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內翻(扁平足):又叫內翻仰伸足、外翻足等,在臨床上,內翻足也被稱為足旋前。踝關節的結構組成,主要可協助矢狀面的動作(跖屈和背屈),因而基本上內翻足的內翻部位會出現在腳部,以及距骨與跟骨之間的關節。
此異常病癥的特點是腳部外緣下沉至平坦且低的位置,因而使邊沿承受過多的負荷。同時伴有扁平足和舟骨倒塌彈力帶訓練方法下肢,小腿中點、跟腱中心、跟骨中心三點連線呈型。內翻足不僅腳部骨骼結構組織異常之外,還跟腳部關節的支撐肌腱功能損壞、幫助支持腳部的內在胸肌無力、距下關節活動過度、足部的不當使用誘因有關。
害處
常見的扁平足會造成髖、膝、踝關節四肢生物熱學出現衰弱,背部、小腿過度內旋,容易產生X型腿、骨盆前傾的不良體態!自我檢查是否有扁平足是關鍵,矯治要及時!足內翻的害處主要是足的外緣著地,它的負重點變小所以走路是不穩定的,并且他就會導致骨性的關節炎,腳一著地就疼的厲害,走路也不穩定,也就是說他未能勞動未能正常的生活。
自我評估
踝關節內外踝的高度
正常情況下,內踝略低于外踝,但左右內外踝高度是一致的
足內翻時,內踝高度上升,外踝高度增長
常年處于足內翻,腳部外側過度受力,容易出現扁平足
扁平足對于前臂的穩定性就會有很大的影響(腳踝穩定性增長)
自我矯治方案:
1.按摩球松解腳部骨膜
每次1-2分鐘每晚3-4次
要領:使勁夾住骨膜球后,由前至后,由后之前進行活動,酸脹、微痛屬正常現象。
2.足外翻訓練完善腳部
每次30秒每晚3-4次
要領:先做足外翻動作,腳由內向內逐步踩住地面,將筆放進腳外側,體會腳部支撐。
3.縮腳部訓練完善腳部
每次30秒每晚3-4次
要領:大手指指球踩住地面,由前向后縮腳部,足內側不要離開地面。
4.彈力帶抗阻足外翻訓練
每次15-20次每晚3-4次
要領:先做足外翻,使勁拉彈力帶,對抗彈力帶下壓,仍然保持足外翻狀態。
5.蚌式訓練加強腿部內側肌群
每次15-20次每晚3-4次
要領:手腕一直貼緊,屈髖兩臂最大幅度彈力帶訓練方法下肢,雙腳盡可能大的分開。
若果在練習過程中出現難以忍受的背痛或動作受限,建議先進行系統性評估后(私信或留言咨詢),再進行針對性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