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知識點總結:
1、定義: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的質量一般是不同的。 由相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其體積成正比。
物質的質量與體積之比是恒定的。 不同的物質通常有不同的比例。 這反映了不同物質的不同性質,在物理學中用密度來表示。 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稱為該物質的密度。
2、密度計算公式:ρ=m/V; 形變V=m/ρ; m=ρV
ρ: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
m:質量,單位為千克(kg)
V:體積初二物理知識點歸納,單位為立方米(m3)
3、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主要單位是kg/m3,常用單位是g/cm3
兩個單位比較:g/cm3單位較大。
單位換算關系:
1g/cm3=1./m3; 1kg/m3=1.0×10-3g/cm3
水的密度為1./m3,讀作1.0x103千克每立方米。 其物理意義為: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x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ρ=m/V
(1)相同材料、相同物質,ρ不變,m與V成正比; m1:m2=V1:V2
物體的密度ρ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無關,而是與質量與體積之比有關; 密度隨著溫度、壓力、狀態等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的物質一般有不同的密度,所以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 對于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密度ρ與體積V成反比; ρ1:ρ2=V2:V1
(3)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的密度ρ與質量m成正比。 ρ1:ρ2=m1:m2
5. 圖片:省略
6. 測量固體密度
原理ρ=m/V
質量:工具平衡
體積:
不規則形狀
(1)沉入水中
工具:量筒、水、細鐵絲
方法:
A、將適量的水倒入卷尺中,讀出體積V1。
B、用細線將物體綁住,浸入卷尺中,讀出總體積V2。 物體的體積V=V2-V1
(2) 浮在水面上
A.指壓法(工具:量筒、水、針)
B.沉入法(工具:量筒、水、細鐵絲、石頭)
形狀規則(工具:比例)
注:測量不規則固體體積時,采用液體置換法。 這里用到了一個科學的方法:等價替代法。
7. 測量液體密度
(1)原理:ρ=m/V
(2) 方法
①用天平測量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
②將燒杯中的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讀取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
③稱量燒杯和杯子中剩余液體的質量m2;
④獲取液體的密度
ρ=(m1-m2)/V
8、密度的應用
(1)識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 不同的物質通常具有不同的密度。 密度可用于識別物質。
(2)計算質量: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的體積很容易測量,但質量卻不方便。 使用公式 m=ρV 計算其質量。
(3)求體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的質量很容易測量初二物理知識點歸納,但體積卻不方便。 使用公式 V=m/ρ 計算其體積。
(4)判斷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二年級物理第一卷:密度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 初中物理質量和密度所有知識點綜合整理
★ 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
★ 初中物理期末考試重點知識匯總
★ 2021年八年級物理上冊重點難點復習大綱
★ 初二物理期末考試高頻知識點整理
★ 中考物理各章公式知識點匯總
★ 100個初中物理高頻基礎知識點
★ 初中物理運動與力所有知識點綜合整理
★ 初中物理浮力所有知識點綜合整理
★ 2021年初中物理專題100個初中物理知識點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