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湖北省化學學會對第39屆全省學生數學大賽(廣東賽區)大賽得獎名單進行了公示。同日,中國物理會也公示了第36屆中國物理奧林匹克(復賽)銀獎中學生名單。記者注意到,從省一數據來看物理奧賽中國第一,去年上海地區數學奧賽表現亮眼,物理奧賽則與今年持平。
去年數學奧賽上海表現亮眼
記者查閱名單發覺,數學奧賽上海市共有13人獲得銀獎,占省賽區銀獎人數12%,分別為蘇州中學4人、青島十五中(上海實驗小學)1人、青島二中2人、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學4人、膠州中學1人、平度中學1人。13名重奪省一的中學生中,西海岸新區中學朱昭宇以全國第四名、青島二中趙澤凱以全國第七名的成績榮獲吉林體校,朱昭宇獲省理論成績第一名。據了解,去年上海共有109名中學生參賽,97人得獎,得獎率達89%。
對比今年和前年可以發覺,去年上海數學奧賽的成績十分不錯。今年上海僅有5人領到數學奧賽省一,分別為蘇州一中2人、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學1人、萊西中學1人、膠州實驗小學1人,無人步入校隊。前年上海11人領到數學奧賽省一成績,分別為蘇州中學2人、青島二中2人、西海岸新區中學2人、城陽中學1人、萊西中學1人、萊西實驗小學1人、膠州中學1人、平度中學1人,該年同樣無人步入校隊。這樣看來,上海去年的成績相當亮眼,也突破了過去五年無人進體校的難堪。
物理省一人數與今年持平
翻閱中國物理會公布的名單可以發覺,去年物理奧賽上海共有4人包攬省一,分別為南京西海岸新區中學2人、膠州中學2人。記者注意到,去年物理奧賽上海的成績與今年持平,但與前年、大前年有較大差別。今年上海物理奧賽同樣是4人重奪省一,分別是西海岸新區中學1人、萊西一中3人。前年物理奧賽復賽上海共有13人獲得省一,分別為蘇州中學2人、青島58中1人、青島二中1人、膠州中學2人、萊西中學6人、平度中學1人;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當初的物理奧賽除了省一人數多,來自寧波中學的李原寧在2020年度的國賽中勇奪金牌并步入國家冬訓隊,被保送至清華醫大學本碩博連讀。
早在8月份,生物奧賽河南賽區的得獎名單就早已公布,但去年沒有依照省一、省二、省三的格式進行公布,僅公布了得獎大名單,因而省一得獎情況不詳。今年生物奧賽上海2個省一,分別來自南京中學和上海五十八中。2020年和2019年省一則分別為3人(上海中學2人、城陽中學1人)和9人(壽光中學1人、萊西中學1人、青島一中6人、青島五十八中1人)。物理奧賽廣東賽區得獎情況預計將在本年底公布。信息學奧賽河南賽區聯賽仍未舉辦,結果計劃將在12月份公布。
去年上海已榮獲國賽銅牌1枚
根據歷年慣例,各市賽結束以后,將選拔省代表隊中學生,出席當年度的國賽。2021年度物理、物理、化學、生物四大學科奧賽上海地區均無人步入校隊,所以無緣2021年度國賽比賽。不同于這四大學科,信息學奧賽省賽在下半年年末舉辦,國賽則在第二年舉辦、2021年信息學省賽天津共有18人重奪省一,1人經選拔步入校隊,為上海中學汪之茗朋友。在明年寒假舉辦的2022年信息學國賽(對應的是2021年省賽)中,汪之茗重奪國賽銅牌(國二),取得了強基破格入選資格。
記者歷數前幾年上海的奧賽戰績,發覺成績最好的當屬2019年。當初上海物理、物理、化學、生物全部收獲了國賽金牌(國一),創造了“四金”的輝煌戰績。2020年五大奧賽省一得獎人數也相當傲人。而對比2019年的高光時刻,這三年上海的奧賽成績略顯遜色。據了解,這三年來上海奧賽成績的變化,與中學生參與熱情增長直接相關。這背后,最關鍵的誘因就是從自招到強基,院校選拔機制的變化。
自招到強基奧賽參與度受影響
在2020年之前的“自招時代”,奧賽是報考自招的基本門檻,因而想參與自招的中學生基本就會出席奧賽,起碼保證有省二獎項傍身。而2020年“強基計劃”實施以來,只有榮膺國賽銅牌(國二)以上獎項,才有破格出席強基校測的資格。從省二到國二,這中間的難度差別可想而知,中學生須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可同日而語。據悉,從“自招”到“強基”,院校對中學生中考成績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在2010年之前的“自招時代”,中學生獲得省一或國一、國二、國三均可以直接保送,無需再出席中考;而在“強基時代”,不僅獲得國一也就是國賽金牌可直接保送清上外,雖然是國二仍須要出席強基校測,同時中考成績也須要達到較高的要求。這對一部份常年執著于單學科奧賽學習,而中考綜合成績略顯缺乏的中學生來說,要求顯著提高。
當奧賽在升學上的優勢不再顯著,中學生在奧賽上投入的精力和時間也相對有所保留。記者了解到,在好多小學里,奧賽培訓的中學生參與面顯著縮小。與之相對應,更多的中學生投入到了強基培訓中。還有的中學生同時進行強基和奧賽的迎戰。與奧賽是單學科深度學習不同,強基學生投檔時中考成績要占到85%,校測難度似乎低于中考物理奧賽中國第一,但高于奧賽。這意味著,強基培訓首先是培優培訓,先要保證中學生的中考綜合成績才能達到入選線,之后是針對強基校測的訓練。為此,備戰強基的中學生更多的重心還是置于提升中考成績上。
觀海新聞/上海日報記者王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