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黃守仁,游西驛中文公共分部)
2020年福建中考物理試題突出三大特點:一是突出立德樹人、彰顯學術素養。 試題選取貼近社會生活,檢驗物理知識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應用。 強化環保意識和安全用電意識,滲透物理觀念和科技素養。 二是結合疫情實際,聚焦基礎和教材。 以戰疫期間的學生經歷為載體,打造試題場景,檢驗物理本質。 利用課本材料檢驗推理能力和表達能力,以課本實驗為背景,檢驗學生的實驗技能和探究能力。 三是關注科技前沿,滲透傳統文化。 以“北斗導航、深潛器、月球車”為背景,體現中國正能量。 以日食等自然現象為載體,還原物理學的真實本質。 從民歌、《論衡》中挖掘素材,讓考生感受物理之美,增強文化自信。
檢驗學科素養彰顯育人價值
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學試題解析
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學試題體系以“立德樹人、全面發展、指導教學、兼顧選材”為指導思想,凸顯了獨特的教育價值。化學學科,設置真實的問題場景,測試必要的知識,并發現關鍵點。 能力,探索測試核心素養水平的命題方法,引領我省初中化學教學回歸本源,扎實推進素質教育。
1、精選試題材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選取我國古老文明、先進科學技術、現代最新科技成果的實例作為試題,弘揚大國工匠精神、科學成果和創新精神,凸顯學科教育價值。 例如,問題1和問題12以《中國古代化學史》和《天工開物》記載的活動為載體命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問題7采用的是我國完成的全球導航系統。 以網絡為背景,展示我國在最新科技領域取得的驕人成就,增強學生的國家認同感,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2、注重考試基礎八年級物理說理題50道,充分發揮教學指導功能
試題以初中化學基礎知識為線索,圍繞真實問題情境提問。 意在引領中學化學教學扭轉“以實踐代替教學”、“以考試代替實踐”的弊端,遵循教育規律,回歸教學本源。
各種能夠滅活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毒劑都與化學科學密切相關。 第2題和第13題(2)以一些常用的滅活病毒藥物為材料,檢驗相關化學基礎知識,關心社會生活; 第3、8、9、11、18等題,結合生活和生產中的問題,通過實例檢驗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和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方程式計算等基本技能的掌握等,充分發揮中考的指導教學作用,將初中化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
3.體現學科特點,考驗實驗探究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是中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試卷以圖文形式,從儀器、藥品、操作等方面測試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初步實驗探究能力。如第3題和第9題測試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 第16題考驗填寫實驗報告等基本實驗技能; 第17題從實驗儀器、實驗操作、實驗方案等方面全面考察考生是否具備正確的實驗方法、嚴謹的科學態度、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嚴謹的邏輯思維等化學實驗探究能力。
4、關注“你身邊的化學”,展現化學學科的獨特魅力
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精心挑選既貼近生產生活又富有學科內涵的材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學科的價值,學以致用,展現化學的魅力。學科,讓學生體驗真實有用的化學。 例如,問題4、5、6、12以日常生產中常見物質為載體,考察材料性質與用途之間的關系,體現化學在促進人類健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方面的作用; 第14題采用家庭燃料及其使用相關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體現化學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5.巧妙設置問題情境來評估核心能力
試題簡潔、巧妙,考查學生對化學學科概念、學科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水平的理解與辨別、分析與推理、歸納與判斷、探究與創新等化學學科概念、能力和核心素養水平。 例如,第10題考察學生獲取有效信息和遷移知識的能力、信息處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問題14(3)和15(4)的設計方式類似,在開放的情境中測試學生。 思維品質; 第17題再現了科學探究的真實過程,重點測試學生的“變革觀念”,即化學學科的核心能力。
為了讓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我省今年中考題型體系,福建省教育考試院組織專家對今年中考題型進行了評測,現將其發布給大家讀者的利益。
以語文為基礎 育人
2020年福建省中考語文試題分析
2020年福建省華文高中試卷以道德修養為導向,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 滿足中考“兩測合一”的要求,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習水平和不同的發展狀況。 學生們,努力讓漢語考試最大限度地服務于每一位學生。
1、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優勢,展現立德樹人思想。
試卷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獨特優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試題選題具有示范性,體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核心價值觀,充滿文學魅力和文化氣息。
名著《紅星照耀華夏》中的革命豪情、文學段落中不爭光的品格、屈原的愛國主義、李時珍的醫德仁心,都是對學生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積極引導和培養。 。 《遇見李時珍》中的傳統醫學讓我們有戰勝“疫情”的信心; 楚詞和唐詩的文學內涵為我們注入了民族文化的基因; 當代醫學在《傳統是網絡文學的“精神血統”》的觀察中讓我們看到了傳??統文化的傳承。 整篇論文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傳達了社會正能量。 考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和感染。
2、堅持誠信、創新、團結,注重語言情境的創設
試卷堅持誠信與創新相統一,在保持命題的指導思想和整體結構的同時,力求在保持穩定的同時求新求變。 試卷題型、題量、知識點、能力點與往年基本一致; 考點設置符合課文特點和認知規則,題目設計清晰,答案簡潔規范。
試卷采用質美兼備的語言材料,創設具體情境,以解決問題的方式檢驗學生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特別注重創造生活情境,將現實生活與漢語學習聯系起來。 非連續課文閱讀通過虛構學科認知情境和社會生活情境來設定語文任務,考驗學生在實踐中解決生活問題的語文能力; 寫試題貼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同時保證學生有話可說、有感情可表達。 在表達的前提下,我們強調對象意識,提倡寫有用的文章。
3、立足教材夯實基礎,體現教學導向功能
試卷遵循漢語學習規律,以夯實基礎為基本意圖,重點測試學科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 考點設置兼顧言語內容和形式,注重積累與運用、信息篩選與整合、理解與分析、情感感知,體現基本性。 閱讀強調根據課文特點設題; 寫作強調為學習和生活的需要而寫作。 指導教學要立足學生日常需要,加強基礎閱讀和寫作能力訓練。
試卷以教材為依據,注重教材資源。 古詩詞的聽寫和朗讀直接取自教材,作文材料取自教材,錯句類型與教材中的“小填充物”一致。 雖然文言讀物是從課外取的,但考點卻都是在課內。 與教材緊密結合,旨在指導教學,消除盲目審題、訓練低效的弊端。 要特別重視教材,充分發揮教材“范例”的作用。
一線教師聚焦中考
中文(福州八中王明勇)
試卷凸顯了人文學科的教育功能。 試題具有很強的生活氣息。 病句、小段讀物等素材涉及勞動、防疫、航天科技、環保等熱點話題,引導教學關注生活; 閱讀文章涉及李時珍、醫學領域高水準、網絡文學、志愿服務等話題,重點關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試卷注重雙基考試,突出考核學生核心能力,正確指導教學。 作文試題的介紹來自九年級教材第一冊。 緊扣教學實際,巧妙創設情境,不拘泥于風格。 學生可以描述自己在性格發展過程中的學習和生活經歷,也可以探索學習、生活與性格發展之間的關系。 ,每個學生都有話要說,可以區分不同級別學生的作文水平。
一線教師聚焦中考
數學(林玉棟,廈門市同安一中)
1、體現價值引領、彰顯道德、修養人。 試題將《精準扶貧》《海斗一號》等優秀傳統文化背景和熱點時事背景有機融合,強化核心價值觀滲透,促進學生“五育”同步推進”。
2、體現人文關懷,凸顯試題“溫度”。 試題可以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考生學習知識和心理的影響,精準把控難度。 試題入口寬,層次流暢,閱讀流暢,答案流暢。 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考試后都有較好的收獲。 感覺,滿足。
3.強調知識點,突出試題的基礎知識。 試題可重點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通用技能。
4、重視能力,突出素養導向。 試題注重考察數學學科的思維方法、核心能力、關鍵能力八年級物理說理題50道,凸顯學科價值。
注重交際功能,滲透文化意識
2020年福建省中考英語試題解析
2020年福建省中考英語試卷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2018年福建省初中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英文)》為依據,以福建省英語教學實際. 試卷注重交際功能,滲透文化意識。
1、體現人文精神,融入教育功能
試題體系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把立德樹人的主體任務落實到以知識為核心的體系中,充分發揮英語測試的教育功能。 例如,聽力課文體現公民守法、家庭教育、家校合作; 選擇填空題來反映幫助性、遵守交通規則等; 完形填空介紹了一個小女孩,她根據個人愛好做兼職,幫助生病的孩子; 閱讀A章,利用學生會的活動廣告滲透德、智、體、美、勞教育并舉的功能; 閱讀B篇,講述一個小女孩不畏困難,堅持從小事做起,最終實現目標的故事。 這些內容向社會傳播正能量,體現了以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
2、突出工具性,注重溝通能力
試卷以“依托語言基礎、注重語用能力、滲透文化意識”為總體要求,重點測試通用語言基礎知識和核心知識。 試題基于上下文和文本,涵蓋聽、說、讀、讀、寫五個方面。 在測試知識的同時,還測試考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分析、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力,凸顯語言作為交流工具的基本功能。
3、彰顯文化,滲透學科素養
試卷體現學科特色,凸顯文化導向。 語料真實,讓考生充分體驗地道英語; 文本內容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 例如,如果你選擇填空題提及深受世界人民喜愛的中國“詩圣”杜甫; 閱讀C章,強調團隊合作和創新的重要性,并滲透兄弟和家庭關系; 短文填空講述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稻米的起源和價值。 勸人以儉養德。 這些語料庫指導考生了解英語國家的優秀文化,比較中外文化的異同,增強文化自信,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4.反思思維,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試題的選擇體現了受試者核心能力的心理特征,旨在培養考生的思維品質。 閱讀理解題重點考察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情景交際、圖畫寫作、書面表達題考驗考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試題有助于提高考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跨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世界的能力,以及對事物做出正確價值判斷的能力。
一線教師聚焦中考
英語(郭惠健,泉州十一中)
今年英語中考題注重道德修養、法制教育、滲透英語學科素養。 他們積極結合新時代社會進步和社會熱點,注重學生情感、身心健康、良好習慣的教育,努力傳播傳統文化和正能量,關注環境保護和民族科技與社會進步,培育家國情懷。 試題體現了基礎性、交際性、綜合性、教育性和方向性,將對今后中學英語教學和學生學習產生良好的影響。 引導作用。
突出學科基礎,彰顯學科品質
2020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試題解析
2020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試題系統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以“培養立德樹人”引領全卷,全面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試卷難度適中,涵蓋科目廣泛,區分度好,實現了畢業選拔“兩考合一”的功能。
1.面向全體學生開放,貼近初中物理教材和教學實踐
試題向全體學生開放,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關注不同層次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基礎題占比較高,注重取材教材,強調重要內容充分發揮教材在日常教學中的作用,圍繞初中物理教學實際,創設真實、生動的問題情境,有效檢驗學科核心能力,檢驗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正確發揮指導作用和實踐能力。考試的教育功能。
2、注重考察物理思維方法,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試題重點測試物理思維方法,如第9題用兩個三角形測量硬幣的直徑、第29題用非常規方法測量液體的密度、第30題用等效代入法測量電功率一個小燈泡,問題 33 該問題使用推理來分析電壓和電流的變化圖像。 第18題建模了杠桿等,這說明了物理思維方法的重要性。
試題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如第5題選取的家用電器、第7題選取的生活中常用物資、第10題家庭生活中的安全用電、第18題釣魚情況,第32題:使用起重裝置舉起重物等。當學生回答上述問題時,可以感受到物理就在身邊。 物理是一門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自然科學,因此他們對物理產生了興趣,為將來進一步學習物理做好準備。 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這一命題符合“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3.突出科學探究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試題非常注重測試科學探究能力,占總分的28%。 內容涉及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取證、分析論證等,考驗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簡單儀器的使用、數據記錄與處理方法等。突出了實驗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概念和形成規律的科學探究。
4、體現時代特征,關注我國最新科技成果
試卷重點關注我國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及時反映我國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 例如,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第17題完美收官、“海斗一號”潛器深海作業第21題、“玉兔二號”月球車著陸第31題等。月亮等,讓學生處理真實的問題情境 在學校,學生可以感受祖國的科技成果,體驗知識的應用,培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勵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弘揚文化知識,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作出貢獻。
5、博采眾長,融科技與人文于一體
試卷取材廣泛,融科學、技術、人文于一體。 不僅從唐詩、古書《論衡》、端午習俗等優秀傳統文化中挖掘素材,而且還相當注重自然現象中的天文景觀。 試卷布局合理,敘述簡潔,圖文豐富,可讀性強,充滿物理氣息,體現了物理試題的文化性和時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