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高考理科綜合考試中取得高分,提前掌握物理復習方法和技巧至關重要。 下面,100%.com小編整理了廣東高考物理復習方法和技巧。 我希望你喜歡他們。
1、型號分類
做了一定量的物理題后,你會發現很多題其實思路都是一樣的。 我們需要根據物理模型對其進行分類,并使用一套方法來解決一類問題。 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磁場中的電荷偏轉都屬于勻速圓周運動。 關鍵是要找出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另外,還有杠桿類題,需要想象扭矩平衡的特殊情況,以及啟動汽車的注意事項,也適用于吊重物的起重機等。物理不需要很多題。 能夠判斷物理模型并應用方法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2.問題解決規范
高考越來越注重解題標準,這一點體現在物理學科的課文講解上。 要解決問題,您不僅僅需要列出公式并獲得答案。 必須標明步驟,解釋一下用了什么定理,為什么可以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解釋一下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 這樣不僅讓老師一目了然,而且有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方便檢查。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我們在逐級評分標準中少失分。
3.大膽猜測
物理問題往往是想象的理想情況,幾乎所有問題都可以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解釋。 所以當你看到背景不熟悉的題目,比如今年高考物理的最后一道題時,不要驚慌。 最后20分鐘左右,你應該保持冷靜。 根據給定的物理量和物理關系,列出所有相關公式,大膽猜測磁場勢能和重力場勢能如何組合,并取最佳值。 現在是什么狀況? 完全有可能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圖像所提供的變化規律和數據,多得幾分。
4.知識分層
通常進入高三后,老師肯定會幫我們梳理知識結構。 物理知識不是簡單地按科室劃分,更重要的是按層次劃分。 例如,機械知識從基礎到高級可以分為:物體的受力分析和運動公式、牛頓三定律(特別是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機械能量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知識越高級,就越普遍。 通常高考中關于力學、電學、能量轉換的綜合題需要運用各個層次的知識。 這也提醒我們,當我們遇到無法解決的大問題或者過程復雜時,不妨從另一個層面考慮問題。
5.觀察生活
物理學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 很多最基本的認識都是可以通過日常生活的細心觀察逐漸積累起來的。 這些生活中的常識和現象會經常出現在問題中,你豐富的人生經歷就會在不經意間顯露出來。 影響。 例如,您是否仔細感受過電梯加速和減速時的壓力變化? 這對你理解重量、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很有幫助。你有沒有考慮過自行車的主動輪和從動輪的區別? 你觀察過發廊入口處旋轉的燈柱嗎? 您是否嘗試過將杯子倒置在水中,觀察杯子內外水面的變化? 我覺得物理學習還需要一種感覺,就是通過經驗積累起來的直覺。
高考物理與機械能守恒復習題
1. 將兩個質量不同的物體從地面垂直拋出。 假設它們的初始動能相同。 當它們上升到相同高度時(忽略空氣阻力,以地面為零電位面),它們()
A.它們的引力勢能相等
B.它們的動能相等
C.它們具有不同的機械能
D.它們所具有的機械能相等
2. 物體從距地面 h 處開始自由落體運動。 Ek代表動能,Ep代表重力勢能,E代表機械能,h代表下落距離。 地面是零勢能面。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各物理量的有關()
3. 一名兒童加速滑下崎嶇不平的滑梯。 關于其機械能的變化斜面的重力做功,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
A、重力勢能減小,動能不變,機械能減小。
B、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機械能減小
C、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D、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機械能不變。
4. 在下面列出的每個例子中,如果不考慮阻力效應,則物體機械能的變化為()
A、將一個物體綁在一根細棒上,以棒的另一端為固定軸,使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
B、將一個物體綁在一根細棒上,以棒的另一端為固定軸,使物體在垂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
C.物體沿光滑曲面自由滑動
D、沿固定斜面向上施加與物體摩擦力相等的拉力,使物體沿斜面向上移動。
5.下列關于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重力做功,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機械能必須守恒。
B、當物體克服重力做功時斜面的重力做功,重力勢能增大,動能減小。 機械能必須守恒。
C、當物體以g的加速度下落時,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機械能必須守恒。
D、物體以g/2加速下落,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機械能可能守恒。
6. 將沒有質量的彈簧垂直固定在水平面上。 在時間 t=0 時,小金屬球在彈簧正上方的特定高度處從靜止狀態釋放。 小球落到彈簧上,將彈簧壓縮到最低點,然后再次釋放。 它從彈簧上彈起,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再次下降,等等,無論空氣阻力如何。 通過安裝在彈簧下端的壓力傳感器,測得該過程中彈簧彈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B所示。but()
A.小球在t1時刻動能最大
B. 小球在時間 t2 時具有最大動能
C、t2到t3期間,小球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D、從t2到t3期間,小球增加的動能等于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
7、如圖所示,小球從光滑斜坡的底部向上滑動,初速度為v0,剛好可以到達斜坡頂部,最大高度為h。 圖中,A為軌內半徑大于h的光滑軌道,B為軌內半徑小于h的光滑軌道,C為軌內徑等于h的光滑軌道,D為一根長度為h的光桿,其下端固定有一個小球,可隨桿繞O點向上旋轉。小球在底部時的初速度均為v0,則球以上四種情況都能達到高度h:()
2.非選擇題
8、傾斜軌道AB與水平面夾角θ=53°,BD為半徑R=4m的弧形軌道,B、D點在同一水平面上。 在B點,軌道AB與圓弧軌道BD的形狀相切,整個光滑軌道處于一個垂直平面內。 在 A 點,一個質量為 m=1 kg 的小球從靜止處滑落。 經過B、C點后,從D點斜向拋擲。假設以垂直線MDN為分界線,左邊為阻力場區,右邊為真空區。 球最終落到地面S點時的速度為vS=8m/s。 已知A點距地面高度H=10 m,B點距地面高度h=5 mg,取10 m/s2,cos 53°=0.6,求:
(1) 球經過B點時的速度;
(2) 球經過圓弧軌道最低點C點時對軌道施加的壓力;
(3) 如果球從 D 點拋起后所受到的阻力 f 始終與其瞬時速度方向相反,則求球從 D 點運動到 S 點時阻力 f 所做的功。
9. 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里拿著一根無法伸展的輕繩的一端。 繩子的另一端系著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 他揮動手腕,使球在垂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 當球第一次運動到達最低點時,繩子突然斷裂,球落地前飛行了水平距離d,如圖4所示。已知握繩子的手距地面的高度為d,手與球之間的繩子長度為d,重力加速度為g。 忽略手的運動半徑和空氣阻力。
(1)求繩子斷時球的速度v1和球落地時的速度v2。
(2)繩索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3)改變繩子的長度,使球重復上述動作。 如果繩子在球到達最低點時斷裂,那么繩子的長度應該是多少才能使球的水平距離最大化? 最大水平距離是多少?
高考物理考試機械能守恒答案
1.D[上升到相同高度時,由Ep=mgh可見。 不同的m有不同的Ep。 并且由于整個過程中物體的機械能守恒且初始動能相同,因此同一高度的兩個物體的動能是不同的。 D正確,A、B、C錯誤。]
2.BCD[重力勢能Ep隨著h的增大而減小,A錯誤,B正確; Ek=-ΔEp=mgh,C正確; E 不隨 h 改變,D 是正確的。]
3.B【下滑時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運動加速,動能增大,摩擦力做負功,機械能減小。 B正確,A、C、D錯誤。]
4.B【如果物體在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則動能和勢能不變,物體的機械能不變; 如果物體在垂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則動能不變,但勢能發生變化,因而產生物體的機械能。 改變; 當物體沿著光滑曲面下滑時,只有重力起作用,機械能守恒; 當一個大小等于物體摩擦力的沿固定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在物體上時,重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為零,物體的機械能守恒,故選B]
5.C[當物體的重力起作用時,物體下落,重力勢能必然減小。 物體克服重力做功,即重力做負功,物體的重力勢能增大。 如果只有重力起作用,機械能就會守恒。 如果還有其他力如阻力做功,機械能不守恒,A、B都是錯誤的; 當物體以g加速下落,重力勢能減小時,說明只有重力起作用,機械能守恒,C正確; 當物體以g/2加速下落,重力勢能減小時,說明除了重力做功外,還有其他力在做功。 機械能不能守恒。 D 錯了。]
6.C[0~t1 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 當它落在彈簧上并向下運動時,球的重力和彈簧對球的彈力的合力的方向是先向下然后向上,因此球先加速然后減速。 t2 時動能達到最低點,A、B 錯誤。 在 t2 到 t3 期間,球向上移動。 合力的方向先向上,然后向下。 球首先加速,然后減速。 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C是正確的; 由t2到t3時間內的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增加的動能等于彈簧減少的彈性勢能減去小球增加的重力勢能,D是錯誤的。]
7.AD[并非所有過程都可以在不違反能量守恒定律的情況下發生。 B、C中的物體沿彎曲軌道運動時會離開軌道,并進行向上的拋擲運動,直到軌道與軌道之間的壓力為零。 ,動能不能完全轉化為重力勢能,所以A和D是正確的。]
8. (1) 10 m/s (2) 43 N,方向垂直向下 (3)-68 J
分析 (1) 假設球經過 B 點時的速度為 vB,
由動能定理可知,mg(Hh)=mv
求 vB=10 m/s。
(2) 假設球經過C點時的速度為vC,軌道上的壓力為FN,則軌道對球的壓力為N′=N,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N′-mg=
由機械能守恒定律,mgR(1-cos 53°)+mv=mv
綜合起來,解為 N=43 N
方向是垂直向下。
(3) 設球從D到達S時阻力所做的功為W,易知vD=vB,
根據動能定理,mgh+W=mv-mv
代入數據,我們得到 W=-68 J。
9. (1) (2) mg (3) 當繩長為 時,最大水平距離為2d
分析 (1) 假設斷繩后球的飛行時間為t。 根據平拋運動定律,我們有
垂直方向:d=gt2
水平方向:d=v1t
求解得到 v1=
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mv=mv+mg(dd),解為v2=
(2) 設繩索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T,這也是繩索對球的最大拉力。
球的圓周運動半徑為R=d
根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公式,有T-mg=
得到T=mg
(3) 假設繩索長度為l,繩索斷時球的速度為v3,繩索上的最大拉力保持不變,T-mg=m,解為v3=
繩子斷后,將球水平拋出,垂直位移為dl,水平位移為x,時間為t1。 有dl=gt,x=v3t1
我們得到x=4。 當l=時,x具有最大值xmax=d。
【廣東高考物理復習方法與技巧】相關文章:
2017年廣東高考物理快速考試技巧08-05
2017年廣東高考物理貧困生提高成績小竅門08-03
2017年廣東高考物理實驗題評分技巧08-04
2017年廣東高考物理實驗題高分秘訣08-05
2017年廣東高考物理綜合試題答題技巧08-03
2018年廣東高考物理選擇題答題技巧08-02
2018年廣東高考物理選擇題提示08-02
2018年廣東高考物理計算題考試技巧08-03
2017年廣東高考物理選擇題答題技巧08-05
高考物理答題技巧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