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高中物理教學新模式
1.中美物理教學對比
我國現行高中物理教學較為僵化,教師照本宣科,學生盲目做練習,不構成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對中美兩國高中生進行了科學潛能測試,測試結果顯示,中國高中生的科學知識水平優于美國同齡人,但科學推理潛能卻不如美國同齡人。
美國的教育體系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每年都有很多國家的頂尖學生選擇到美國留學。另外美國的大學在世界上的排名也很高,全美有50多所學校。政府會提供大約20%到50%的經費給美國的大學,美國私立校友也會給學校捐款,這使得美國的大學有足夠的資金開展教育,購買先進的實驗設備。尤其是美國的物理教學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沒有一個國家能比得上美國,美國有很多物理學家,包括愛因斯坦、霍金、奧本海默等等。
他們之所以能在美國而不是其他國家,是因為美國的體制是開放的,他們愿意花錢聘請這些學術大師。中國思想落后,教育資源匱乏,人才流失嚴重,在大學教育中,很多老師不教育學生,而是忙著賺錢、做項目。學生稱呼老師為“大老板”,而不稱呼“導師”,這是我們管理上的不合理。針對這種情況,政府應該鼓勵學校的師生做基礎研究。也就是要用強大的物質支持,支持師生的生活,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大膽地搞研究。同時,學生也不要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應該有長遠的眼光,把自己的興趣愛好放在第一位,認識到自己不怕后果,好好學習,遠離政治紛爭。
2. 新的教學模式
我國的教學模式是灌輸式的,美國的教學模式是課上討論、演講,課下研究。如果只是死記硬背,沒有思維上的飛躍,就沒有自我創新。老是模仿別人是不對的。比如,我國每年在教育上的投入很少,但日本在教育上的投入占GDP的10%以上,美國占15%左右,歐盟在教育上的投入約10%。只有投入教育,我國的科技教育實力才能趕上來。
因此國家應合理分配教育投入,讓那些想做研究、能做研究的人確實能用上足夠的經費,這是建立新型教學模式的前提。物理實驗是高中學習的重中之重,教師可以按照由最簡單到最復雜、循序漸進的順序安排材料,分層次組織實驗教學,幫助學生掌握物理實驗的思路、方法和技術,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獨立完成實驗,具備獨立觀察物理現象、完成綜合設計性實驗的潛力。
另外,要按照“強化基礎、重視應用、提高素質、培養潛能、開拓創新”的教學精神,按照力學、熱力學、電磁學、光學、綜合設計性實驗的順序進行教學,加深學生對物理的認識貝語網校,激發學生對物理的理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物理實驗。
三、困難
新課改后,高中物理課程增加了新知識、新材料,包括探索性研究、調查研究、各類文獻收集研究、自行設計實驗研究等,這雖然充分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要求,但也對學校基本操作和教學提出了相當的要求,同時新課改要求配套實驗設備,開放圖書館、博物館、實驗模擬廳等輔助設施,因此學校應加強實驗室管理者的素質培養,適當與各類高科技企業合作對學生進行培訓,讓學生參觀工廠、企業實驗室,了解真實企業如何進行研發,如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4. 應用新技術
如今高科技產品更新換代非常快,而網絡技術又是當下發展最快的技術,網絡教學已經成為了越來越熱門的話題,老師們可以方便的利用網絡進行授課,學生也可以一邊聽課一邊使用平板電腦進行筆記。
假期期間,還可以制作視頻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或與其他名師合作,收集各學科先進的教學視頻上傳至網上,進一步解決貧困落后地區師資短缺的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網絡公開課,高中物理教學也應該向這些高校學習,打造一些高中教學平臺。畢竟全國各地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發達地區教育資源豐富,名師眾多,而落后地區的教育資源卻十分匱乏。如果能利用好網絡,全國各地的學生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讓教育更加公平。
五、結論
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必須啟動,在此情況下,我呼吁全體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如何提升教學質量,同時也呼吁上層領導,營造良好教育環境,為教育改革保駕護航,克服重重阻礙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發表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發表,最終實現教育的良性循環。
【高中物理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物理教學相關論文04-19
關于物理教學論文04-18
物理教學論文04-18
物理與生活教學論文04-18
物理分層教學試卷04-18
物理教學研究論文06-21
物理實驗教學論文06-21
物理教學論文范例 04-18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