管子向下轉動時,他/她可能會認為管子會掉到地上。
但(來自:..coM小龍文檔網:初中物理實驗創作
新的教具)漸漸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強烈地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興趣。
2. 開發實驗設備,力爭實現一機多用。如何才能充分利用
實驗室現有的實驗設備,使實驗設備更具成本效益。這是新的
課程改革給實驗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用腦子
不斷嘗試組合或開發實驗室中的設備可以制造出
我們可以利用更多的設備來完成更多的實驗探索。例如,試管可以充分發揮
利用試管探究音高問題。
向空試管里吹氣,讓它發出聲音,然后向試管里加點水,再向空試管里吹氣,讓它發出聲音。
通過吹嘴吹氣,讓學生體驗聲音的差異并感受音調;
在學習大氣壓時,可以做“大小試管”實驗(圖1),
學生體驗大氣壓力的存在。在學習浮力時,你可以使用
使用管子制作浮子(圖 2)來演示漂浮、懸浮和下沉。
潛艇模型演示潛艇的原理(圖3);再如:激光筆與平面鏡
它可以用來探索光的反射規律,也可以用于改變光的傳播路徑。
直徑函數可以放大桌面的微小變形(圖4),以便學生看到
以上例子說明,只要我們多動腦,多思考,
充分利用實驗設備,開展更多的實驗,使實驗設備發揮其作用。
發揮更大作用。
圖1圖2圖3
1.用身體做實驗。身體是學生自己的物理實驗資源。
每個人都有它,并且它不受時間或地點的影響。
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通過親身體驗,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
例如,在研究聲音產生的條件時,學生可以觸摸自己的
發聲時聲帶的振動;在學習如何使用杠桿時,學生可以用手握住
字典中,感受杠桿為節省距離所做的努力;在研究摩擦時,學生可以
將手掌放在一起,感受手滑動時的摩擦力。
手的壓力,感受摩擦力的變化;學習做功來改變物體的內能,
學生可以搓手來感受溫度的變化;了解氣壓和
在學習體積與容積的關系時,讓學生吸氣、呼氣,看看空氣的體積是如何變化的。
簡單又加深了印象,一舉兩得。
在大氣壓力教學中,學生對大氣壓力的理解僅限于
這節課我運用了課本上的實驗。
我們設計并做了一個吹瓶氣球的實驗,課堂演示效果很好。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
所需設備:圓底燒瓶、彩色氣球(未充氣)、沸水。
操作流程:
1. 在燒瓶中加入少量開水,然后立即將氣球噴嘴倒置在燒瓶上。
嘴和脖子。
2.將燒瓶外面的氣球剩余部分放入燒瓶中,注意
瓶口仍應緊緊貼住瓶頸。
3. 隨著燒瓶中沸水的冷卻,你可以看到燒瓶中的氣球
它逐漸變大,氣球大到甚至可以貼在燒瓶的內壁上。
學生們一開始對氣球如何變大感到驚奇,后來他們就明白了。
強大氣壓的客觀存在,有著非常好的作用。
合理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可以做很多東西
實驗設備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創造和探索聲音的音調,展示光的直射、反射和折射現象,
證明大氣壓力的存在,演示力的作用,探索液體壓力等。
演示設備。鉛筆尖可以演示壓力和力量、杠桿等。
有十多個演示實驗。有一次,一個學生用廢棄的
礦泉水瓶向我演示了物體做功改變內能的實驗,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驚人的。
拿一個玻璃瓶,在里面放一個帶有玻璃管的橡膠塞。
倒入適量的稀鹽酸后,將瓶塞塞緊,將氣球口套在瓶口上。
把玻璃管扎緊,你很快就會看到氣球被瓶中產生的氫氣充氣。
如圖6.2-1所示。從瓶口取出充滿氫氣的氣球。
用繩子綁住氣球嘴,一松手,氣球就會在空氣浮力的作用下飛起來。
飛向天空。
【注意事項】
將鹽酸倒入瓶中時,注意不要讓其溢出瓶外或粘在瓶子上。
以避免燙傷手及其他接觸物體。
【編者注】:
本自制教具可以作為“浮力”部分物理實驗教學的補充。
例如:在演示馬格德堡半球實驗以證明大氣壓的存在時,我添加了
演示了以下實驗:拿一根每個人都吃的大胡蘿卜,切開
把腰部切開,取一半連根部分,中間挖空,然后用力按在干凈的
在一個干凈的平盤子里,如果你拿起蘿卜根,你也會拿起盤子。
將它們分開需要很大的力氣網校頭條,因為所用的材料非常簡單(半
一根胡蘿卜,一個盤子),這個說法來自學生們,他們相信這個說法,并且非常
為了找出原因,老師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分析和引導,讓學生真正清楚地理解
使學生認識到了大氣壓的存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增強示范效應,提高教學效果
3.啟發思維,鼓勵創新
6.制作自己的教具,讓物理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物理。
1. 制作自己的教具,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
2.自制教具有利于體現物理課程概念。
3、自制教具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4、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5、自制教具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6、自制教具可以彌補教學設備不足、不兼容的問題。
紙張對于學生來說很常見,但使用紙張非常
你可以做很多物理實驗。你想體驗探索的樂趣嗎?找一個玻璃杯
將玻璃球放在紙上并快速拉動紙張。
這個實驗驗證了玻璃球具有慣性。
玻璃球之所以能從靜態變為動態,是因為受到了摩擦力。
從摩擦力的作用可以看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用紙做一個紙鍋,加入適量的水,放在酒精燈上加熱。
過了一會兒,水雖然燒開了,但紙鍋卻沒有燒著,這證明
當水沸騰時,它會吸收熱量,但其溫度仍保持在沸點不變。
您還可以使用一張紙和一個裝滿水的杯子,以防止水和紙掉落。
“蓋杯”實驗。方法:拿一個茶杯,裝滿水,然后用一塊紙板蓋住。
按住玻璃杯邊緣,用手按住,然后將玻璃杯倒置,紙張不會掉出來
現在,把杯口改到側面,情況也是
第三部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自制教具論文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自制教具論文:探索實驗創新與自制教具
工具
【摘要】 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探討
對培養學生創新學習能力的意義及策略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研究。特別是研究自制教具的作用和方法,對教學實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指導意義。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自制教具
教學中的實驗創新是指學生
有獨特的解釋方式并對實驗方法做出新的改進。
突出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創造條件讓學生
活動空間為學生提供了更多進行實驗和培養的機會
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實驗者則需要開拓思路,集中精力
只有通過觀察,才能產生創新靈感。創新實驗與普通實驗的根本區別在于:
創新實驗的目的不是為了驗證和重復課本上的方法,而是為了
因此,創新實驗的關鍵在于進行
獨立發現“新”問題,即具有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不要回避出現的問題,特別是那些與教科書不同的問題。
新亮點。
必須培養和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
創新能力: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充分發揮學生
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重視課外實踐和小實驗;
滲透實驗思想、實驗方法教育,自制教具是實驗創新
例如,“電流做功演示裝置”巧妙地結合了多種做功
可在一個教具上同時制作,一具多用,提高教具的利用率。
本教具可以演示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磁能、光能等實驗。
制作電動機時,先將線圈燈泡的一端接在蓄電池的負極上。
如果接上電池的正極,電動機通過傳動裝置,就可以看到錘子
打擊動作和撞擊聲(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是
當電池的正極接到線圈上時,可以看到線圈上方懸掛著一個小磁鐵。
泡沫塑料塊在跳動(電能轉換成磁能),然后電池正極接
當你打開小燈泡的時候,你就能看到燈泡亮起來(電能轉化為電能)。
實驗從多個角度生動地演示了電流做功的現象,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對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幫助。
例如,在初中的實驗——制作水果電池中,學生們發揮了創造力。
將水果電池接入音樂卡,讓音樂卡發出聲音和燈光,并調節電池
水果電池負極用來驗證二極管的簡單導電性,識別兩者
哪個金屬片是正極,哪個金屬片是負極。
1.自制教具的作用及設計原則
自制教具是由師生就地取材,采用簡便易行的方法制作的。
為學科教學而自行制作的教具或學習工具是教學工具和
10
實驗設備的必要補充。自制教學輔助工具不需要很高的專業知識。
它需要我們自身的教學經驗和理解,自制教具并不追求結構的復雜程度。
它不需要復雜性,但需要新穎和有創意的想法。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傳統的實驗教具已經過時。
隨著教學材料需求的變化,很多儀器已經不再適合用作教學材料。
補充新的教學儀器和實驗設備是教學改革的需要,也是
教育發展和學生能力培養的需要得到了滿足,但與新教材相匹配的教具
其開發、研究、定型、制作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也就導致了儀器和教科書的區別。
沒有配套,自制教具填補了這一空白。
在制造時考慮到成本和工藝,所以做得非常小、緊湊和復雜。
這些非教育因素會影響觀察效果,??例如電磁鐵和一些
模擬所用的儀器太小,改進后的自制教具比原來的更好。
例如,磁場對電流有很強的影響。我采用了同時上下移動通電線圈的方法。
將載有電流的導體放入磁鐵中,觀察其運動。制作教具的過程實際上是
對師生來說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和動手訓練,更是培養創新思維的好方法。
一個有效的方法
大力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自制教具活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合實踐技能的能力非常重要。
自制教具往往價格較低,既可節省金錢,又可利用廢舊材料。
不僅節省了資金高中物理實驗教具,還能幫助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識、培養動畫精神。
手部能力。
自制教具是科技知識與教學經驗的創造性結合。
11
創造性活動是在創造性思維的基礎上產生的。
它是按照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的: (1)教育性:具有一定的教育目的。
(2)科學性:有一定的理論基礎。(3)簡潔性:結構適宜。
生產方法簡單,演示操作簡單。
教具可以設計得復雜,只要能提供生動的演示即可。
有些東西并不適合自己做,有些材料也不適合做教具。
電流表、電壓表、天平等,由于缺乏合適的設備,無法維護
有些材料是危險的,不應直接用于生產,例如
汞、殺蟲劑和放射性物質。有些物質可能會引起學生過敏高中物理實驗教具,例如
一些植物,有毒動物等。
制作自己的教學輔助工具的 2 個步驟
明確制作目的,要探索什么問題,需要什么設備,以及
生產前應準備好工具和加工方法,以確保生產的順利進行。
明確生產要領,主要明確必要的結構和工藝方法,了解當前
一些生產條件。確定工作程序和操作順序。首先使用簡單的材料,例如
用紙板、鐵片等制作樣品模擬,測試可行性。
實際效果在課堂上得到檢驗。如果要達到標準,
說明。寫出說明、使用、維護等。
例如導體與絕緣體實驗板: (1)目的:加深學生對
了解導體和絕緣體。(2)準備條件:水、油、布、鹽、
金屬等;木板、螺絲刀、圖釘、電線等工具(3)制作方法:
取一塊40cm×20cm×0.8cm的木板,刨平,用于安裝導體和絕緣體。
12
自制教具雖然作用比較大,但是是實驗創新的重要體現。
但自制教具可能存在以下問題:使用不方便;教師不
尤其要強調“活用”,突破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