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頭青青,春雨滋潤秧苗。一場疫情的到來,讓這片黑土地的春天不同尋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哈爾濱初中物理同學們堅守教育戰場。讓我們一起抗擊疫情!共克時艱!
【核心團隊精心策劃】
疫情吹響了集合令!接到線上教學任務后,哈爾濱市教育研究所初中物理教研員王建輝立即制定方案,安排好八、九年級物理微課的錄制工作。她安排教學內容、制定教學計劃,組建錄制小組和評審小組,組織錄制老師和評審老師召開線上會議,明確提出錄制微課的要求和評審標準,并按周分組,按時間分批管理線上教學小組。她時刻準備著帶領隊伍起航!
【微課錄制團隊的風采】
每一場戰斗都需要先鋒,都需要沖鋒陷陣。想到自己能為這場抗疫戰爭貢獻一份力量,老師們義無反顧地報名加入微課錄制隊伍,化身網絡勇士,滿腔熱情地投入到這場戰斗中。在“云戰”中,我們日夜奮戰,堅守教育陣地,為學生撐起一片天空!
仔細思考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
認真、細心。47中老師王志濤對整個課程的設計、每句話、每個字的打磨、每個知識點的考量、講話的語氣都反復琢磨。錄制微課時,劉暉老師總覺得自己的語言啰嗦,早已想好了“臺詞”留學之路,但看到鏡頭就會卡殼,只好一句一句地寫“講課”腳本,寫好詳細方案。這樣,錄制時才能做到語言簡練準確,語速適宜,語調平緩,效果極佳。95中老師王英把微課定義為“小而全”,因此她要求語言要精煉。備課時,她反復打磨語言,真正做到了。為了讓學生聽清楚每一個字,理解每一個知識點,楓華中學羅淑英老師在備課過程中,對每一個字的語言表達都精雕細琢,力求做到表達最清晰、最簡潔。我們本著精益求精的態度,盡最大努力呈現最好的效果,助力學生線上學習!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精確設計
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南馬路學校劉林茂老師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習的角度出發,反復修改課件,考慮每一個細節,合理設計內容和難度,為學生呈現最好的課堂。群力經緯中學王家闊老師深刻認識到,當前線上學習主要靠學生自主,教學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增加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為此,他設計了有吸引力、生活化、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幽默風趣的情景牢牢抓住了學生的心。107中老師喬良認真分析線上微課與線下微課的區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課時,問題分級、清晰、合理,力求面向全體學生。49中老師劉靜波認真備課,明確內容,鉆研《課程標準》,確保教學的科學性。楓華中學教師寧先儒為線上教學量身定制了微課,其微課圖文搭配合理,大小適宜,畫面簡潔美觀,聲音清晰,分辨率高,思路清晰,生動有趣。物理課上,注重課文小結,每位老師都能帶領學生梳理知識,并給出結構圖、思維導圖等,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建構能力。
自制教具和細致實驗
實驗教學是物理的特色,為了給學生營造沉浸式的場景,八一中老師陳玉華對課堂進行了錄制,但她面對家中沒有黑板、沒有粉筆的困境,用一塊白色瓷磚墻當黑板,墻上貼了15張A4紙,但自己犯的錯誤卻改不了,她錄制了7遍,貼了100多張紙,自己制作器材、進行演示,為了高質量地完成微課,她拼盡了全力。道里區第七中學老師姚志恒注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物理,他利用家里的圓柱形玻璃杯,往杯子里倒水,經過反復研究改進,終于找到了最佳擺放位置,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為了豐富課程內容,他在自己工作室建立的資源庫中查找相關資源,用演示實驗、視頻等對錄制內容進行補充。經過軟件編輯后,課程就形成了。他呈現的實驗現象清晰、明顯。47中的潘昆老師在家里自制實驗設備演示引力的方向,實驗設備設計巧妙、合理,她自己兼編劇、導演、演員、后期剪輯,自編自導自演,拍出了一部足以吸引全場觀眾的電影。為了解決課本上圖片呆板不生動,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49中的邱俊老師用自己動手的鏟子和自制的紙飛機錄制視頻,將一個個慣性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把它放到事物中去,事物就會更清晰。
不知疲倦、早起的人
時間是一個過程參數。為保證知識點的準確性,117中老師張秋玲在備課、錄課過程中,多次修改稿件、反復錄制,她長期坐在電腦、手機前。我有頸椎病、肩周炎,不能出去按摩,在家貼點膏藥、吃點藥緩解疼痛,然后繼續工作,直到錄制完成。為達到效果,他先將PPT課件轉成視頻,然后單獨錄制音頻,用視頻剪輯軟件后期合成。為了做到畫面和聲音相符,視頻和音頻需要剪輯上千遍,這花了他四五個小時的時間,連續四天工作到凌晨。整個微課修改了7遍,剪輯修改時間加起來有50個小時。眼睛、心臟、腰部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癥狀。他說:和抗疫英雄們比起來,這算不了什么!接到任務后,光華中學老師劉曉暉精心準備教學內容,制作課件,撰寫5000多字的教學設計詳細計劃,對錄制的課件一秒一秒地審閱、修改,一遍又一遍地錄制。從構思形成到最后錄制完成,整整四個晝夜,幾乎沒有睡覺!錄制期間,119中老師梁博精心備課,精心打磨教學設計,從早到晚,日夜操勞,不斷完善,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反復錄制,直到滿意。能為學生做點什么,他感到自豪和榮幸!楓華中學老師孫泰龍說:完成任務的那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感覺醫生、護士們都感覺站著都能睡著了。我們確實很累,但是我們的累是寶貴的。為了給學生上一堂高質量的“20分鐘”課,老師們熬過了如此漫長的時間。
克服困難,永不放棄
他們是這樣解決問題的。第十七中學的王銀老師用微課錄制微課,但微課的麥克風損壞了,只能用筆記本電腦自帶的麥克風,回聲和噪音很大,他重新開機聲卡初中物理編輯工作,不斷調試麥克風,把音量調大,在家里掛隔音毯、鋪毛巾,終于錄音效果達到了要求。但由于軟硬件的兼容性問題,錄制的內容和下載的資源在合成過程中聲音有時候大,有時候小。于是我用錄屏軟件和錄音軟件重新合成聲音,解決了問題。上傳到平臺后,發現在手機上收聽效果不好,我重新處理、再次錄制,終于可以在所有拾音端正常播放。楓華中學的張玉明老師在錄制過程中錄到了電腦風扇的噪音,他試了很多次,但噪音還是很大。為了去掉噪音,他經過了近二十次的調試,但效果并不好。風扇是給電腦降溫的,電腦溫度高,風扇就會工作,如果電腦溫度不高,風扇就不應該工作,那就應該沒有風扇噪音了。于是,他找來兩塊裹著塑料袋的羊排放在筆記本電腦下面降溫,又在鍵盤上方的空白處放了兩塊冰淇淋,幾分鐘后,風扇真的不轉了。在冷凍羊排和冰淇淋的幫助下,風扇許久都沒有轉過,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努力,他成功了!徐東中學的老師徐剛沒有專門的錄音設備,就用手機的耳機,用衛生紙做了一個簡單的彈屏初中物理編輯工作,為了得到最佳的音效,他的錄音都選擇在深夜進行。
一個問題往往有多種解決辦法,這就是能力。
團結協作才能取得勝利
眾所周知,方向相同時,合力大于分力。45中曹紅艷老師負責復習《力》這一章,必須在20分鐘內完成,呈現力的基礎知識和三大力的復習總結。不容易,經過幾個不眠之夜的設計,不斷在科學性和嚴謹性方面進行提煉和修改,終于拿出了一份不超課程標準、以課本為依據的PPT文檔。全家動員起來,終于把稿子完成、審核、上傳。17中馬海英老師負責九年級光學復習課,課時雖然短,但內容很多,她用思維導圖來講解這一章的知識結構。于是,我上網百度,學習了如何使用思維導圖軟件。雖然很艱難,但最終在小紅中學王萍老師的幫助下,我做出了符合自己想法的思維導圖;在錄制階段,楓華中學王善麗老師調試了電腦、手機、攝像頭、麥克風、音箱、平板等硬件設備,學習了錄制微課的軟件使用方法,每次遇到問題,同事孫泰龍都熱情地給予技術幫助,這些支持讓她有了和同事交流學習的機會,幫助了她的成長。第七十六中學朱先文老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她要學會錄屏,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她要學會下載錄屏軟件,還要學會如何從零開始把PPT的內容錄到屏幕上,王家闊、劉曉慧、姚志恒老師無私地給予技術支持和幫助,耐心地解決出現的問題!合作應該是21世紀人們應該具備的品質。
錄課的過程是艱辛的,但正是因為老師們的精心準備、用心錄制,才讓學生們在家就能共享優質教學資源,讓“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得以真正落到實處。想到所有學生都能受益,老師們都感到十分欣慰,能為抗擊疫情的勝利貢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這一切都是值得的,這就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自覺和使命。
【審核團隊保障微課高質量】
為提供優質課程資源,我們精雕細琢。道里區教研員謝和建、景川與錄課老師一起查找細節、句型問題,處理視頻中的語音問題。道外區教研員龐彥鋒剛做完眼科手術,不能看電子產品,就遮住一只眼,只用一只眼看,逐句與錄課老師交流,反復交流多次,感觸頗深。平坊區教研員孫鵬飛與錄課老師反復修改課文。香坊區的林淑燕、王麗英老師,四十九中鮑光華老師從課程介紹、實驗教學、板書設計、課文總結等方面對老師們進行了細致的指導。洪鐵老師、松北區教研員王文忠與錄課老師們一起,對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整體難度、視覺效果等進行了反復細致的探討,甚至對標點符號也進行了批改。
審稿老師一直在默默付出,宏觀上,他們需要和錄播老師商討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難度的設定、實驗視頻的錄制、課上練習的選取、課堂小結的設計、每節課之間的時間安排等;細節上,他們需要關注老師表達的每一句話,含義是否準確、分析是否科學、問題是否清晰、表達是否有歧義、動畫是否正確、圖文搭配是否得當、情景是否吸引學生,甚至課件中的標點符號、字體都要一一檢查,每一幀都要細細看,包括畫面是否清晰、切換是否卡頓、聲音是否流暢、是否符合標準等。他們克服各種困難,這樣的工作每天要進行到深夜,微信、QQ、視頻會議不停地往返。 “要充分發揮教研員的服務職能,盡最大努力確保全市初中的教育教學質量,是我們教研員的責任,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這是廣大教研員的共同心聲。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物理學家們”們猶如一條條相連的船只,根相連、心相連、人相連,他們識大局、顧大局、不畏困難、甘于加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一顆顆發光體為學生點亮知識殿堂,用加速度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用伯努利升力的力量推動學生向上攀登,他們在教育的戰場上用另一種方式吹響勝利的吶喊!
貢獻部門:初中教研室
編輯部: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