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今年高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來自浙江的150多名優秀學子已經考入全國頂尖大學。
近日,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公開平臺公布了2020年推薦學生資格名單。除了外國語學校推薦的102名推薦生外,浙江還有55人(實際50人)入圍國際五項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在符合推薦生資格的學生中,杭州學軍中學有16名學生,占比近30%,明顯領先于其他高中。當其他高中生還在為高考而苦苦掙扎的時候,他們已經距離北大、清華零距離了。
本來以為這樣的高材生一定是高高在上的,但是小編上周去了學軍中學西溪校區,無意間在教室里遇到了一位保送生。我立刻改變了看法——這個人戴著黑框眼鏡,發型整齊。平頭的小男孩正忙著指導學弟們做物理實驗。他超級熱情。
這個年輕人叫馬高興,是學軍中學的一名高年級學生。去年他入圍國家物理集訓隊,并已確定考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
在這個因疫情推遲開學的漫長寒假期間,培訓團隊推薦的學生還需要在北大上網絡課程,提前對接大學課程,每周完成固定的課堂作業。當4月份高三返校通知出來時,父母覺得既然他已經被錄取了高中物理奧林匹克,不如在家多呆幾天,但小馬還是堅持盡快收拾行李,和同學一起返回學校。
“其實我很能理解,他們的老師、學生、同學之間的關系都很好,和同學一起學習、生活的時間不會很長,所以他特別懷念在學校的這段時光。”馬高興說媽媽說:“所以學校一通知他,他就立刻回去了,說他回到學校可以幫班主任,因為下一次物理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他可以幫忙輔導老師。”比賽隊里的后輩,他還專門給我準備了幾節課。”
于是,這位保送生就成了學軍校園里的“小老師”。據了解,學軍中學一直有“教書育人”的傳統。小馬高一開始備戰學習時,都是用以前同學推薦的學長來指導理論和實驗。作為前參賽者,高年級學生為下一班即將參加比賽的學生上課。他們不僅提供知識指導,還分享考試經驗。這也是學軍中學近年來學科競賽成績越來越好的原因之一——
2019年7月,小馬學長何劉以總成績世界第一、實驗第一的成績獲得第51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冠軍。今年,學軍中學學生在學科競賽中共獲得金牌15枚(其中13枚入選國家集訓隊),位列全省第一,與成都七中并列全國第一。其中,5人進入中學生信息學國家集訓隊,7人進入中學生物理國家集訓隊,1人進入中學生數學國家集訓隊。
這里的頂尖學者擅長高考競爭。
看到這里,不要以為學軍那些才華橫溢、熱心學術的人只搞競爭。三年級一班的孫同學此前曾獲得省級物理競賽一等獎。雖然他沒有像小馬那樣進入國家集訓隊并獲得推薦名額,但當他切換到高考模式后,他很快就脫穎而出了。
目前,孫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門選修課均取得滿分,她的第一次英語考試成績為140分,相當于高考前的440分(滿分450分),這使得編輯驚呆了。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從高一就開始關注高考的節奏,對我來說,高考仍然是最重要的方向。我出于興趣做物理比賽,一般是在假期和寒暑假假期。”孫說。
高中1班合影
因此,直到高二下學期,他都兼顧了比賽和文化課:“簡單來說,就是保持兩方面的平衡。就功課而言,就是為了提高班級水平。”提高效率,抽出時間完成作業,減少重復性任務。”
更重要的是,在學軍老師的幫助下,孫老師更加自信:“競賽老師不會讓我們放棄課堂學習,課堂老師也不反對競賽。他們會根據具體情況幫我們處理。平衡。”
另一方面,競賽也能促進高考。高三比賽歸來,孫老師也遇到了備考的壓力。 “其他同學高二之后就開始了一輪復習,而我是九月底才開始的,單從題目數量上來說,題目數量比較少。”不過因為他平時基礎扎實,所以很快就跟上了節奏。因為我參加的是物理比賽,所以物理考試比較容易,我的英語基礎還不錯,化學也比較有優勢,所以在生物考試前的這段時間我努力沖刺。
孫說,他學習文化課的“秘訣”就是注重基礎知識,不要丟了能拿到的分,盡力解決難題,但不要強求難題,復習教材和考試大綱仔細、透徹地理解課本內容。
他告訴小編,自己是從育才初中推薦到學軍中學的。剛進入高中時,他感到壓力很大。 “我的身邊都是來自各個初中的優秀學生,他們的刻苦學習和初中的科目積累讓我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但也正是在這種高手云集的環境下,我才發現自己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可以成長得更快。”孫老師一開始的成績排名在50到100之間,現在基本上已經進入了年級前20名。這是他這三年來積累的一點點進步的結果。
在他看來,進入高中時權衡自己的選擇非常重要。 “高考是一種方式,競爭是另一種方式。各種學業考試和選考也會打亂學習精力的分配。所以高中三年,我認為自己在整體協調性和時間上都取得了進步。”管理。”
“我身邊有很多學生,他們可以一邊參加比賽,一邊保持學業。”孫先生觀察到,這些學生的特點是勤奮程度高,即使排隊吃飯也要背誦、復習,時間規劃能力也很強。
拿到440分后,孫想要攻克語文和數學,還和其他人一起學習英語。就在小編采訪孫先生之前,他正在家里上完網絡中文課。 “現在壓力還是有的,老師還告訴我們,大師之間的考試成績差別很小,真正取得更好成績的方法就是看主課,所以我還是想在主課上有更多的優勢。”課程。 ”
在這里,競爭與高考相互促進
很多人認為競賽和高考是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但孫老師和他的前輩們一直在證明,在一定條件下,兩者是可以相互促進的。
馬承天是學軍中學西溪校區2019屆畢業生。去年高考成績712分,位列全省第13名。他目前是清華大學錢學森力學班的一年級新生。高中時,她還是生物競賽隊的成員。
最近是清華大學考試周。當編輯電話聯系她時,她正準備參加模擬考試。 “在清華大學的學習和高中一樣忙碌,課程難度很大,學習壓力也比高中大。但活動也更多,新的經歷也更多,視野也會更廣闊。”
馬承天是他所在大學班級的團委書記。他經常負責部門組織部的活動。他還參加學生會文藝部和多項體育項目。 “因為我們專業鼓勵一年級學生參與科研,所以上學期我花了很大一部分時間在科研上。”
“我在清華遇到了很多學軍校友,感覺學軍的學生在社會工作中更游刃有余,思想更開放,也更大方、自信。”馬承天說,在清華學習和生活期間,他經常有學軍帶來的印記。 “在學軍的高中三年肯定對我的學習習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我細心、認真,喜歡深入探究,這些都帶進了我大學學習中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優秀的高中對我以后的大學學習總是有影響的,尤其是在比賽班的那段時間留學之路,非常受鍛煉。”
馬承天回憶起自己在學軍中學生物競賽班的日子。 “這次比賽給我們軍校學生帶來的不僅僅是證書,還有很多更有意義的東西。”她說。
首先,拓寬了我的知識視野;
二是瘋狂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即使參加比賽,成績排名也基本能保持在年級前十名;
第三是我堅忍不拔、理性冷靜的生活方式,這讓我相信即使遇到挫折,我將來也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就連馬承天的媽媽也認為,女兒之所以能在落后省隊一分的情況下迅速從高考學習中恢復過來,有一半與通過比賽培養的毅力有關。至于另一半,則全歸功于學軍中學的老師們。
剛從比賽回來時,馬承天的體能進步有些落后。班主任程寅對學生因材施教,及時與重回高考賽道的選手一一對話,客觀地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他教我們物理,和我說話。他讓我按照自己的節奏寫論文,讓我很快找到自己的節奏。另外,其他文化老師關系一直很緊密,比如數學老師鄭日峰、誰要求每天必須回答一個問題,參賽者也不例外。”馬承天告訴小編。她媽媽補充道:“我女兒后來高考數學考了140分,這和鄭老師的三年總體規劃息息相關。”
近日,為了表達對母校的感謝,馬承天為清華學弟學妹們拍攝了幾段加油視頻:“清華很美,我們在清華等你!”
為什么“我們”在清華?為了解釋這個詞,馬成田向小編展示了學軍中學西溪校區2019年全體高一班學生的高考成績和畢業去向:
班上符合清北大學錄取條件的學生32人,符合浙江大學錄取條件的學生50人。其中清北錄取21人,投稿錄取6人,復旦錄取2人,浙江大學錄取8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錄取2人,香港大學錄取1人科學技術部...
▼向上滑動查看▼
范志遠于2017年7月和2018年7月兩次獲得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CCF NOI)金牌,兩次入選國家集訓隊,并保送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2019年1月入選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15人國家預備隊(排名第六)。
2018年7月在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全國銀牌的吳成章獲得了降為一級的優惠錄取政策。目前,我正在通過自主招生的方式進入清華大學理科專業。
周宇星于2018年4月在浙江省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進入省隊,享受降級優惠政策。目前,我正在通過自主招生的方式進入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
陳涵在2017年5月的清華信息學夏令營中取得優異成績,獲得降為一級的優惠錄取政策。目前,我正在通過自主招生的方式進入清華大學理科專業。
施廷瀟以浙江省第八名的優異成績獲得2018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并入選省隊。在第33、34屆中國數學冬令營中榮獲銀牌;她的高考成績為707分,位列全省第49位。首先,他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鄭文勛以全省第9名的成績進入浙江省數學隊,并在2018年第34屆全國中學數學冬令營中獲得銀牌,并預錄取清華大學。
莊雅琪以全國并列第一的優異成績獲得2018年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一等獎,并進入省隊。 2018年,她在第34屆全國中學數學冬令營中獲得銀牌,并通過自主招生預錄取清華大學。數學系。
傅若培嚴謹、好學、多才多藝。以三一校考總分79.442分、高考總分697分的成績,通過“清華三一計劃”進入清華大學數學物理專業。
張邁在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第一名,2019年通過“三位一體計劃”進入清華大學。
曾軒以浙江省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獲得2018年全國高中物理競賽一等獎,并入選省隊。第3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獲得全國第10名、浙江省第2名。入選國家集訓隊并推薦至清華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吳越獲得浙江省物理競賽一等獎,并獲得北京大學在浙江自主招生最優惠政策。他被降為北大第一錄取。
牟亦秋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物理競賽浙江賽區一等獎,進入省隊。 2018年第3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并獲得清華大學數學、物理一線自招資格。 。
浙江省排名第8的楊宇欣獲得2018年全國高中物理競賽一等獎,進入省隊。 2018年,她在第3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中獲得銀牌,并通過自主招生進入北京大學工程實驗班。 。
陳多文在2017年、2018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榮獲浙江省賽區二等獎。此外,他還獲得2018年第十四屆泛珠三角物理奧林匹克暨中國名校邀請賽物理綜合測試一等獎、2018年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浙江省預賽一等獎。他以校考總分71.447分、高考總分686分的成績高中物理奧林匹克,通過“三一”,進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陳亦創是一個陽光學生,愛學習、愛學習、愛運動。高中時,他參加了物理比賽并擔任班長。在清華大學“三位一體”計劃中,他面試成績29.5分,總分87.14分,進入清華大學能源電氣專業。
江瀚宇以校考總分89.17分、高考總分693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臨床醫學(片醫學院)專業。榮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高中時代表校足球隊參加各項比賽并獲獎,并在第34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獲得浙江賽區二等獎。
黃文令杰形容自己是“一個熱愛文學的科學家”。高中兩年沉浸在物理競賽的樂趣中,在高考最后時刻努力追趕。憑著頑強的毅力和深入的思維能力,我最終在高考中取得了701分,其中語文143分,語文單科排名浙江省第一。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學士、碩士、博士”臨床醫學專業。
2018年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冬令營獲得金牌的王天耀,以自主招生降為一級的優惠政策考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浙江省排名第8的陳濮陽獲得2018年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進入省隊并在全國決賽中獲得銀牌。獲得北京大學一線預錄取資格,進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陳躍迪在北大文科初審中獲得A+,在三一初審中獲得A+。文科項目面試成績271.53分,獲得50分降為地方本科自主招生控制線的錄取資格。高考總分707分,位列全省第51名。在三一考試中獲得綜合成績94.559分,考入北京大學計算機系。
趙子涵高一、高二兩次獲得全國中學生生物聯賽一等獎。高二時就進入省隊。在第27屆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中獲得金牌,并入選國家集訓隊。直接保送清華大學生物學專業。理科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