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熱點知識點總結
在平時的學習中,各種知識點大家都背過吧? 在教育實踐中,知識點是指對某一知識的普遍引用。 您還在為知識點總結不夠而煩惱嗎? 以下是小編為您收集的中學數學熱點知識點總結。 僅供參考。 去看看吧。
對于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在很多中學生看來,熱點部分的學習是最牙痛的。 由于這部分內容容量大、概念多、規則多、公式多,對于很多中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部分。 但無論學習內容有多么難,如果我們能掌握方法、技巧、要領; 注重實踐,善于總結,提高成績,我們不會責怪。
1. 識別和分析概念并打下堅實的基礎
任何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都離不開基礎知識。 熱學部分的基礎知識既豐富又分散,要區分清楚,熟記于腦。
(1)、關于電路
1.串聯和并聯
中學數學要求中學生掌握兩種最基本的連接形式:串聯和并聯。 能夠正確地分析和判斷自己對前面內容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要識別電路的類型,可以按照定義:“逐個連接”表示串聯,每個器件以“先連接、后連接”的方式并聯在電路的兩點之間(“第一個”是最先連接的)電壓流入家用電器的那一端)是哪一端,“尾”是指電壓從家用電器流出的一端)這個電路是并聯電路。
2. 通道、斷路、短路
電路中出現的這三種狀態,其中開路是電路各處都連通,開路是電路中某處斷開。 這兩種狀態很容易被接受和區分。 而且,中學生對于漏電的辨別能力也無能為力,不知道哪里漏電、為什么漏電。 看來只要注意分析要點,就能找出漏點在哪里了。 電壓具有走捷徑的特性。 捷徑是指這條路徑上的電阻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即是一根空線。 當一根空線,或者一個開關,或者一個電壓表(內阻小到你感覺沒有)與家用電器并聯時,電壓只通過空線,而開關或電壓表不接家用電器,導致家用電器漏電而無法工作。
(2)三個重要的數學量——電流、電壓、電阻
1.概念分析
電荷的定向連接產生電壓,這就是電壓產生的定義,簡單易懂; 電流是電壓產生的原因,沒有電流就沒有電壓; 內阻是指導體對電壓的限制作用,即限制作用越大,電壓就越小。
2. 符號
電壓、電壓、電阻三個化學量分別用I、U、R表示,單位字母分別為A(安培)、V(伏特)、Ω(歐姆)。
3、工具的使用
電壓表是檢測電壓的工具; 電流表是檢測電路兩端電流的工具; 滑動變阻器可以用來調節電路中的電壓和家用電器兩端的電流。
(3)電功率(W)、電功率(P)
化學中的電功沒有精確的定義,它只是描述性的。 當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時,就稱為完成了電功。 也就是說,電功是指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 如果你知道電功的多少,你就知道消耗了多少電能。 家用電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電能稱為電功率。 電功率的大小不僅取決于消耗電能的多少,還取決于使用時間的長短。
2、理解規則,掌握關鍵
(1)串聯、并聯電路中三個化學量的特性
串聯電路中:各處電壓相等; 電路兩端總電流等于部分電路兩端電流之和; 總內阻等于各導體電阻值之和。 并聯電路中:支路電流等于各路電壓之和; 各通道兩端電流相等; 并聯電路總內阻的倒數等于各并聯導體內阻的倒數之和。
(2)歐姆定理
導體兩端的電壓與導體兩端的電流成反比,與導體的內阻成正比。 這個定理非常重要。 有必要加強理解和記憶其使用條件和注意事項。
(3)電功率定理
某一電路上的電功與電路兩端的電流、電路中的電壓以及通電時間成反比。 在數學上,電功率是通過電路兩端的電流U、電路中的電壓I和通過時間t的乘積來估算的。
(4)焦耳定理
當電流通過導體時,導體就會發熱。 這種現象稱為電壓的熱效應。 日本化學家焦耳經過多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實驗,準確地確定了電壓產生的熱量與電壓、電阻和時間的關系:電壓流過導體某一截面時產生的熱量與通過的電壓有關。通過這段導體的電流與 的平方成反比,與該導體的內阻成反比,與通電時間成反比。
3、疏通關系,建立框架
在掌握上述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了解各種數學量之間的關系,熟悉各種化學量的單位和換算關系,以便能夠快速選擇相應的估算公式并制定解決方案。
(1) 重要估算公式
一、三個化學量的關系式
串聯時:I=I1=I2; U=U1+U2; R=R1+R2(若有多個阻值為R0的內阻串聯,則R=nR0)
并聯時:I=I1+I2; U=U1=U2; 1/R=1/R1+1/R2(若有多個阻值為R0的內阻并聯,則總內阻R=RO/n)
2.歐姆定理:I=U/R
這個公式中只有電壓、電壓和電阻三個化學量,但它的作用卻非常重要。 使用公式時要注意:①三個化學量必須指同一截面導體,或同一電路; ②三個化學量的單位必須使用國際單位,即A、V、Ω; 這些量中的任何兩個都可以用來求出第三個量。
3、電功率公式:W=Uit; 電功率公式:P=UI
電功和電功率這兩個化學量的估算受歐姆定律及其變體公式的影響,因此估算電功率的公式有很多,選擇使用時很難選擇,所以要注意選擇方法和技巧,以及所需問題電路串聯時:電功率選擇公式:W=I2Rt,電功率選擇為P=I2R; 并聯所需電路時,分別選取W=U2/Rt、P=U2/R。 了解電路的特性(等電壓或等電流)以促進問題的解決。
4.焦耳定理:Q=I2Rt
焦耳定理的公式與電功率公式基本相同。 使用時還應注意配方的選擇。 當所討論的電路是純內阻(不僅將電能轉化為內能,而且沒有其他方式形成它)電路時,可以任意選擇幾個公式; 如果不是純內阻電路,只能用公式Q=I2Rt,否則估計會錯誤。
(2)單位換算
單位換算有兩個前提:一是記住各個化學量的單位和符號;二是記住每個化學量的單位和符號。 另一個是要記住每個單位之間的換算率。 其中,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化學量有很多單位。 注意每個化學量的任意兩個相鄰單位之間的換算率為1000。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歐姆定理及其變體公式的影響,電功率、電功率、焦耳定理的公式有很多,并且還成立了很多單位。 使用時,所有化學量均使用國際單位。
4、善于總結、概括要領
下面的要點非常重要。
(1)串并聯電路的識別
區分它們的方法,里面已經提到了。 做題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并快速做出判斷。
(2)泄漏的識別
掌握漏電現象的真正含義——電流不經過家用電器就返回電源正極。 注意電壓-電流的特性走捷徑。 當電路中發現有空線,而開關或電壓表等器件與家用電器并聯時,相應的家用電器就會漏電而無法工作。
(3)串、并聯電路中三個化學量的關系
上面已經詳細描述了兩個回路中三個化學量之間的關系,但是這一點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請記住,串聯時電壓相等,并聯時電流相等。 這一點對于解決問題非常有用。
(4)關于解題時公式的選擇
由于電功率、電功率、焦耳定理的估計公式很多,根據所選公式的不同,估計的難度也不同。 選擇公式時要注意方法,串聯時常選用等電壓的公式,如W=I2Rt、P=I2R,并聯時Q=I2Rt時物理電學符號素材,常選用等電流的公式,如W=U2/Rt、P=U2/R、Q=U2/Rt,這樣解決問題時思路清晰物理電學符號素材,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明天的內容就到此為止。
【初中數學熱科知識點匯總】相關文章:
中學數學熱火常見考試知識點匯總03-29
高中數學熱點知識點總結11-26
中考化學、熱知識點08-24
高考數學知識點:熱點04-12
中學數學熱考備考要點01-22
化學選修電氣三個知識點08-29
[精]中考化學知識點:熱議01-06
中學數學專題備考大綱12-09
高考數學、電學易錯知識點整理12-21
中考數學復習所需知識點詳解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