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為知乎上同題問題的回復。
從科普角度,或者說基礎科學素養來看,“光電效應”和“角動量”還是蠻有用的。光伏效應在太陽能發電、能譜等方面有豐富的應用,角動量對于理解物體的旋轉有很大幫助。但當涉及到現實生活時,這兩種方法似乎都沒用。我不明白“角動量”怎么是實用知識?你能理解花樣滑冰運動員旋轉一圈時速度的變化嗎?
在我看來,“光電效應”和“角動量”是非常基礎的物理知識,應該納入高中物理的教學大綱中。 “角動量”的引入自然是“減負”、減少高中物理知識量的要求。如果讓我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我會選擇去掉“角動量”并保留“光電效用”。
因為高中物理教材必須盡可能展現物理的面貌,不能停留在經典物理。雖然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比較復雜,但是高中生必須要了解這些東西。光電效應的模型簡單明了網校頭條,是向學生引入量子思維的絕佳知識點。
去掉“角動量”也有它的問題:開普勒最基本的三大定律不是很清楚;力學研究也僅限于粒子,無法處理剛體,使得物理學離現實生活越來越遠。 。但無論如何,在沒有“角動量”概念的情況下,粒子問題仍然可以研究清楚。高中力學僅限于粒子系統,依然能出不錯的高考題。而“角動量”本身并沒有如此豐富的物理思想在里面。
該賬號目前是我知乎賬號的特色內容。如果我在知乎上寫下我對它很滿意,適合單獨寫一篇文章光電效應 高中物理,我就會推到這里。歡迎關注。 (知乎包含大量笑料、笑話、吐槽光電效應 高中物理,也歡迎您點擊“閱讀原文”跳轉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