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軍
區域:廣東省-南陽市-容縣
中學:寧鄉九里實驗中學
共1節課
第三節大氣浮力中學數學人文教學2011年課程標準版
1 教學目標 了解托里拆利實驗的方法和結果,記住大氣浮力值。
3、能夠用大氣浮力知識解釋相關現象大氣壓強公開課視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 學業情況分析 3 重點難點 4 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期教學活動 1 【引言】實驗介紹
中學生課前布置,擬實驗氣壓的存在
示范:水淹金山實驗
中學生觀察杯子的變化和蘸蠟燭的過程,驚喜步入主題
活動二【活動】理論探究
根據液體浮力的特點,推導出二氧化碳的浮力是多少?
中學生思考與回答
舉一反三,加強理解
活動三【活動】實驗驗證
1、示范:酸奶盒用力抽真空,空袋被壓扁。
2. 問:是誰壓壞了袋子?
3. 延伸問題: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降低氣壓?
2.馬格德堡半球模擬實驗
問:馬格德堡半球實驗的過程和現象是怎樣的? 實驗方法有哪些? 演示步驟 1.2
第一步:一只手握住注射器,另一只手將柱塞向后拉,感受用力; 松開并觀察柱塞的運動。
第二步:用另一支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輕輕推至最后端,同時插入橡皮擦(排出內部空氣并密封注射器孔),將橡皮擦和注射器握住一只手,另一只手向后拉柱塞,感覺很硬; 放手觀察活塞的運動。
問題一:為什么要用很大的力來推動活塞?
問題2:松手后是什么力推動活塞前進?
擴展問題:我們以什么方式進行實驗? 這個實驗有哪些應用?
第三步:同第二步一樣,將柱塞推到底后,只用一只手握住注射器,另一只手將柱塞向后拉,感覺用力; 松開并觀察橡皮擦的運動。
問:
第 4 步:通過兩次改變注射器方向來重做第 2 步。
問:第 4 步說明了什么?
設置實驗:課后 DIY 霰彈槍! (展示我的霰彈槍)。
觀察實驗現象,
答:箱內空氣被吸,浮力減小,(P外>P內)大氣壓壓扁袋。
延伸:我們用降低二氧化碳密度的方法來降低二氧化碳的浮力。
表示馬格德堡半球實驗,實驗方法是真空法。
答案1:拉動活塞時要克服大氣壓力需要很大的力氣。
答案 2:松手時大氣壓力推動活塞向前。
延伸回答:和馬德半球實驗一樣,實驗是用真空法進行的。
應用:霰彈槍
中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步驟3、4設計氣槍
答:各個方向的氣壓
課后安排中學生制作一把獵槍,體驗玩小學數學的樂趣。
活動四【活動】大氣壓力檢測
1. 解釋實驗概念:演示將水從注射器中抽出的過程。 對比右邊第二張圖說明:大氣壓有壓低火柱的力量。 如果注射器足夠長,活塞會再次下降。 會形成真空。 實驗告訴我們,高度接近10.4米。 增加火柱的方法是把水變成水銀,用試管代替注射器。 這是托里拆利的實驗。 這個實驗可以用來研究大氣浮力的大小。
2.托里切利實驗視頻回放
3. 問問題:
(1) 為什么水銀柱不會掉出來?
(2) 為什么大氣壓力等于玻璃管中水銀柱形成的浮力?
班主任分析:拿水銀柱底面的液片分析浮力,求出上下浮力的平衡,幫助學生理解。
(3) 大氣壓是多少?
活動五【活動】晴雨表
1.什么是氣壓計?
哪些是無液氣壓計? 哪種金屬盒氣壓計?
陳列柜:金屬盒氣壓計
中學生查課本或其他資料作答。
觀察實物并比較其特性
活動六【練習】鞏固練習
復習總結:你學到了什么?
中學生總結,班主任點評。
中學生練習
練習見講義
第三節大氣浮力
課程設計 課堂記錄
第三節大氣浮力
1 第一學期教學活動 1 [引言] 實驗介紹
中學生課前布置,擬實驗氣壓的存在
示范:水淹金山實驗
中學生觀察杯子的變化和蘸蠟燭的過程,驚喜步入主題
活動二【活動】理論探究
根據液體浮力的特點大氣壓強公開課視頻,推導出二氧化碳的浮力是多少?
中學生思考與解答
舉一反三,加強理解
活動三【活動】實驗驗證
1、示范:酸奶盒用力抽真空,空袋被壓扁。
2. 問:是誰壓壞了袋子?
3. 延伸問題: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降低氣壓?
2.馬格德堡半球模擬實驗
問:馬格德堡半球實驗的過程和現象是怎樣的? 實驗方法有哪些? 演示步驟 1.2
第一步:一只手握住注射器,另一只手將柱塞向后拉,感受用力; 松開并觀察柱塞的運動。
第二步:將另一只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輕輕推至最后端,同時插入橡皮擦(排出內部空氣,密封注射器孔),握住橡皮和注射器用一只手,用另一只手將活塞向后拉,感覺很硬; 放手觀察活塞的運動。
問題一:為什么要用很大的力來推動活塞?
問題2:松手后是什么力推動活塞前進?
擴展問題:我們以什么方式進行實驗? 這個實驗有哪些應用?
第三步:同第二步一樣,將柱塞推到底后,只用一只手握住注射器,另一只手將柱塞向后拉,感覺用力; 松開并觀察橡皮擦的運動。
問:
第 4 步:通過兩次改變注射器方向來重做第 2 步。
問:第 4 步說明了什么?
設置實驗:課后 DIY 霰彈槍! (展示我的霰彈槍)。
觀察實驗現象,
答:箱內空氣被吸,浮力減小,(P外>P內)大氣壓壓扁袋。
延伸:我們用降低二氧化碳密度的方法來降低二氧化碳的浮力。
表示馬格德堡半球實驗,實驗方法是真空法。
答案1:拉動活塞時要克服大氣壓力需要很大的力氣。
答案 2:松手時大氣壓力推動活塞向前。
延伸回答:和馬德半球實驗一樣,實驗是用真空法進行的。
應用:霰彈槍
中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步驟3、4設計氣槍
答:各個方向的氣壓
課后安排中學生制作一把獵槍,體驗玩小學數學的樂趣。
活動四【活動】大氣壓力檢測
1. 解釋實驗概念:演示將水從注射器中抽出的過程。 對比右邊第二張圖說明:大氣壓有壓低火柱的力量。 如果注射器足夠長,活塞會再次下降。 會形成真空。 實驗告訴我們,高度接近10.4米。 增加火柱的方法是把水變成水銀,用試管代替注射器。 這是托里拆利的實驗。 這個實驗可以用來研究大氣浮力的大小。
2.托里切利實驗視頻回放
3. 問問題:
(1) 為什么水銀柱不會掉出來?
(2) 為什么大氣壓力等于玻璃管中水銀柱形成的浮力?
班主任分析:拿水銀柱底面的液片分析浮力,求出上下浮力的平衡,幫助學生理解。
(3) 大氣壓是多少?
活動五【活動】晴雨表
1.什么是氣壓計?
哪些是無液氣壓計? 哪種金屬盒氣壓計?
陳列柜:金屬盒氣壓計
中學生查課本或其他資料作答。
觀察實物并比較其特性
活動六【練習】鞏固練習
復習總結:你學到了什么?
中學生總結,班主任點評。
中學生練習
練習見講義
標簽:3節課,氣氛,浮力,優秀,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