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工作:人們需要的、有價值的工作。 記為W總有用功:機器通電所做的功。 記為W總額外工作:對人們沒有使用價值但又不得不做的工作。 記為 W 額外 W 總計 = W 有用 + W 額外 1. 什么是有用工作和額外工作? 以下設備中額外工作的來源是什么? 機器本身很重并且存在摩擦。 額外的工作是不可避免的! 您會選擇哪種方法? 哪種方法的額外工作最多? 你想要更多還是更少的額外工作? 定義:有用功與總功的比率。 公式: η = W 有用 W 總 討論: W extra > 0,W 總 > W 有用,因此 η < 1 注:機械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例如某臺機器的效率為0 .8即80%W有用W有用+W額外=起重機的機械效率為60%。 這是什么意思? 使用起重機吊運重物時,有用功占總功的60%。 也可以說,有用的工作占總工作的60%,另外40%是額外的工作。 法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做有用功越多,機械效率越高。 2. 額外做功越少,機械效率越高。 3. 物體做功越慢,機械效率越低。 4、做的總功越多斜面如何提高機械效率,機械效率越低。 5、做同樣的有用功,額外做的功越少,機械效率越高。 6、做同樣的總功,做的有用功越多,機械效率越高。機械效率越高。 7. 當使用不同的滑輪組做相同的有用功時,機械效率必須相同 8. 因為有用功總是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是小于 19. 當完成額外的功時一定時,總功越少,機械效率越高。 10、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2、2008年北京殘奧會斜面如何提高機械效率,設計了一些特殊通道(斜坡),方便運動員上下臺階。
與沿通道上臺階和直接上臺階相比,還可以(填寫“省力”或“省力”)。 如果將體重為700N的運動員沿8m長的斜坡勻速推上高臺,則沿斜坡所用的推力為150N。 在此過程中,斜坡的機械效率為。 GFG/GF分析A、B兩張圖,誰的機械效率更高,為什么? A、B討論:為了得到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總功。 為此,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 如何測量每個數量? 秤、鉤碼、彈簧秤、滑輪組、鐵架、長約2m的繩子。 實驗設備: 活動:計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將彈簧測功機以勻速垂直向上拉動; 2、彈簧測力計在靜止狀態下無法讀取讀數。 應在勻速拉動過程中讀取實驗次數和鉤碼重量G。 /N 吊鉤代號 上升高度 h/m 張力 F/N 繩端移動距離 s/m 有用函數 有用函數 ww 有用函數 /J/J 有用函數 有用函數 ww 總總 /J/J 機械效率 ηη//% % 123 結論:對于相同的滑輪組,被提升的物體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討論: 1、減輕機器自重。 例如,如果動滑輪太重,更換為較輕的滑輪可以提高其機械效率。 2、減少機器之間的摩擦。 3、增加機械吊運物體的重量。 有用功、總功和額外功的定義:有用功與總功的比率。 1.工作分類 2.機械效率公式: η = W 有用 W 總計 W 有用 W 有用 + W 額外 = 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 謝謝大家!