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擲色子嗎?
科普讀物
這本書出版于2006年,作者是曹天元,它被譽為“中國的《時間史話》”,嗶哩嗶哩的監事長陳睿也曾特地錄制視頻,向用戶熱情推薦這本科普讀物。
一本優秀的科普讀物必須具有趣味性,由于它的目的是吸引更多人熱愛科學,而非對科學敬而遠之;而嚴謹性亦必不可少,由于讀者絕不肯冒著被欺騙的風險進行閱讀,這就要求科普作者有過硬的專業素質。
作者-曹天元
Cao,the
曹天元無疑是這樣一位可靠的科普作者,他極力迸發讀者的期盼與好奇,——“……我們將和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天才們同行,去親身體驗一下她們當初曾經歷過的這些困擾、激動、恐懼、狂喜和驚訝。”——類似的煽動貫串全書;在須要進行估算時,他給讀者以熱情的鼓勵,也不忘開導讀者量子物理史話曹天元,雖然跳過估算的步驟,內容上的連貫性也幾乎不會被打斷。至于這本《上帝擲色子嗎?》中涉及的量子化學知識,有化學學博士陳群的背書,讀者自然毋須對其嚴謹性過于憂慮。
量子化學
全書分為十三個章節,前半部份圍繞著學界對光的本質的數次爭辯展開。量子化學在“微粒說”和“波動說”的對決中徐徐浮出水面,直至玻爾提出“互補原理”,即光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化學最令人蒙蔽的部份也驟然出現——如何剖析它。
從“波粒二象性”到“測不準定律”,量子化學擊碎了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一群科學家對“確鑿無疑”的宇宙的期盼。阿姆斯特丹學派主要推崇她們的“哥本哈根解釋”,但因為她們把人類的“意識”作為解釋的重要誘因,這一派理論變得過于驚世駭俗了。與之并列的有MWI理論,即多宇宙理論;系綜理論,這些單純指出統計意義的理論多少有點矯飾主義的色調;還有隱變量理論、GRW理論、退相干歷史……作者在書的最后還稍稍談到了弦論。
閱讀前的提醒
Tips
希望這種名詞不會嚇退你,由于這本書雖然對沒有理工科背景的朋友十分友好。不過閱讀過程中的疑問覺得是難免的,由于雖然量子奠基人之一玻爾也說:“如果誰不為量子論而倍感疑惑,那他就是沒有理解量子論。”
最后量子物理史話曹天元,我想引用三句話,它們顯示了三位科學家對量子化學的不同理解,也透漏出量子化學在不同研究階段帶給人們的體味。
愛因斯坦:
玻爾,親愛的上帝不擲色子。
玻爾:
愛因斯坦,別去指揮上帝該如何做。
霍金:
上帝不但擲色子,他還把色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