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效率。 產出-投入=附加值 TPM66 全面生產維護 一、生產效率 1 生產效率方向 生產效率方向 生產效率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生產效率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11、實現效率增加數量,通過增加數量實現效率((11)提高設備的效率。)提高設備的效率。 即提高設備單位時間內的生產率。 即提高設備單位時間內的生產率。 ((22)提高人類效率。)提高人類效率。 即通過促進設備穩定生產、增加個人護理機臺數,可以通過促進設備穩定生產、增加個人護理機臺數、提高操作的自動化程度和節省勞動力來提高人的效率。 單位數量,以及工作改進自動化、節省勞動力等工作,提高人的效率。 ((三十三)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效率。 生產部門制定順暢的生產計劃,提高零部件生產部門制定流暢的生產計劃,提高零部件的調度能力,減少缺料的發生,減少物流損失。 這些方法都可以調動產能,減少物資短缺的發生,減少物流損失。 這些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從而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22、以提高質量求效益,以提高質量求效益((11)提高質量。)提高質量。 通過減少缺陷、減少維修等活動來降低故障成本,通過減少缺陷、減少維修等活動來降低故障成本,這樣可以提高產量和整體質量水平。
這提高了產量和整體質量水平。 ((22)無人化活動的推進。) 無人化活動的推進。 無人化生產條件是指無人值班時的無人化生產條件。 意味著在無人值班的情況下生產可以正常進行。 推廣無人化活動還可以增加產量。 這時候生產就可以正常運轉了,推廣無人化也可以增加產量。 TPM77 全面生產維護 一、生產效率 1 生產效率的目的 生產效率的最終目標是發揮設備固有的能力,發揮人的能力 最高能力效率化的意思,發揮人的最高能力一個人,包括保持管理體系的最佳狀態和維持管理體系的最佳狀態。 當這三種能力達到極限的時候,就是我了。 當這三種能力達到極限時,我們常常會談論生產效率。 長期堅持這樣做,就會產生學生常說的生產力效率。 長期堅持做,會提高生產的附加值,降低制造成本。 生產附加值提高,制造成本降低。 TPM88 全面生產維護 設備生產效率 ? 生產效率 ? 影響效率的 16 種浪費 ? 設備綜合效率 ? 提高生產效率的步驟 ? 慢性缺陷和突發缺陷 TPM99 全面生產維護 2. 對效率的影響 16 大浪費 1 1616 大浪費的含義大浪費的含義 設備影響效率 設備影響效率 88 大浪費(大浪費的含義()) 含義 序號 名稱 名稱 含義 含義 11 故障 故障 因故障而停產、維修和更換零件造成的損失 因停產、維修而造成的損失22 更換、調整切換、調整計劃變更、機型變更造成的損失 計劃變更、機型轉換造成的損失 33 定期或臨時更換切削刀具 切削刀具損失 定期或臨時更換切削刀具的損失刀具 44 早期效率 早期效率 設備預熱和啟動損失 設備預熱和啟動損失 55 瞬時停止、空轉、因供料或異常等原因而瞬時停止或空轉 空轉損失 瞬時停止或空轉66 低速 設備實際速度低于正常或設計值時的損失 設備實際速度低于正常或設計值時的損失 77 不良、修理不良、修理造成的損失缺陷和維修造成的損失 88 SD 損失是指因計劃維護而停止設備而造成的損失。 指因計劃維護而停止設備所造成的損失。 綜合生產維護 2、影響效率的 16 種主要浪費 1 1616 大浪費的含義 大浪費的含義 影響效率的人員 影響效率的人員 55 大浪費(大浪費的含義()) 序號 序號 名稱 名稱含義 含義 99 等待管理不合理造成的損失 管理不合理造成的損失 等待損失 1010 違反經濟行動原則造成的損失 違反經濟行動原則造成的損失 1111 人員編制不合理或結構性失衡造成的損失 1212 后勤造成的損失供應和分配損失 供應和分配產生的損失 1313 測量、調整、測量、調整、測量、測試和檢查本身造成的損失 測量、測試和檢查本身造成的損失 序列號 序列號 名稱 含義 1414 能源 水、電、蒸汽和其他能源 水、電、蒸汽和其他能源的損失 1515 模具、工具模具、工具制造模具、工裝、夾具的損失 制造模具、工裝、夾具的損失 1616 換算 換算是指兩者之間差額的損失輸入原材料與產出產品 指投入原材料與產出產品之差。 損失影響單位成本。 影響單位成本的33種主要浪費(大浪費的含義())。 生產綜合維護的含義。 2、影響效率的16大浪費。 1 1616 主要廢物。 關系與結構 大浪費與結構的關系 人員與設備 1313 大浪費 大浪費 綜合生產與維護 影響效率的16大浪費 2, 2, 1616 大浪費與結構的關系 大浪費與結構的關系 能源 33 大浪費能源和材料浪費 大浪費 綜合生產和維修設備的生產效率 生產效率 影響效率的16種浪費 設備總體效率 提高生產效率的措施 慢性缺陷和爆發 有缺陷的綜合生產和維修設備的綜合效率。 設備綜合效率用于評價設備的效率狀況,衡量設備運行損失。 設備綜合效率用于評價設備的效率狀況,衡量設備運行損失,并研究其對策。 該方法最早由日本能源效率協會咨詢公司提出,被稱為研究對策的有效方法。 它最早由日本能源效率協會咨詢公司提出,簡稱((、設備綜合效率)。
,綜合設備效率)。 11、設備綜合效率的表達與計算 設備綜合效率的表達與計算 設備綜合效率 時間運轉率 時間運轉率 × × 性能運轉率 性能運轉率 × × 合格品率 合格品率=停機時間 停機時間 加工時間減少 減少加工時間 減少加工不良品 減少加工不良品 減少生產計劃 完成生產計劃 減少不良品 減少不良品 提高質量 提高質量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 保證交期 確保交期 交期事故預防 事故預防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士氣提升 士氣提升 綜合生產維護 設備綜合效率 11、設備綜合效率表達與計算 設備綜合效率表達與計算 設備綜合效率 時間運轉率 時間運轉率 × × 性能啟動率 性能啟動率 ×運轉率反映了設備的性能。 開工率反映了設備的性能。 ?合格率反映了設備的有效工作狀況。 合格率反映了設備的有效工作狀況。 反比: 反比: ?時間開工率 開工率衡量由于設備故障、調整等造成的停機損失。 性能開工率衡量由于設備故障、調整等造成的性能損失。 性能開工率衡量短期設備停機、空轉、減速等。停機、空轉、減速等性能損失。 ? 合格率衡量設備加工廢料的損失。 合格率衡量的是設備加工廢料的損失。 生產和維護設備的整體效率。 11、設備綜合效率的表達與計算,以及設備的綜合效率。 表達并計算設備綜合效率 設備綜合效率 時間開工率 時間開工率 × × 性能開工率 性能開工率 × × 合格品率 合格品率 = 時間開工率 = 時間開工率 = 運行時間 運行時間 // 加載時間 加載時間啟動時間 啟動時間=負載時間-故障停機時間-設備調整初始化時間=負載時間-故障停機時間-設備調整初始化時間負載時間負載時間=日歷工作時間-計劃停機時間=日歷工作時間-計劃停機時間(包括變更產品規格、更換工裝模具、更換刀具等所花費的時間) 凈開工率 凈開工率 = 加工數量 = 加工數量 × × 實際加工周期 實際加工周期 ÷÷ 開工時間 開工時間 績效開工率 = 績效開工率= 凈開工率 凈開工率 ÷ 加工數量 加工數量 計劃工作時間 實際工作時間 綜合生產及維修設備綜合效率 凈開工率 凈開工率 = 加工數量 = 加工數量 × × 實際加工周期 實際加工周期 ÷÷ 啟動-正常運行時間 啟動時間 速度啟動率 速度啟動率 = 理論加工周期 = 理論加工周期 ÷ ÷ 實際加工周期 實際加工周期 性能運轉率 = 性能運轉率 = 凈運轉率 凈運轉率× × 速度開工率 速度開工率 性能開工率 = 性能開工率 = 處理數量 處理數量 ÷ 計劃數量 計劃數量 實際節拍 性能開工率: 性能開工率: 反映設備的性能 反映設備的性能設備理論節拍 綜合生產維護 設備綜合效率 例11:設置某設備:設置某設備11天工作時間為8h8h,班前計劃停機,班前計劃停機,故障停機效率化的意思,故障停產、更換產品型號及設備調整、更換產品型號及設備調整、產品的理論加工周期為、產品的理論加工周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