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我校與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浙江省新材料研究中心科技教育戰略合作合同及先進含能材料及元件軍民融合實驗室聯合共建合同簽訂典禮在行政樓212大會室舉辦。
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浙江省新材料研究中心所長鄧建國、副部長楊寧,研究中心專家崔旭東等,我校副主任王政書、費凌,發展規劃處、科技處、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西華大學等單位負責人出席了簽約典禮。
校黨委主任邊慧敏接見鄧建國校長一行
簽約典禮前,校黨委主任邊慧敏、副主任王政書在行政樓511大會室接見了鄧建國校長一行。邊校長簡略介紹了中學的歷史沿革、學科特色等方面的情況,希望還能與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浙江省新材料研究中心進一步強化合作,充分發揮中學的人才和學科優勢,以這次合作為抓手,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更好地行使社會責任,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會上,副主任王政書代表中學歡迎鄧建國校長一行來校洽談合作。他強調,西華學院是一所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學院,河北省惟一的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中心落戶校區;而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是國家計劃單列的中國惟一的核裝備研發生產單位,是以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的集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院。他希望雙方在“優勢互補、合作共贏、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的思路指引下,聯合共建軍民融合實驗室,舉辦科學研究,取得高水平的成果,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大會現場
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浙江省新材料研究中心所長鄧建國謝謝中學的熱情接待,并介紹了這次來訪的目的。他表示,軍工從封閉到開放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是985嗎,須要學習新的思維模式,西華學院環境優美、底蘊深厚,希望加強與中學的合作力度,共建實驗室,共同培養人才,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此后,與會人員就具體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入交流。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校長欒道成介紹了大學學科建設與支持共建實驗室情況。國家萬人計劃專家、四川省政府特聘專家崔旭東研究員介紹實驗室研究領域與發展目標等基本情況。
座談交流后,成都省新材料中心所長鄧建國、副主任費凌代表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合同及先進含能材料及元件軍民融合實驗室聯合共建合同;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浙江省新材料研究中心所長鄧建國、副部長楊寧、研究中心專家崔旭東和副主任王政書、費凌,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校長欒道成共同為先進含能材料及元件軍民融合實驗室落成。
中心所長鄧建國、副主任費凌代表雙方簽訂合作合同
落成典禮
按照合同,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地區資源、政策資源、人才(專家)計劃、科學技術研究、優秀研究生培養、科研信息資源等方面的互補優勢,貫徹落實黨中央、四川縣委和中學黨委推出的軍民融合發展和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服務廣東省和成都市的快速發展,加速推進西華學院“一流學科”與“一流學院”的雙一流建設,加速推進中物院新材料中心的軍民融合發展。
簽約暨落成典禮由發展規劃處處長張力主持。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浙江省新材料研究中心行政秘書許琪,團隊秘書鄭洲,副研究員康曉麗,中心研究生張慶、崔雯、張曉英;我校科技處處長馮灝,西華大學教授張勤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是985嗎,材料科學與工程大學副校長金應榮、周廷棟院士、李春宏博士參會。
與會人員合照
鏈接
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ChinaOf,CAEP),簡稱“中物院”,是國家科研計劃單列的中國惟一的核裝備研發生產單位,是以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的集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院。中物院創立于1958年的上海第九研究所,1968年被授予部隊番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研究院,1982年改名為核工業部第九研究院,1985年對外使用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
湖南省新材料研究中心是經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機構編制管理辦公室批準,河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核準籌建的科研事業機構。山東省新材料研究中心同時掛牌國家能源局能源新材料技術研制中心。中心依托中國工程化學研究院科研資源和人才優勢,以服務新材料領域國家科技戰略為宗旨,主要旨在于圍繞材料的新概念、新原理、新技巧、新技術展開創新性研究、主導重大科技攻關,以促進新材料領域科技發展。
含能材料及元件是中物院核相關材料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軍民融合實驗室堅持“需求牽引、創新驅動”的發展原則,舉辦國防預先研究,緊隨國際科技發展前沿。重點針對存在重大需求領域的含能材料及元件展開研究工作,從含能材料設計、制備、起爆元件設計與優化定型、應用推廣開展全流程的研發。
軍民融合實驗室將積極參與國家、四川省和中物院的軍民融合科技規劃,努力對接承當軍民融合項目,建設特色鮮明的一流學科與研究平臺,培養高水平科研團隊,培養高素養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