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強化規范:
規范是成功學習的前提。 因此,學習過程中應加強標準化的解題訓練,方法明確,要求嚴格。 學習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嚴格實驗的規范化訓練,強調過程和方法,注重問題的開放性;
(2)嚴禁隨意抽簽,加強精準規范培訓;
(3)注意寫作格式的規范:簡答題應加強“基礎、解釋、簡論”三步式寫作; 計算題中的重要步驟應該有簡短的文字解釋,有助于解決問題。 不同的題型有不同的寫作要求和解答格式。 采用規范的格式編寫不僅有利于問題的順利解決,而且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錯誤。 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對自己也有好處。
四、教學安排
1.八年級:
每周內容
第一周電壓探索串聯和并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 第 2 周 電阻變阻器
第 3 周復習和總結測試和分數
第四周探討電阻上的電流與兩端電壓的關系。
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第五周: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歐姆定律與安全用電第六周復習總結測試和評分
第 7 周 電能 電力
第 8 周 小燈泡的電功率測量 第 9 周 期中考試準備
第十周期期中考試和評分
第 11 周 電力和熱力
第12周電力與安全用電回顧與總結第13周磁現象磁場
第十四周 電磁鐵 電磁鐵
第15周 電磁繼電器揚聲器電機
第 16 周 磁力發電
第 17 周回顧和總結
第 18 周的最終回顧
第 19 周期末復習
第20周期末考試
2.九年級:
3月至4月底完成第一輪章節復習
5月上中旬完成第二輪區塊審查
5月底至6月初全面復習,備戰中考
5、其他工作
1.積極參加教學和科研活動,向其他有經驗的教師尋求先進的教育和教學方法的建議,積極參加科研活動,提高自己在科研活動中的能力。
2、積累教學得失。 有時間的話,多寫寫自己的教學經歷,注意積累教學中的得失,為以后的工作積累經驗。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學工作方案2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培養高素質物理教師隊伍為動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以提高工作效率為重點,緊緊圍繞學生精神。綱要中,我們將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理念,圍繞課堂教學改革、教研項目研究,著力提高課堂效率,面向全體學生,發揮學生個人特長,培養拔尖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工作目標:
1、這個學期是物理的開學,非常重要。 通過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獲得必要的物理知識和技能,感受、理解和運用物理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態度。 培養探究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幫助學生消除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2、繼續加強小組實驗教學。 教師努力創造條件完成學生的小組實驗。 他們還可以將演示實驗轉化為學生的小組實驗,增加每個學生的動手機會。
3、在規定的計劃時間內基本完成八年級物理教學任務。 通過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欲望。
2、現狀分析:
今年二年級有6個班,物理老師2名。 本年級上學期的總體成績很好,學生的整體基礎非常好。 因此,保持原有的成績并進一步提高是非常有壓力的。
三、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中學物理課程標準》,認真鉆研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做好每節課的教案,不打無準備之仗。
2、詳細分析學生情況,準備適合學生的指導方案、反饋、鞏固練習,提高45分鐘課堂的教學效率。
3、充分發揮團隊成員的聰明才智,齊心協力,多討論相關話題,多學習教材,更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4、研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理論和他人的成功經驗,探索適合自己學習情況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5、加強聽課、教研活動。 教師應互相傾聽、評價,取長補短,不斷改進教學。
6、勤于反思教學初中物理第十八章電功率期末復習試題含答案解析,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
7、課后輔導要因材施教。 輔導重點要放在困難學生和尖子生上,堅持做好“抓兩端、促中間”。 特別是對于有困難的學生,要耐心解答他們的問題,提供思路,從而解決困難。 學生可以完成作業并不斷進步。
8、加強課堂實踐,及時反饋信息,改進教學。 學生的練習必須立即提交、修改和分析。
4、調度采用主次分工
第1-3周“緒論”、“聲音現象”王宇松
第4-7周“物質狀態的變化”侯彥
第8-9周“光現象”,期中復習 王宇松
第十周期期中復習考試侯艷
第11-14周《光的折射透鏡》王宇松
第15-17周“物體的運動”侯彥
第18-19周期末復習 王宇松
五、教研活動安排:
該小組成員除參加區、市政府安排的活動外,其他周還參加總務處備課組的教研活動。 主要是交換聽課的反饋,反思上周的教學,討論下周的備課內容。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學工作方案3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 扎實開展課程改革,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基于實驗探究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2、學業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繼續給八(五)、八(六)班講物理,對學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些基礎好、思維靈活、接受能力強、自學能力強的學生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很好地完成任務。 其他同學在不同方面和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差距。 有些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上課不專心聽講,不認真記筆記,課前不預習,課后不按時復習。 導致他們不能按時、按量獨立完成作業; 有些學生對物理不感興趣。 有的學生對任何科目都不感興趣,且該領域女學生較多; 有些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正確,死記硬背不利于學生各方面的提高。 針對上述情況,教師應認真制定措施,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成績。
3、教材分析:
八年級物理第二冊主要內容包括力、運動與力、壓力、浮力、功與機械能、簡單機械六章。 其中第七章“力”、第八章“運動與力”、第九章“壓力”、第十章“浮力”是重點和難點。 第七章:“力”,第八章:“運動與力”是關鍵。
四、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物理課程標準20xx》,了解教學中的具體要求。
2、注重教材體系,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學習時嚴格遵循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取證、分析論證、評價、交流與合作的程序。
3、注重教學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努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4.嚴格要求學生打牢基礎技能。 雖然學生逐漸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但他們也能學、愛學、變“我要學”為“我要學”。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運用科學的興趣。 課外活動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5. 課程安排:
第7章,7課力量(2課力量,1課彈性,2課重力,1課總結,1課測試)
第8章,運動與力,共5課(牛頓第一定律1課,兩力平衡1課,摩擦1課,總結1課,測試1課)
第九章壓力,共7課(壓力1課、液體壓力2課、大氣壓1課、流體壓力與流速關系1課、總結1課、檢測1課)
第10章:浮力:共5課(浮力:1課、阿基米德原理:1課、物體浮沉條件及應用:1課、總結:1課、檢測:1課)
第十一章,功與機械能:共6課(功1課,功率1課,動能與勢能1課,機械能與變換1課,總結1課,檢測1課)
第12章,簡單機械共6課(杠桿1課、滑輪1課、機械效率1課、總結1課、檢測1課)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學工作方案4
一、指導思想
八年級增加了一門新科目——物理。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比較貼近日常生活。 教學以“生活中的物理”為理念,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體驗物理的樂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2. 學術狀況分析
我校位于鳳凰鎮,學生主體以黎族、回族、漢族學生為主。 我負責八(1)、(2)、(3)、(4)班的教學。 這些學生大多來自農村,知識面相對狹窄,學習習慣較差,兩極分化突出。 另外,八年級的學生對物理還很陌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興趣。 但有些物理概念非常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從感性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 因此,在課堂上,部分學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學習困難,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這就要求教師進一步調整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探索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思維,提高學習積極性初中物理第十八章電功率期末復習試題含答案解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 教材分析
今年八年級的課本已經修改了。 本書共有5章。 每章開頭都有觀察和反思,表明了本節的主要內容,并附有章節圖片。 圖片的選擇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性、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時有所覺察。 章節內有一些小標題,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中心內容。 在引入話題、描述知識、歸納總結以及實驗、圖解、作業等過程中,布置了許多啟發性的問題,以指明方向、引導思維、激活思維。
四、教學目標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學生將具備一定的物理學科認知能力。 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的同時,他們將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新的、更科學的認識。
1、更多地了解當前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方向和趨勢,學習新的物理教育理念。
2、進一步加強物理觀察和實驗教學。
3、進一步突出應用物理知識的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并重的理念。
4、積極探索和開展體育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5、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培養學生優秀的學風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理解社會生活的能力。
五、主要措施
針對以上幾點,本學期的教學措施是:
1、認真學習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做好各個章節的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
2、積極準備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嘗試設置學生可以根據教材獨立完成的實驗,讓學生參與“活動”,體驗更多的科學探究過程。
3、布置作業,力求言簡意賅,及時反饋,以便查漏補缺。
4、課后留出一定的時間輔導學生,解答問題,提供思路,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對教學方法的理解,以改進教學方法。
5、測試各個單元,做好批改工作。
6、做好期中復習和期末復習,完成教學的最后工作。
7、學以致用,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物理現象,突出“科技社會”的視角,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學工作方案5
一年級和八年級增加了一門新科目——物理。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比較貼近日常生活。 教學以“生活中的物理”為理念,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體驗物理的樂趣,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2、學業情況分析:我校地處鳳凰鎮,學生以黎族、回族、漢族學生為主。 我負責八(1)、(2)、(3)、(4)班的教學工作。 這些學生大多來自農村,知識面相對狹窄,學習習慣較差,兩極分化突出。 另外,八年級的學生對物理還很陌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興趣。 但有些物理概念非常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從感性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 因此,在課堂上,部分學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學習困難,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這就要求教師進一步調整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探索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思維,提高學習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教材分析 今年八年級的教材進行了修訂。 本書共有5章。 每章開頭都有觀察和反思,表明了本節的主要內容,并附有章節圖片。 圖片的選擇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性、趣味性。 自然,讓學生在學習時思路清晰。 章節內有一些小標題,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中心內容。 在引入話題、描述知識、歸納總結的步驟以及實驗、圖解、作業中,布置了許多啟發性的問題,起到引導、引導思維、激活思維的作用。
4.教學目標:通過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使學生對物理學科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 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的同時,他們將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新的、更科學的認識。
1、更多地了解當前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方向和趨勢,學習新的物理教育理念。
2、進一步加強物理觀察和實驗教學。
3、進一步突出應用物理知識的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并重的理念。
4、積極探索和開展體育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5、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培養學生優秀的學風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理解社會生活的能力。
五、主要措施鑒于以上幾點,本學期的教學措施是:
1、認真學習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做好各個章節的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
2、積極準備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嘗試設置學生可以根據教材獨立完成的實驗,讓學生參與“活動”,體驗更多的科學探究過程。
3、布置作業,力求言簡意賅,及時反饋,以便查漏補缺。
4、課后留出一定的時間輔導學生,解答問題,提供思路,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對教學方法的理解,以改進教學方法。
5、測試各個單元,做好批改工作。
6、做好期中復習和期末復習,完成教學的最后工作。
7、學以致用,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物理現象,突出“科技社會”的視角,逐步建立科學的世界觀。
【初中八年級物理教學工作方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學的反思12-05
初中物理教學總結07-08
初中物理教學的反思01-25
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經驗03-29
初中物理浮力教學的思考03-25
初中物理應激教學的思考04-06
初中物理教學總結樣本11-05
初中物理教案12-12
初中物理期末教學總結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