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鏡及其應用
1.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2.平行光通過透鏡的光路圖:通過透鏡的三種特殊光線:
3.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
(1)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虛像(照像機原理);
(2)當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投影儀原理);
(3)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實像(放大鏡原理)。
另:當u=2f時成倒立、等大的虛像;(可拿來測焦距)。
當u=f時未能成像。
4.一倍焦距分虛實,兩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5.老年人戴的老花鏡是凸透鏡,遠視眼病人戴的斜視墨鏡是凹透鏡。
演示透鏡的會聚和發散
雙眼成像原理
斜視眼的矯治
近視眼的矯治
投影儀成像原理
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顯微鏡光路圖
質量與密度
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用m表示。
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質量的單位:千克(kg);常用單位:噸(t)、克(g)、毫克(mg)。1t=,1kg=1000g,1g=。
2.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物態和位置而改變。
3.密度的估算公式:ρ=m/v。(常見物質的密度的大小關系)
4.檢測密度:
用天平測出物體的質量,用燒杯測出容積,用公式ρ=m/v估算出該物體的密度。
5.密度與氣溫:
室溫能改變物體的密度,通常物體都是在室溫下降時容積膨脹,密度變小,即熱脹冷縮。(水在4℃時密度最大,水在0℃—4℃是熱縮冷脹,水面水冰封水中魚兒游)
6.密度與物質分辨:
不同物質的密度通常不同,通過檢測物質的密度可以分辨物質。
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容積的關系
檢測小鐵塊的密度
檢測鹽水的密度
雙提法檢測小鐵塊密度
力
1.力的作用療效: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4.彈簧測力計的制做原理: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反比。
5.重力:G=mg(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上)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反比。
力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式
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力使物體發生形變
重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
檢測不規則物體的重心的方式
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定理:
一切物體在沒有遭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二力平衡的條件:
(1)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
(2)大小相等;
(3)方向相反;
(4)在同一條直線上。
3.平衡狀態:
(1)靜止;
(2)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的物體,一定遭到平衡力的作用,且物體所受的合力一定為0N。
4.影響磨擦力大小的誘因:
(1)壓力大小;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影響滑動磨擦力大小的誘因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慣性
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
浮力
1.影響浮力的誘因:
(1)壓力大小;
(2)受力面積大小。
估算公式:p=F/S。
2.液體浮力的特征:
(1)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浮力;
(2)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浮力相等;
(3)在同種液體中,深度越深,液體浮力越大;
(4)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液體浮力越大。
3.液體浮力的估算:p=ρgh,液體的浮力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溶入液體的深度有關。
4.否認大氣壓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測定大氣壓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1標準大氣壓為,即1.013×105Pa。
5.大氣壓與海拔高度的關系:
大氣壓隨高度的降低而降低。
6.流體浮力與流速的關系:
在二氧化碳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浮力越小(客機、汽車擾流板原理)。
浮力
壓力的作用療效
探究影響液體浮力的誘因
連通器原理
托里拆利實驗
活塞式抽水機的原理
探究流體浮力
壓強
1.壓強形成的緣由:
壓強是由液體(或二氧化碳)對物體向下和向上的壓力差形成的。
壓強的方向:豎直向下。
2.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壓強,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注意: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容積有關;浸入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壓強與浸入的深度無關。
3.物體的沉浮條件:
飄浮、懸浮、沉底(ρ物與ρ液的關系)
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下浮和下沉的。
4.求壓強的幾種方式:
(1)稱重法:F浮=G-F拉;
(2)壓力差法:F浮=F向下-F向上;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
(4)懸浮或漂浮法:F浮=G物。
阿基米德原理
壓強的原理
探究壓強的大小跟什么誘因有關
探究壓強的大小和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檢測壓強大小
檢測鋁塊浸入水底所受的壓強
鹽水浮豬肉
密度計的使用
潛水艇原理
功和機械能
1.功的兩個要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聯通的距離。
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估算:W=Fs。
2.功率的估算:
功率的推論公式:P=Fv。(按照W=Pt)
3.動能:
物體因為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率有關,且運動速率對動能的影響較大。
4.重力勢能:
物體因為高度所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物體被抬起的高度有關。
5.機械能包括動能和重力勢能。
6.物體因為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水的密度及物理意義,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程度和物體的材料、性質有關。
簡單機械
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就是杠桿。
一根硬棒要成為杠桿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①要有力的作用;
②能繞某固定點轉動。
2.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的平衡是指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L1>L2,F1<F2省力費距離;(鋼絲鉗、撬棒)
(2)吃力杠桿:L1<L2,F1>F2吃力省距離;(鉗子、筷子)
(3)等臂杠桿: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離,能改變力的方向。(天平)
4.使用滑車架時,在動滑輪有幾段繩子承當總重力,繩子自由端的拉力就是總重力的幾分之一。
且物體下降“h”,則繩子自由端聯通“s=nh”,其中“n”為繩子的段數。
5.機械效率:
滑車架的機械效率:
機械效率
內能
1.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質原先性質的最小微粒。
2.分子熱運動:
(1)內容: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2)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氣溫有關,氣溫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3.分子間的斥力
(1)分子間的引力;
(2)分子間的作用力。
4.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稱作物體的內能。(單位J)
內能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物體氣溫下降時內能降低,氣溫增加時內能減低。
5.改變物體內能的途徑有:做功和熱傳遞。
熱量: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內能的多少稱作熱量,熱量的單位是焦耳。
熱量是一個過程量,要用“吸收”或者“放出”來敘述,不能用“具有”“含有”,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它的內能改變越大。
6.比熱容:
(1)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氣溫下降或增加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稱作這些物質的比熱容;
(2)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每種物質都有自己的比熱容,單位:J/(kg·℃);
(3)熱量的估算:Q吸=cm(t-t0),Q放=cm(t0-t),
7.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
化學意義為:1kg的水水溫下降(或減少)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由于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水常拿來調節溫度、取暖、作冷卻劑、散熱等。
分子熱運動
分子間的斥力
做功可以改變物體內能
內能的借助
1.熱機是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
最常見的熱機是內燃機,內燃機可分為柴油機和汽油機兩種。
2.內燃機的工作過程:內燃機的每一個工作循環分為四個沖程:吸氣、壓縮、做功、排氣沖程。
其中,吸氣、壓縮和排氣沖程是借助飛輪的慣性來完成的,而做功沖程是惟一對外做功的沖程,是由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另外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柴油機工作一個循環飛輪轉兩周,完成四個沖程,做功一次。
汽油機通過壓縮空氣直接燃起汽油,因而汽油機氣缸底部沒有化油器,而有一個噴油嘴。工作中浮力較大,比較笨重-用在拖拉機、坦克、火車等。
3.熱值: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稱作這些燃料的熱值。單位:J/kg
公式:Q=mq(q為熱值)。
4.熱機的效率:
熱機拿來做有用功的那部份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稱作熱機的效率。
5.提升熱機效率的途徑:
(1)使燃料充分燃燒;
(2)盡量減少各類熱量損失;
(3)機器零件間保持良好的潤滑、減小磨擦。
6.能量守恒定理:
能量既不會陡然剿滅,也不會陡然形成,它只會從一種方式轉化為其他方式,或則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其它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數保持不變。
熱機
電壓和電路
1.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
(1)被絲綢磨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
(2)被毛皮磨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
2.電荷間互相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抵觸,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電荷量:物體所帶電荷的多少稱作電荷量,也簡稱電荷。
電荷量單位是庫侖,簡稱庫,單位符號C。
4.帶電體:假如物體才能吸引輕小物體,就說這個物體帶了電,或則說帶了電荷。
實驗室里常用驗電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5.磨擦起電。
磨擦起電的本質:
①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只是電荷發生了轉移,使正負電荷分開;
②在轉移的過程中電荷的總數是保持不變的,即電荷是守恒的;
③在轉移的過程中只能轉移帶負電荷的電子。
6.讓物體帶電的兩種方式。
①摩擦起電:用磨擦的方式使物體帶電,其實質是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②接觸起電:將帶電體接觸一個不帶電的物體時,這個物體就帶上了與帶電體電性相同的電荷。
7.導體和絕緣體。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大地、人體、石墨、食鹽水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
兩者沒有絕對界限,條件改變時絕緣體也容易導電,如:空氣在高壓下,玻璃在低溫下。
8.電壓:電荷的定向聯通產生電壓。
電壓的方向:把正電荷定向聯通的方向規定為電壓的方向。
9.電路的基本組成。
發光晶閘管:簡稱LED,兩根引線中較長的為負極。當電壓由負極流向正極時發光,按照其發光與否可以判定電路中是否有電壓及電壓的方向。
兩種基本電路的聯接形式:串聯、并聯。
電路的三種狀態:通路、斷路和漏電。
10.電壓表的使用:
(1)電壓表必須和被測用家電串聯;
(2)電壓必須從正接線柱流入,負接線柱流出;
(3)選擇合適的阻值(0~0.6A;0~3A)。
11.電壓用符號“I”表示,電壓的單位是安培,符號是“A”。另有毫安(mA)、微安(uA)。
12.串、并聯電路的電壓規律:
(1)串聯電路中各處電壓都相等(即I串=I1=I2);
(2)并聯電路中,支路中的電壓等于各大道中的電壓之和(即I并=I1+I2)。
電路
磨擦生電
接觸帶電
帶電物體吸引輕小物體
電荷間的互相作用
驗電器的使用
演示電荷在金屬棒中的定向聯通
簡單電路
簡單電路-漏電
簡單電路-斷路
練習聯接電路
練習使用電壓表
電流、電阻
1.常見的電流值:
家庭照明電路電流220V;一節干電瓶1.5V;
對人體安全的電流不低于36V;手機電瓶電流約3.7V。
2.電流用符號“U”表示,電流的單位是伏特,符號V,另有kV和mV。
3.電流表的使用:
(1)電流表必須與被測用家電并聯;
(2)電流表的“+”接線柱聯接緊靠電源負極的一端,“-”接線柱聯接緊靠電源正極的一端;
(3)選擇合適的阻值(0~3V;0~15V)。
4.串、并聯電路電流的規律:
(1)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流等于各部份電路兩端的電流之和(即U串=U1+U2);
(2)并聯電路各大道兩端的電流相等,都等于電源電流(即U并=U1=U2)。
5.內阻用“R”表示,單位是歐姆,符號Ω,另有kΩ、MΩ。
導體的內阻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及濕度有關。與導體兩端的電流和通過的電壓無關。
6.半導體:導電性能介于導體和絕緣體,可制做晶閘管和二極管。
7.超導現象:金屬中銀的導電性最好,但仍有內阻。
如,鉛在-265.95℃以下,內阻弄成0。
8.滑動變阻器:
(1)原理:通過改變接入電路的內阻線的寬度來改變阻值的大小。
(2)接法:必須“一上一下”。
(3)作用:①保護電路;②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大小。
練習使用電流表
練習使用滑動變阻器
探究影響導體內阻大小的誘因
歐姆定理
1.歐姆定理:導體中的電壓跟導體兩端的電流成反比,跟導體的內阻成正比。
2.伏安法測小燈泡的內阻。
(1)原理:歐姆定理;
(2)注意事項:
①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斷掉狀態;
②閉合電路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調到電阻最大處;
③接通電路后,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小燈泡兩端的電流為額定電流,多次檢測時從該電流逐次增加。
④應多次檢測,最后估算內阻的平均值。
探究串聯電路的特性
探究串聯電路電流的規律
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的特征
探究并聯電路的特性
探究并聯電路電流的規律
探究并聯電路中電流規律
探究電壓與電流的關系
探究電壓與內阻的關系
伏安法測內阻
電流表判定電路故障
電流對小燈泡照度的影響
比較小燈泡的色溫
電功率
1.電功:電壓所做的功叫電功。
電功的符號是W。公式:W=UIt。
電壓做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方式能的過程。
電功的單位:焦耳(焦,J)。電功的常用單位是度,即千瓦時(kW·h)。
1kw·h=3.6×106J。
2.電能表(電度表):檢測用家電在一段時間內所消耗電能。
600r/(kw·h)表示接在這個電能表上的用家電,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上的轉盤轉600轉。
3.電功率表示電壓做功的快慢。
(1)定義式:P=W/t,單位:W、kW和mW。
(2)電功率估算式:P=UI。(把握常見用家電的電功率數值)
4.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
額定功率:用家電在額定電流下的功率。
實際功率:用家電在實際電流下的功率。
5.測小燈泡的實際功率:
(1)原理:P=UI;
(2)多次檢測求出不同電流下的實際功率。
6.電功率與歐姆定理的推論公式:P=W/t,P=I2R水的密度及物理意義,P=U2/R。
7.焦耳定理:
電壓通過導體時電能轉化成內能的現象叫電壓的熱效應。
電壓通過導體形成的熱量跟電壓的二次方成反比,跟導體的內阻成反比,跟通電時間成反比。
焦耳定理公式:Q=I2Rt。
電熱的借助和避免。
生活用電
1.家庭電路:
家庭電路由進戶線、電能表、閘刀開關、保險絲、開關、用家電、插座、導線等組成。
2.安全用電:
(1)電路中電流過大的緣由:①短路;②用家電總功率過大;
(2)保險絲的特征:內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
保險絲的作用:當電路中電流過大時保險絲發熱熔斷,切斷電路。
(3)觸電類型:人體接觸火線、大地;人體接觸火線、零線;電弧觸電;邁步電流觸電。
電與磁
1.磁現象:磁性、磁體、磁極、磁場、磁感線、磁化等。
2.同名磁體相互抵觸,異名磁體相互吸引。
3.在磁極外部,磁感線都是從磁極的N極出發,回到S極。
4.地磁場:月球周圍存在的磁場,地磁N極在地理北極附近,地磁S極在地理南極附近。
5.電壓的磁效應:
(1)實驗:奧斯特實驗(德國化學學家);
(2)內容:通濁度線周圍存在磁場;磁場的方向與電壓方向有關。
6.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極的磁場相像。
7.安培定則:
用左手握螺線管,讓四指指向螺線管中的電壓方向,則大手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
8.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壓的大小、線圈阻值以及有無鐵芯有關。
9.電動機的原理:通濁度體在磁場中遭到力的作用。
10.發電機的原理:電磁感應現象。(日本:法拉第)
形成感應電壓的條件:閉合電路的一部份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感應電壓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有關。
地磁場
條形磁極的磁場
蹄形吸鐵石的磁場
電磁熔斷器
電動機
發電機
信息的傳遞
1.電話:年日本發明家貝爾發明了第一部電話。
(1)基本結構:主要由麥克風和揚聲器組成。
(2)工作原理:麥克風把聲訊號轉化為聯通號;揚聲器把聯通號轉化為聲訊號。
2.電話交換機:可以提升線路的借助率。
3.導體中迅速變化的電壓形成電磁波,光也是一種電磁波。
4.波長、頻率和聲速的關系。
5.光纖通訊借助的是光的反射原理。
6.目前使用最頻繁的網路通訊方式是電子電郵。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1.能源的分類(方法一):
(1)一次能源:可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取的能源為一次能源(化石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氣、風能、水能、潮汐能、太陽能、地熱能、核能、柴薪等。
(2)二次能源:難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取,必須通過一次能源的消耗能夠得到的能源稱為二次能源。如電能。
2.能源的分類(方法二):
(1)可再生能源:可以從自然界中源源不斷地得到的能源,屬于可再生能源。
如水能、風能、太陽能、食物、柴薪、地熱能、沼氣、潮汐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但凡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的能源,都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核能。
3.獲取核能的兩條途徑:
(1)裂變:鏈式反應。
核反應堆中的鏈式反應是可控的,原子彈的鏈式反應是不加控制的。
核電站借助核能發電,目前核電站中進行的都是核裂變反應。
(2)聚變:熱核反應。
核彈爆燃的核聚變反應是不可控的。
4.太陽能的直接借助:
(1)借助集熱器加熱物質;(熱傳遞,太陽能轉化為內能);
(2)用太陽能電板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加老師陌陌約請步入漢中高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