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數學試題評析
——以2021年中考全省甲卷數學試卷為例
一、高考數學試卷解讀
(一)解讀框架
中考評價體系是推動中考的方向標,為了才能精準解讀2021中考化學試題,結合化學學科的特性與評價體系相關內容,建立了考試內容研究的框架,如圖1所示。
考試框架是結合化學試卷特性及評價體系要求制訂,其考查內容為化學素質、核心價值、物理關鍵能力、物理必備知識,考查要求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考查載體為生活實踐情景、學習探求情景,從這三個維度剖析化學試卷,解讀中考試卷中詮釋的化學學科的特性和育人價值,以及中考在立德樹人引導教學以及人才選拔方面的功能。
(二)考查內容剖析
1.“四層”的考查情況剖析
化學考試評價體系以學科核心價值為推動,統籌兼具知識、能力以及素質方面,將學科知識作為考查的基礎,關鍵能力為考查重點,決定了考題考查的深度及廣度。
(1)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是指通過化學學科的學習而具有的思想觀念體系,在面對社會問題時所奉行的價值觀。諸如,第15題通過創設“旋轉鈕扣”傳統游戲的情景,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培養中學生推進文化發展的責任感和意識。第18題以2021年2月“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為背景,關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中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那些都是2021中考數學試卷中核心價值的彰顯,發揮其育人價值,有利于中學生產生正確的人生觀。
(2)必備知識
必備知識是指面對問題時,才能快速確切剖析、解決問題的知識。數學學科必備知識以化學課程標準規定的選修和選擇性選修內容為主,包括陳述性和程序性知識。中考試卷所考查的知識點包括力、熱、光、電、磁、原子化學高中物理試題分析,與《普通中學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所要求的內容一致。如圖2所示為知識模塊的占比圖,可以看出試題主要以熱學知識點為主,占比45%,試卷突出熱學知識的基礎性地位同時又指出知識的系統化、整體化,比如,20、21、23、24、25題都須要綜合多個知識點才才能解決問題。這就須要中學生在平常學習時建立整體知識框架,產生知識鏈。
(3)關鍵能力
關鍵能力是指通過化學學科的學習獲得面對問題情景時,有效認識、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水平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化學學科關鍵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物理處理數學問題能力、實驗能力,關鍵能力是培植中學生核心價值的基礎,在中考數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021年全省中考文綜測試甲卷數學試卷對中學生能力的考查情況如表1所示。從能力考查情況可以看出,新時代對中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要求中學生同時具備多種能力。
(4)化學素質
化學素質的考查聚焦于《普通中學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所提出的四個化學核心素質: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心態與責任。化學的考查重視核心素質的導向作用,立足于核心素質對2021年全省中考文綜測試甲卷數學試卷進行剖析匯總,對化學學科素質的考查情況如表2所示。
經剖析可知,中考對四個素質都有考查,有利于中學生思維的發展,利于中學生用化學思維去認識世界。
2.“四翼”考查情況剖析
化學學科考試要求為四個維度: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創新性,其彰顯出課標的學業質量水平。基礎性要求學習者把握化學學基本概念、規律及技巧,指出扎實的基礎;綜合性要求中學生將把握的基礎知識應用到具體的情景中,指出融會貫通;應用性是指學習者在課堂把握的化學原理、概念、規律、方法與實際的生活問題相聯系;創新性是素養教育的特征之--,也是培養創新性人才的必備要求,指出學習者的遷移能力。創新性在試卷中的表現為試卷題型的創新和試卷結構的創新,結構創新即打破傳統試卷結構,在本試題中突出了題型的創新。諸如,第17題借助圖表中原子核和中子數的數目關系來反應題目信息,打破了往年借助方程式來反應題目信息的傳統,有利于培養中學生的數學信息提取能力。2021年全省中考文綜測試甲卷數學試卷四翼考查情況如表3所示。
3.考查載體情況剖析
試卷情景是承接“四層”考查內容,彰顯“四翼”考查要求的載體,是推進新時代數學考試內容變革的重.要突破口。情景化試卷才能在一種新穎的情景中呈現化學問題,中學生通過不斷接觸新情景,提高建模能力。問題情景可界定為生活實踐情景、學習探求情景,生活實踐情景始于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或問題,學習探求情景可分為學習情景、學術情景兩類。學習探求情景取材于真實的化學科學研究過程、學生實際的探求過程,包括學習探求與科學探究過程中所涉及的問題,是發展中學生學科素質的重要途徑。學習情景重視基礎知識理解,學術情景始于數學學科中的學術性問題。2021年中考全省文綜測試甲卷數學試卷考查載體情況如表4所示。
二、試題特征及教學建議
1.基礎知識為主,突出關鍵能力
試卷中以基礎知識點為主,其中熱學占比最大,基礎知識是提高中學生能力的關鍵。在此試題中,大部份屬于基礎題型,選擇題14-19題中學生只須要借助最基本的概念、定律即可解題,考查中學生基礎知識的把握情況。試卷在突出基礎知識地位的同時,指出發展中學生的能力,中學生須要確切理解每位化學符號的化學意義,要能依據化學規律找尋已知量和未知量間的關系,并列舉物理估算式,在實驗題中要求中學生依據題目情景剖析數學原理。
教學建議
(1)教學確保中學生把握必備的基礎知識。課堂教學學生獲得的基本概念、規律、原理是中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基礎,中學生充分理解數學概念、規律能夠在不同問題情景中實現知識遷移,因而,教學中著重在不同問題情景中應用知識點確保中學生的前概念轉化為科學概念;
(2)借助多樣化的考題抒發形式。諸如,可借助表格、圖片等,培養中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將題目信息轉化為化學模型的建模能力;
(3)加強實驗,培養中學生的探究能力。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這是數學學科的奇特之處,因而,實驗題也成為歷年中考的必考內容,實驗教學在于讓中學生學會處理問題的方式及化學思想的滲透。
2.聚焦真實情景,指出知識應用
本試題中14.15.16.18、20、21、22、23、24、25等題目都是創設一個情景作為背景高中物理試題分析,中學生須要依照情景中提供的信息構建數學模型從而解題。諸如,24題以生活中常見的橋面減速帶為背景創設題目,讓中學生懂得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應當關注生活問題,將數學知識用于解決生活問題。一方面彰顯出考題應用性、科學性的特性,另一方面讓中學生感遭到學因而用的成就感,迸發中學生學習動機。教學建議班主任在教學中應聯系實際生活,創設真實情景,除了有利于理解知識的內涵,還有利于培養中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對于習題的講解,可適當改變題目條件、對試卷進行拓展延展,加深中學生對知識點的應用。
3.科技與文化并重,彰顯核心價值
科技與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結晶,貫串于人類發展的每一階段。現代科技發展得益于文化的繁榮,因而中學生除了要有弘揚優秀傳統的意識也要有關注科技發展的責任。諸如,第15題以傳統游戲為背景,18題以最新科技成果為命題背景,符合評價體系“立德樹人”要求。
教學建議
關注我國科技成果,近幾年中考試卷多以最新科技成果作為考題情景的切入點,教學中班主任借助網路平臺向中學生介紹我國近些年來的成就,迸發中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結束語
從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三方面剖析,2021全省甲卷數學試卷對“考哪些、怎么考”做出明晰回答。考查內容既彰顯基礎性又突出綜合性,考查載體精典與創新結合,傳統文化與科學技術并重,符合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